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追剧,当年我们到底有多拼?

腾讯娱乐 2023-07-1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戴河桃罐头厂电影修士会 Author MARK

点击上方“腾讯娱乐”并关注,在这里读懂娱乐圈

昨天,《梦华录》官宣大结局点映礼活动了。


这次活动创新性地邀请了各位主演欢聚直播,陪伴各位观众老爷们一同观看大结局。

这几周,大伙每天都在催更《梦华录》,他们甚至编出了段子,“世界上有三更:日更、夜更、催更!!”。
 
 
也有网友表示,能有主角们轮流陪同大结局十分开心,也十分不舍。
 
 
 
然而,看到这些网友的反应,鹅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童年时在电视机前守着电视剧大结局那个美丽的午后。那时的快乐很简单,身边要好的同学和几包零食能让你开心整整一星期。
 
 
《家有儿女》有云:“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样。”那么相信在你的童年中,也一定有过这样的场景。


那是一个遥远的午后,清脆的放学铃声响起。啰里八嗦的老师企图拖堂。但班上的同学却一边匆忙地抄着黑板上的作业,一边想着马上要播的大结局。只要老师一停嘴,大家就要马上冲回家去。

《快乐星球》
 
而那些被留堂的同学,万般悔恨早已刻在了脸上。他们后悔自己因为调皮而错失良机。因为错过了今晚的大结局,就好像错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

这样的场景,放在今日恐怕已经很难理解。但在十几二十年前,却是童年的常态。

在那个年代,车马、邮件很慢,娱乐更是匮乏得可怜。在我们的生活中,电脑还是在得穿着鞋套的信息与技术课上才能接触到的高科技,手机也还是大人手里的金贵物件。
 
40分钟的电脑课,时间太短了
 
所以,当时童年的我们更多的娱乐,都源于家里的那台电视。
 
和如今你上网随手一搜的电视节目不一样,二十几年前的电视节目不是想看就能看,剧集但凡播过去了,就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重播。
 
所以爸妈经常会订一个叫作“电视报”的报纸,在要追的节目上画个圈。
 
1999年的电视报节目单
 
而电视剧的大结局更是不容错过,一般电视报上会详细标明一点,如:《哪吒传奇》 第52集(大结局)。


当时,观众们为了一部电视剧的大结局,可以废寝忘食地守在电视机前。父母下班可能都比往常早个十几二十分钟,把饭做好打开电视准备看大结局。
 
就比如当时人们为了看《还珠格格》的大结局,再现了万人空巷的场景。
 

并且,一般有条件的家庭,在大结局播完后,会再去市中心的新华书店买一套《还珠格格》的全集光碟回家继续看。
 

到了后来,《武林外传》大火,观众们也想知道,同福客栈的人们会何去何从,会在团圆的日子不看春晚,追《武林外传》大结局,然后上网问什么时候播后八十回。
 

但最难熬的,还是大结局来临前的那段时间。人们会万分焦躁:

一方面是开头讲到的,生怕自己看不到这个决定性场面。另一方面,我们对内容充满了好奇,比如,丁凯乐将来还能去快乐星球吗?江流儿和黑木的中日围棋对决,到底谁会赢?

 
其中最讨厌的,就是在电视机前苦等半天,结果电视台临时插播了别的节目,此时画面中满脸堆笑的主持人,都变得面目可憎了。

最幸运的就是,周末在家看电视有的时候赶上周末大放送的“4集连播”,那就激动得不得了。


我们甚至想通过各种途径让欢乐延续。作者有个朋友,他小时候为了能多看几次《西游记》大结局,专门让爸爸在暴雨天用录影机把大结局录下来。然而窗外一声闷雷,电视瞬间黑屏,朋友难受了好久。

可以说,我们为了大结局万分焦躁,但等到大结局播完,我们会感觉意犹未尽,同时又会觉得有点空虚。因为美好的时光结束了。

仔细想想,这种满心期待,又尽情享受的时光,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消亡了。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没有遇见了。
 
 
与此同时,我们从小便深知一个道理。好的东西是要分享的。因为分享能带来仪式感,更能带来一种无可替代的氛围。

这就像逢年过节,你的表哥表姐来串门,你们其乐融融地一起看着电视。而当晚饭过后,表哥表姐该回家了,你的心里却充满了落寞,非常不舍。因为你不知道这种感觉,什么时候才能再享受到。

但是很快,这种仪式感和氛围又会再次出现。
 
早晨上学前,你听说爸妈晚上有事出门,就在课间密谋,请关系好的同学来家里看剧。你思考再三,还是把家长留下的晚饭钱拿去校门口的小卖部换成了5毛一包的“牛羊配”零食,请同学们到家里边吃边看。


这时候,几个朋友围坐在电视机前,时而指着电视开怀大笑,时而屏住呼吸。这时候,你感觉到大家的心已经拧成了一股绳。


看完了大结局,大家不过瘾,还会聊起剧中各种好玩的事,提出各种有趣的疑问。

这就像周杰伦在《三年二班》里唱的那样:


 
为什么上课时举手很难
为什么都别人手机在响
 
但此时,我们的疑问却不是青春的困惑,而是完全沉浸在剧中。

比如:为什么四驱兄弟绕着赛道跑半小时都不累?

 
为什么我妈给我买的“巨无霸”就不能碾碎别人的四驱车?
 
龟仙人在天下一武道会能一波打爆月亮,为什么不敌比克大魔王?
 
 
为什么刘星家的生活条件那么好?

为什么狄仁杰总要过问元芳怎么看?
 
虽然我们嘴里都是疑问,但是大伙心里却充满欢乐。
 
最后,大家在夕阳下,并肩走在街上。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远。
 
 
小时候,我们总是天真地认为,我们对剧集的期待,和那种其乐融融的氛围感,会永远持续下去。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久违的感觉却慢慢被冲淡,变成了一种稀缺。

如今信息爆炸,我们的精力正在被四处分散。交友、应酬、工作、接踵而来的压力不断地打消我们对剧集和大结局的期待。那些事物和我们之间仿佛隔了两颗恒星的距离。

而从前大家聚在一起看剧的那种氛围感、仪式感,也正在随着社会原子化的进程慢慢褪色。


有人会在网上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投放在网络上,希望能够引起那些早已长大成人的网友的共鸣。

但是绝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一个人在出租屋里默默看剧,并在孤独的时候默默看着弹幕,寻找久违的共鸣。


但是,那种久违的感觉,却在《梦华录》大结局点映活动中,以另一种形式得到了还原。

虽然我们已经从电视时代跨越到了通过互联网看剧,但是在等待大结局的过程中,很多人找回了童年时的那种期待感、兴奋感,仿佛我们更深度地参与到剧集当中了。


这次线上点映活动的一大亮点,就是明星会和观众们一起在线上互动。这种新形式极大程度地拉近了观众与主创团队的距离。

不仅有艺人陪看,还有无数喜欢这部剧的观众和你一同观看。这时候,大家无形之中就有了一种默契,一种共鸣。

这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你和小伙伴坐在电视机前的那个午后。大伙儿时而屏住呼吸,时而憨笑,时而激动万分。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而看剧这件事上,也有了相当浓厚的氛围感和仪式感。
 
这种新的形式,虽然让人倍感熟悉,但给我们也带来了新的体验。它就像是童年时的神奇大大卷,卷卷都有惊喜。
 
 
总之,相信这次大结局点映活动并不是一场记忆的快闪活动。

同样,久违的感觉,也不代表要我们沉湎于过去,相反的,我们要向前看。因为未来,还有更多的期待、更多的新鲜体验,在等着我们。

上「腾讯新闻」APP搜索:

北戴河桃罐头厂修士会

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查看《梦华录》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 | 北戴河桃罐头厂修士会
ID | beitao666



| 热门文章推荐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