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赘婿》同名小说,影视未播的细节和剧情就在这里



武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金辽相抗,局势动荡,百年屈辱,终于得见曙光。天祚帝、完颜阿骨打、吴乞买,成吉思汗铁木真、札木合、赤老温、木华黎、博尔忽、博尔术、秦桧、岳飞、李纲、种师道、唐恪、吴敏、耿南仲、张邦昌,忠臣与奸臣的较量,英雄与枭雄的博弈,胡虏南下,百万铁骑叩雁门,江山沦陷,生灵涂炭,一个国家与民族百年的屈辱与抗争,先行者的哭泣、呐喊与悲怆……
而在这之前一点点,江宁城中,暗流涌动,一个商贾家毫不起眼的小小赘婿,正在很没责任感地过着他那只想吃东西、看表演的悠闲人生……


江宁晨风起,且看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共谱一场历史传奇。


《赘婿》主要讲述了主角从现代金融界巨头的身份回到了古代,进入一个商贾之家最没地位的赘婿身体后,涉及到一系列家国天下事的故事。

9787555296492


青岛出版社


同名电视剧由郭麒麟、宋轶主演!






江宁晨风渐起,吹拂一段人生。
满纸荒唐之言,谁解其中滋味?

休息了应该休息的几天之后,他将事情暂时抛诸脑后,回到正常的生活中。不过,今天上午讲课的时候有人找到了豫山书院。来人是那被康老训斥了的虞子兴与另外几名文士,竟是跑来道歉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诗会上被康贤那样训斥几句,这虞子兴的文人之名其实也损得七七八八了,这真是无妄之灾。不过康贤还是惜其才华,离开之时单独找他谈了一番,谆谆教导,他再找了时间过来道歉,一旦传出去,多少能成就他些许美名,毕竟负荆请罪、知错能改这些,也算是美名的一种。
那边有图而来,宁毅也稍稍配合了一番,演了一场惺惺相惜的戏,至于邀请他晚上去某某舫参与学子聚会,他自是随口推掉。与那几名才子道别后,他才出来拿刷了油漆的白板。
“子兴此人,德行上还是不错的,才学虽不属顶尖,但也是上佳之列。”康贤如此笑着说道,“只是你那《水调歌头》写得实是太好,此词一出,怕是此后几年秦淮中秋都不好再作咏月词了。实是想不到,你这不学无术的小子竟有如此诗才。”
“我都说了不懂诗词。”宁毅喝了一口茶,“年幼之时,有一衣着破烂的游方道士从家门前经过,吟了这首词,所以记下了,就是这样……”跟苏老太公他也是这样说的。
此时秦老大笑起来:“你这说法,怕是三岁小童也不肯相信。”
康贤也道:“这人就是太过惫懒,须得敲打才是……不过才子之名,看来倒是蛮好用的,方才那女子样貌气质皆是上佳,竟与你一路同行,相谈甚欢,若能成就一番姻缘,哈哈,小子,你可得好好感激老夫一番……”
宁毅赘婿身份,再泡个妞实在不是简单的事情,康贤也是促狭与调侃一番而已。宁毅将中秋节前救人的事情说出来,两人才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此时两人一局已经下完,三人坐在一边休息,秦老拿起茶杯,点了点头,倒是对另外的事情感兴趣起来:“写字?这么说来,你想以炭条在这白板上写字,用于学堂?”
“嗯,沙盘一次能写的字太少,用起来也实在麻烦,终究不如这样写下来方便直观。”
就教学来说,此时上课全是以沙盘写字,往往写上一个字,沙盘便要推平一下,先生仅仅是对学生演示这字的写法而已。在大部分知识都是口授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在先生说话时必须聚精会神,先生说完之后,还得以自己的理解努力记下讲义,若不是特别聪明或者特别自觉的学生,想要跟上教学进度,其实是相当有难度的。
当然,对秦老、康老这些人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延续了上千年,自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学问是上等人的东西,想要成上等人,不吃苦怎么行,这本身便是考验的一种。秦老拿起一根炭条在白板上划了划,随后皱起眉头。
“沙盘柔软,以树枝在其上书写,与毛笔技法相同,木炭却很难书写,这等改法,怕有不妥。”
方才聂云竹只注意了写的字如何,秦老见事的角度则不同,仅仅划了两笔便提出了异议。做先生的在课堂上不以毛笔的技法写字,这事情说起来可大可小,随后康老也过来试了试,皱眉说道:“此事须得谨慎而行。”若宁毅是他的弟子,说不定他已然将之骂了一顿,以当头棒喝的严厉态度指出这事的严重性。
他们的担心,宁毅自然能够理解,于是笑了笑,蹲下去也拿了一根炭条:“问题倒是不大。写字本为陶冶性情,何况这些字体与毛笔字体其实有共通之处,若仅为记录而用,不妨放得宽一点,也算是……多一个角度。”
他如此说完,伸手在上面写起来,“红酥手,黄藤酒,两个黄鹂鸣翠柳”——这一句是楷书,随后变为隶书——“长亭外,古道边,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两行写完,字体变为宋体:“三山半落青天外。”
宋体字到现在还没有出现。秦老与康老对望了一眼。不过,要说明问题,本就是用有冲击力的方式比较好,宁毅以前与人谈生意、推销产品也喜欢用平淡中藏着足够冲击力的方式。下一行转为漂亮飘逸的瘦金体:“二水中分白鹭洲。”
接下来转草书:“西北有佳人,自挂东南枝。”
然后斜黑体:“欲穷千里目,自挂东南枝。”
那白板就这么大,宁毅如此写完,收起炭条:“如何?”
秦老与康老早已笑骂出来。
“字倒是能入眼,诗词真是瞎搞……”
“有辱斯文,可恼啊……”
“你这性子真是太过惫懒,呵呵,这些诗算是什么东西……”
口中这样说着,两人的目光却没有离开过那块白色木板,口中偶尔还会念出来,再点评一番。
“西北有佳人……真是不学无术,分明是‘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此歌出自《汉书》。再接‘自挂东南枝’,呵呵,你莫非觉得西北对东南押韵?”
“康老果真英明。”
“你若是我的弟子,我少不得要叫人拿棍棒抽你,随手涂鸦也要波及先贤名作!‘欲穷千里目’,还是‘自挂东南枝’,你倒不怕王之涣化为厉鬼来找你算账!句句都‘自挂东南枝’,这首《孔雀东南飞》真是倒霉,那‘东南枝’可是招你惹你了?”
“哈哈,只是有一天忽然觉得,将诗词如此拼凑一番,似乎别有一番风味,康老难道不觉得?西北有佳人,自挂东南枝。举头望明月,自挂东南枝。空山不见人,自挂东南枝。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自挂东南枝。人生自古谁无死,不如自挂东南枝……”
康老摇着头:“事涉先贤,务必严谨。”话语之中有几分笑意,也有几分警醒的意味。另一边的秦老则在看其他东西,这时候说了一句:“明月几时有……”康老接道:“大抵也得自挂东南枝了……”说着笑了起来。
随后秦老拿了炭条指了指前几句:“同样是拼凑,倒是不知出处,想来是立恒旧作了。呵呵,红酥手,黄藤酒……后面接得不好。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该是一句……而‘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好意境啊,当是另一首诗了……”
他以炭条将这几句圈起来,孤立开“红酥手,黄藤酒”与“长亭外,古道边”,略看了看,又在中间画了一条线,大抵是觉得这两句应该也不是一首。康贤也点了点头:“该是两首。”随后看看宁毅。
宁毅对二人有些佩服。如果是他在这种情况下看了这十二个字,或许会认为它们是一首词中的句子,毕竟工整还是蛮工整的,词作一般也长,足够做这样的一些转折。这十二个字不太好分,但眼前两人仅凭直觉便将两者划开。
“这该是四首诗词,倒不知是已有全诗,还是偶得残句?”秦老朝宁毅望来,开口询问道。


试读摘自《赘婿1:江宁晨风》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版权声明

编辑:童年

图书海外轻松购,请戳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