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500万人找工作不再“摸黑”

微信派 2022-11-18

“你看得到吗?能听见吗?可以说话吗?”


如果应聘时有HR提出这些要求,你是不是感觉到奇怪。但是,对大多数人而言毫不费力的“职位要求”,却是残障群体跨不过去的山。


所有工作,都有“隐形门槛”,你感知不到,因为你被天生赐予了。毕业于深圳大学,技术水平足够优秀的冯桂杰,就因为听力障碍在找工作时屡屡碰壁。



而在当时,能接纳冯桂杰仅有一家服务盲人群体的公司。现在,已经成为一名前端工程师冯桂杰正和同事合作开发一个面向视障群体的求职交友社区平台,希望帮助8500万残障人士都能找到工作。


它叫“蚕舍”。



“蚕舍”,取自“残疾人社区”中“残社”的谐音,是一款专门为残障人士推出的求职平台类小程序。


有别于市面上面向大多数人的APP们,在最底层的代码框架上,“蚕舍”小程序做了更细化的迭代。更方便不同残障群体在使用读屏软件时阅读页面信息的准确性。



就比如常见的“+”号图标,在无障碍标签不够完善的APP上,残障人士点击图标只会显示“未加标签”,无法有效得知这个功能的具体信息。


而在“蚕舍”则在小程序自带的无障碍标签基础上,又参考了国外最新一代的无障碍标准规范开展优化。残障人士可以更清晰,有效地读取屏幕内所有文字以及带图标的内容。


读屏模式下的小程序界面


针对行动不便的肢体残障人士,“蚕舍”小程序还推送了AI图片标注这类岗位,只需一台电脑或手机,即可居家完成工作,可临时可兼职可全职;还有很多已经找到工作的残障人士在“蚕舍”上分享自身的经历及经验,帮助更多人少走弯路,提升信心。



面对不同的残障人群,“蚕舍”也提供了多样化的“辅助功能”:


声音转文字


支持在线上招聘中将面试官声音转化成文字。听障人群看到后即可通过打字可以和面试官双向交流沟通。


匹配手语客服


手语客服可在面试房间远程实时协助双向沟通,降低聋哑残人群的面试成本。


植入“志愿者体系”


面对复杂的、技术手段难以解决的场景,小程序还植入了“志愿者体系”。志愿者用几十秒的时间,就能帮助残障群体解决问题。


蚕舍小程序目前的功能可能还不是那么完善,但它的基本思路体现了项目团队多年深耕残疾人服务的经验。


早在“蚕舍”之前,团队负责人,启明公司CEO周江南在大学期间就已经参与了众多盲人帮扶公益项目。由于父亲是残疾人,周江南从小就格外关注残障人士的各类需求。



创办启明公司后,周江南也带领团队陆续开发了通过拍照识别信息并用语音播报的启明瞳、帮助盲人购物的启明店以及作为盲人线上交流社区的启明圈小程序。


而接到腾讯云联合微信云开发、腾讯技术公益举办首届公益编程挑战赛的消息后,周江南意识到能覆盖盲人群体之外,为更多残障人士提供服务的机会来了。


为此,周江南在公司内抽调了四个人,除冯桂杰外,还有一位肢体残疾的同事,分别负责开发、产品还有公益模块,包括机构/残疾人对接以及用户体验和反馈工作。


这一次,周江南依旧选择使用小程序来实现项目愿景。


“小程序更方便,可以和整个微信的生态打通,更全面地服务残障群体。同时我们服务的用户不是一次性的,很多残疾人在平台上是能够长期和持续的。”


团队也将目光瞄向了企业微信。“蚕舍”不仅在企业微信上搭建SCRM系统,基于上下游功能,也链接了更多的工厂及盲人连锁按摩店。


当公司有招聘需求,“蚕舍”可通过微信社群、企业微信直播、企业微信群聊、企业微信会议室等工具快速方便地开展招聘面试。


而当残疾人在“蚕舍”上发布求职信息时,“蚕舍”也能通过企业微信和绑定的个人微信进行沟通对接,去协助用户找到合适的岗位;同时,平台也会收集整理用户的求职信息及简历,并通过企业微信“上下游”功能触达给相应企业。


残障人士“破茧成蝶”的希望更大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