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韧:好记者到故事为止

刘韧 刘韧 2022-10-01


1、世界由科技和故事双轮驱动。24年前,我用《知识英雄》4个字概括了这一假设;20年前,我用《我们信仰互联网》再次概括了这一假设。

2、文字比视频高级,可在任意点,停下来,想想,想清楚,再继续。对于不需要思考的人,视频当然更爽。

3、找到自己最容易积累的方式,不断积累,就容易干成一件干不成的事情。刚做记者,只会写消息,不会写万字长文。我拉长采访,整理采访录音,先构思若干小特写,将7个特写用时间线串在一起,然后反复打磨掉生硬的拼接痕迹,一篇长文也就成了。

4、我的采访,通常这样开始:能给我一个比较详细的简历吗?最好能详细到从小到大的每一年,我需要基于你的年谱,组织问题,和你一起建构故事、场景、细节、经过。

5、我的写作分为专注写作和构思写作。一篇7000字的人物故事,我需要写一周。每天进行1000字的专注写作,实打实花5到6小时,写出1000字。余下时间,进行通篇的构思写作,构想修改主题、大纲、开头、细节场景经过。专注写作和构思写作是交替进行的,相互促进。

6、记者必须是行业记者。每个行业都有专属语言,不懂这些行业语言,记者就无法在这个行业说话。有中文怎样说英文呢?不是你没采访技巧,是你没对方的概念和语言,你们之间没办法沟通说话。成功采访的前提是,有共同概念和语言。

7、故事已完美呈现了因果。写在前面的是因,写在后面的是果,自然而然,浑然天成。附在故事上的逻辑论证,纯属画蛇添足,惊醒读者反思,一旦进入慢思维,故事逻辑就漏洞百出了,好故事,变成了坏例子。好记者到故事为止。

8、常识先于故事。写故事、读故事之前,最好先记住这个常识,否则,很容易受骗。

9、极力刻画树立一个人物的典型形象意义,倒不如破坏对一个人物的刻板印象讨巧。

10、先学会看说明书、写说明书,最重要,别急着看历史书、写假话。很多人说不懂电脑,其实是连说明书都看不懂。

11、提高品味最简单的方式是,按照IMDb排名来看电影,将IMDb前250部电影看完,就不会太庸俗了。

12、诗很贵族,影视最贫民。绝大多数人读不懂诗,更不应该写诗。

作者:刘韧
编辑:谷磊
友情推荐:查标讯 抢商机 就用“启魔方”
商机先知道 生意做得好

刘韧商业写作通识

刘韧:煮知识  论英雄

刘韧:电影是小城市窗口

刘韧:编辑的价值

刘韧:和人物共同创作人物故事

刘韧:好记者到事实为止(2020修订版)

刘韧:怎么学习(2020修订版)

刘韧:初级写作者必读书单

刘韧:人物报道经验之他是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