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闪耀!他们,是感动川大年度人物!

青春川大 2024-04-29



2023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发掘感人事迹,汇集感人点滴,引领校园风尚”。“感动川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05年创办以来,以平凡视角讲述川大故事,以点滴温暖传递榜样力量,共评选出120位新闻人物,累计覆盖数十万川大学子,现已成为传播和弘扬川大正能量的重要载体。


点击视频,看颁奖典礼盛况!


12月22日

“感动川大”2023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顺利举行

校长汪劲松

校党委副书记李正赤

共青团四川省委副书记蒋亭

共青团成都市委副书记李路桥

莅临现场

对获评“感动川大”2023年度人物的

11个集体或个人进行了表彰


让我们来一起走进

今年川大的“感动故事”


感动川大人物事迹介绍,快点视频!


2023

01

汉字不仅绘出了中华文明赓续绵延的画卷,也打开了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心门。数智融合传播以汉字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始终是“了不起的中国字”团队执着的方向。他们对“一带一路”沿线24国3162名留学生与78名教师、学者等进行问卷调研和访谈,研发了“汉字加减法”与“汉字卡拉OK”技术,并开发出了“形韵”云端交互智库平台,助力提升汉字文化传播深度与广度;他们深耕汉字“冷门绝学 ”,参与《汉语大字典》修订工作;他们代表学校参赛,在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特等奖。御风逐梦,他们以年轻化的视角展现文字魅力,以多元化的方法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传播探索与实践不懈努力。


02

从漆黑夜色下的水电抢修,到黎明时分的恢复供应;从臭气四溢的污水爆管现场,到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从酷暑下的巡检保供,到严寒中的岗位坚守,在无数看不见的地方,水电气运行保障及应急抢修服务团队始终默默无闻地为保证同学们的正常校园生活付出着,他们是一名名普通的后勤工作人员,没有节假日,不分黑白班,以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主动担当、默默奉献,无论白天黑夜,都时刻紧绷应急抢险之弦。他们不显山不露水,哪里有危难,他们就在哪里,哪怕我们并不知他们的姓名。他们用奉献谱写了后勤保障的新篇章,用行动诠释着“在平凡中见证不平凡”的精神!


03

28年来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姑息医学科与生命有限患者日夜相伴,用爱心温暖他们最后一程:病床上的女孩在这里收获了爱的承诺;罹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在这里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也得到太多太多的爱,最终留下一对清亮的角膜回报这个温暖的世界……在这里,每一个生命都能带着“尊严”谢幕。如今,作为中国姑息医学的先驱机构和四川省卫健委的“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他们做到了每年为约3000名生命有限患者提供人文和医疗的整体关怀服务,为每一支生命的尾声添上最好听的和弦。他们的初心十分简单:“让患者有尊严和平静地离开,让家属的心灵获得最大的慰藉,做到‘生死两相安’”。


04

四川大学青年讲师团、四川大学百川青年学生宣讲团……一次次生动鲜活的宣讲,让党的声音最广泛地直达青年。1000余场面向青年、面向基层的宣讲活动,20万人次受众,这支“轻骑兵”在丰富青年理论武装工作路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坚持青年化阐释、元素化解析、分众化传播,用“青言青语”将党的科学理论的“大体系”解析为青年日用而不觉的、蕴含着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微元素”,不断提升青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获得感、认同度。理论宣讲既要走到青年身边,更要走进青年心里。不论是在班级团支部、中小学校园,还是在社区车间、田间地头,学生宣讲团的宣讲都广受好评,受到新华社、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报道。他们牢记“讲好党的创新理论,传达党的声音主张”的使命初心,用实际行动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听党话、跟党走。


05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2021年10月,王秋主动请缨成为一名援藏专家。他仅用1年左右时间,便解决困扰西藏医院发展的诸多重大历史遗留难题;当地疫情严峻时刻,他凝聚人心、冲锋在前、深入一线,为西藏抗疫阶段性胜利做出卓越贡献;在恶劣艰苦的环境下,他数次带领团队开展调研及义诊下乡活动,不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身为医者,他不忘济世初心,为康复儿童照亮生命之光;作为专家,他积极响应号召,为雪域高原带去大爱无疆。谈到援藏工作,他说,“这是荣誉,更是责任和奉献”;谈到笃行,他坚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援藏这条道路将不断完善,不断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06

在雪域高原扎溪卡,一位藏民为患有唇腭裂的儿子不惜借高利贷筹集医药费,只希望儿子的未来没有歧视和偏见。通过石冰教授为贫困家庭患者提供的免费修复手术,藏民的儿子从此拥有了正常孩子的童年。大医精诚,医者仁心。数十年来,石冰教授深耕唇腭裂治疗领域,躬身科研,硕果累累,创建了适合中国医疗环境的唇腭裂治疗模式与技术,为不计其数的患者修复容貌。2003年至今,他带领团队与国内外多个慈善组织进行合作,建立了国内口腔领域首个医务社工实践项目,为贫困地区患者治疗以及为基层医院提供技术辅导,共计参与了2000余台次慈善手术,救助患者数万人次,以身作则践行 “爱心修复、笑语新生”的理念,展现了人民名医的优秀风范。


07

2019年硕士毕业,她不顾亲朋师友的劝说,义无反顾地奔赴南疆从事基层工作,并主动申请分配到社情民情复杂的阿勒玛勒克村。初来乍到的她通过自身努力跨过语言关,用真诚打消了当地百姓的疑虑。担任驻村书记期间,她始终将老百姓放在第一位,不顾身体病痛,倾听群众所思所盼、了解群众疾苦冷暖,赢得乡亲们的真情拥护。为了让牧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她迎难而上直面挑战,打造“牧家乐”民宿群,大大提高了老百姓收入水平,阿勒玛勒克村从乡里最穷村跃升为“自治区乡村旅游示范村”。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在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股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气神,用汗水和奉献谱写出一曲来自昆仑山腹地的乡村振兴乐章!


08

有人经历挫折,一蹶不振;而他面对苦难,举重若轻。幼年中度下降的听力和贫寒的家境更坚定了他刻苦求学的决心。张明富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以饱满的激情,向人间回馈芬芳。作为一名医学生,他将医疗健康知识融入他参与的志愿公益活动,每个寒暑假跟随米粒公益团队进行“事实孤儿”实地走访与慰问、牵头成立青禾志愿服务队连续三年在暑期进行“七彩假期”志愿活动。从接受帮助的人,到如今成为一个能够帮助他人的人,张明富用源源不断的力量赤忱地回馈社会,在志愿公益服务中绽放青春光彩,未来他希望自己能够坚守善良和温暖,用知识和技术为病患带来希望和光明。


09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去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每一次翻山越岭都会因一个纯真的笑容而值得,这就是周一山投身支教的初心。2022年,周一山作为川大第24届研支团团长赴凉山昭觉县支教一年,授课800余课时,成效斐然。为破解当地科学教育难以落地的困境,他构建帮扶整体合力的“1+N”帮扶新模式,募集善款和物资总价值约300万余元,覆盖当地10所中小学、3000余名学生,助其继续学业,解决“过冬难”“望天读书”等问题;创办“星火-乡村科教‘百川’课堂”,依托川大丰富的教育资源打造“云讲堂”、开设实验课、成立科技节,为1000多名孩子提供科学教育。以知识唤醒孩子的向往,用青春影响孩子的未来。他怀揣着赤忱的奉献与坚守,将点点星火化作大山孩子心中留存的炽热与温暖。


10

5岁的她,第一次站在泳池边,从此开始了与水波翻涌、与速度角逐的游泳训练生涯。十几年如一日,她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训练,在第21届全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中勇夺1金3银1铜。在2023年首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中,为四川省游泳队争得400米个人混合泳项目近20年来的首金;作为四川大学游泳队队长,她带领川大游泳队在游泳锦标赛上勇夺全国第一,创造自川大游泳队成立以来的最佳成绩。20岁的她,担任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炬传递北京首站火炬手,并作为最年轻的大学生代表参与点燃开幕式火炬。她,奋力拼搏,笃行不怠,正用拼搏故事书写中华体育精神!


11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这一青春的盛会里,四川大学的青年学子们积极投身其中,在这个国际大舞台上展现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自信和青春风采。经过层层选拔,1030名同学组成了这支充满阳光与力量的队伍,他们服务东安湖体育馆、国际大体联酒店、大运村、多语言服务中心、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跆拳道场馆等9个场馆和工作中心,参与开幕式表演、代表团接待、场馆竞赛等多种志愿服务工作,他们中有开幕式上举“中国牌”的引导员,有穿着10余斤重大熊猫道具服仍旧轻盈活泼的标兵志愿者,有凌晨五点坐车前往场馆服务的志愿者。经过了一百多天的培训和排练,历经4次全要素实景演练,熬过了酷暑和黑夜,他们以洋溢的青春活力感染着来自全世界的大学生运动员,以最积极认真的态度为成都大运会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风景线。


2023


展望未来,我们川大人定会将这份温暖与感动铭记,把这股精神与力量传承,汇聚起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祝贺获奖的集体和个人

  为他们点赞!


by/

来源丨四川大学团委组织部

编辑丨李星月 王子铃

责编丨王子铃 金晨雨



热文速递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中国青年报》报道我校共青团扎实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




小川图报|今日冬至,你吃什么?



活动预告|“感动川大”2023年度人物颁奖典礼,邀您共襄盛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