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谷雨节气话养生

谷雨二十四节气




谷雨节气话养生
谷雨,其意乃“雨水生百谷”,是春季的最后一个季节。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在12℃以上。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天气已经彻底转暖,谷雨前后早晚的气温还较低,因此人们应随时注意天气的变化,防止受冷,更要注意避免淋雨。对于身体羸弱者,寒湿较重的中老年人群来说,尤其要注意。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针对节气特点,应该注意神经痛的发生,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此时倘若神经痛病发,应到医院进行对症治疗。


谷雨期间的疾病预防,重在祛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选择食用祛湿效果良好的食物,这类食物包括赤豆、薏仁、山药、冬瓜、藕、海带、竹笋、鲫鱼、豆芽等。另外,要坚持加强体育锻炼,扩大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出汗量,运用物理方法排除体内的湿热之气,以与外界达到平衡。


按照中医“春养肝”的观点,谷雨期间要抓紧时机调理肝血。阳气向外且旺盛,阴气潜伏,应早睡早起,以平衡阴阳,有利于养护脏气。在饮食方面,要多吃性平或微凉、味甘淡的食物,以防春火滋生,同时要忌大辛、大热及海腥类的发物,不吃过腻、过酸及煎炸食品,如辣椒、羊肉、海虾、肥肉、乌梅等,以免火上浇油。“春养肝”应适当进食蔬菜,在众多蔬菜中,菠菜、苋菜、韭菜等当推“养肝”佳蔬。菠菜性凉味甘,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等作用,可利五脏、活血脉、止烦渴助消化。苋菜则富含维生素,且铁质多,常吃能补血理气。韭菜含大量的钙、磷、纤维质和维生素A,对肝脏机能运作有帮助,可调理脾胃、温补阳气,对于常熬夜、精神不济的人来说,可健脾胃、养肝血,有助于振作精神、调节体力。


谷雨期间也可进补,但应以平补为原则。枸杞具有滋阴补肾、清热解毒、养肝、明目等作用;何首乌具有养血滋阴、补肝肾等好处。若是身体明显较虚弱的人,则可添加如西洋参、党参、黄芪等较为滋补的中药材来调养。


本文出自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谷雨节气的膳食调养应体现天人相应,食药一体的营养观,在选择食疗时不可错用食谱。现列举常用药膳几款:

谷雨节气的三种膳食调养食谱


1参蒸鳝段


【配料】鳝鱼1000克,党参10克,当归5克,熟火腿150克,食盐、绍酒、胡椒粉、生姜、大葱、味精各适量,清鸡汤500克。

【做法】党参、当归洗净浸润后切片备用;鳝鱼剖后除去内脏,清水洗净再用开水稍烫一下捞出,刮去粘液,剁去头尾,再把肉剁成6厘米长的段;熟火腿切成大片,姜、葱洗净切片、段备用。锅内入清水,下入一半的姜、葱、绍酒烧沸后,把鳝鱼段倒入锅内烫一下捞出,装入汤钵内,将火腿、党参、当归、放于面上,加入葱、姜、绍酒、胡椒粉、食盐,再灌入鸡汤,用绵纸湿浸封口,上蒸笼蒸约1小时至蒸熟为止,取出启封挑出姜、葱加入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温补气血,强健筋骨,活血通络。多用于风寒湿痹引发的腰膝酸痛。


2菊花鳝鱼


【配料】粗活鳝鱼1斤(两条),白糖2两,番茄酱1两,干淀粉1两,黄酒、白醋、食盐、葱、姜、湿淀粉、麻油、蒜泥各适量,花生油2斤。

【做法】鳝鱼宰杀、剖腹去内脏,去骨去皮,切成2寸5分长片块,用刀顶头斜批成两片(末端不批短),再直切成条状(一头不切断)加黄酒、盐、葱、姜浸渍起来,然后再逐个排上干淀粉;将番茄酱、白糖、白醋、湿淀粉一起放入碗内,加适量水调成芡汁。烧锅置旺火上烧热,锅内倒油1斤,烧至八成热,将鳝鱼抖散入锅炸至金黄色,捞出装盘,锅内留少余油,投入蒜泥煸炒出香味,倒入调好的芡汁烧沸后淋入麻油,起锅浇在菊花鱼上即成。

【功效】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对体虚乏力,风寒湿痹,痔疮等患者尤为适宜。


3三色汤


【配料】黄豆芽2两,姜丝20克,红大椒1个,植物油、白醋、湿淀粉、鸡汤、食盐、麻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油锅烧热,下黄豆芽煸炒几下,放入白醋炒至八分熟,出锅备用;将锅内放入鸡汤,姜丝,烧开后把红大椒入锅再次滚开后,将黄豆芽、盐、入锅,再用湿淀粉勾芡,淋上麻油出锅即成。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对筋骨拘挛,腰膝疼痛者更为适宜。



本文出自生命时报

推 荐 阅 读

9787535971296
吃法决定活法:二十四节气顺时养命食方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版权声明

编辑:童年

图书海外轻松购,请戳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