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需要一件得体的工作服

雲成章 央视网 2024-05-20



如果靠女技师的服务和劳动力盈利,是否可以更尊重她们呢?”

星姐今年26岁,家住武汉,前段时间,她和父母一起去足道店按摩放松,过程中,她发现技师们的新工服不太合适,白色的V领短袖上衣正常站立时没什么异常,但服务的过程中,技师要坐在矮小的板凳上,频繁弯腰打水、按摩,可能给她们造成不便和尴尬。

“这家足道店我和家人都经常来,是我们当地定位比较高档的连锁店。”星姐告诉记者,以前的工服没什么问题,最近店面升级改造过,想必是对工服也进行了改版换新。

按摩完,她小声提醒技师可以穿一件抹胸,为她服务的技师扯了扯衣服,向她道谢,告诉她自己已经买了打底衫,还在路上。

“我对他们的服务表示认可。并且这家店的女技师从20来岁到50来岁都有,女性顾客也不少,我相信管理人员只是在工服方面没考虑周全,并非以此为卖点。”

于是,星姐在离店前找到前台工作人员,要来了意见簿。

“这个意见簿,我写了会有人看吗?”前台工作人员一脸紧张地回答,“会的,请问我们的服务有让您不满意的地方吗?”

“我没有任何不满意,只是觉得你们的新工服领口实在太低了,面对男性顾客很不方便,这个衣服的设计没有为你们考虑。”说罢,星姐把自己的改进建议写在了意见簿第一页。

前台工作人员愣了一会儿,对她说了谢谢。

(小红书博主@星际狗子)
从那之后,星姐没有再刻意跟进这件事,她担心自己被误解为多管闲事,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如果下次去,我发现服装一如既往、没有改变,或许我也只能再私下提醒技师,我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

十天后,记者致电该门店,前台工作人员回复称,暂时还未进行整改,不过会再次向管理人员反馈。

让星姐意外的是,她把这件事发到社交媒体上,获得了近5万浏览量,她的发声,得到了众多女性的共鸣和支持。

大众的关注让她欣喜,她希望能真正引起商家的重视,敦促他们正视并解决问题,让这条留言从意见簿上的文字转化成切实的改变。

“作为普通的消费者,希望我们不要对这种现象麻木、视而不见。服务行业的员工很多时候只能服从管理规定,沉默地回应顾客的目光。消费者作为‘外人’,我们的每一次看见、每一次发声都很重要。”



服装的小瑕疵,可能是商家的一时疏忽,但这样的“疏忽”,在服务业内其实并不少见。

如今被很多人拥护的“顾客就是上帝”经营理念,是美国马歇尔·菲尔德百货公司在19世纪中后期提出的。诚然,将顾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是服务业的性质使然,但如今却有许多企业将它曲解为“顾客永远是对的”,从而忽略了一线员工的权益。

许多看起来是为消费者好的服务初衷,最后却是一线员工承担了所有。

餐饮店的员工跳起“科目三”舞蹈;网咖、家政推出“跪式服务”;快递推出新规,要求必须送货上门......然而,额外增加的工作量却并没有使基层员工的工资相应增长,反而会让他们陷入“里外不是人”的两难境地。


企业要面对复杂的客诉和控制成本的压力,当然不容易。但将责任与成本转移到员工头上,实在不是明智之举,长此以往,损害的不仅是员工的权益,对企业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忠诚度,不仅是企业的一笔隐形财富,也能让劳动者更好地实现职业目标,激发工作热情,从而形成情绪和成果的良性循环。

维护员工人格尊严,提升员工工作成就感和生活幸福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能否实现“双赢”的一个基本前提。


关注@央视网

你写在致谢里的愿望,实现了吗?

一位过世的老人,把生命写在了老家的墙上

地铁上的这张纸是干吗用的?




监制 | 李绍飞

编辑 | 雲成章

审校 | 天明   

来源 | 央视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