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FC#56 盐、培训机构、楼市的工具属性探讨

达叔一 达叔经济学 2021-08-12

这是达叔经济学的第393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最近几天连轴转,昨晚九点多回到上海,达婶去收拾行李,达叔拿出电脑,一个多小时,写了文章:


FC#55 普通人能玩的最干净的生意


算是达叔的第四期微天使投资。


转账的时候需要填姓氏,问达婶,才意识到,都不知道星佳姓啥,被达婶嘲笑了。


达叔说,知不知道,不是最重要的,老陈、康医生、Tina、星佳,以及未来的被投资人,可能我还是不知道,也没兴趣知道。


这才是我这个游戏,最好玩的地方。


你看我的知识星球里,有一个小泉律师,他的文章,我就特别喜欢看,每次看完,都觉得这个世界,太凶险了。


我只是给出了一万块钱,只是给出了一些流量支持,对方如果不想合作、不想交达叔这个朋友了,我还能追讨不成?


不可能的。


因为成本太高,不值得。


既然如此,那就玩彻底的君子之交,对方如果不想玩了,把我微信拉黑,就可以了,我是无所谓的,因为从长远来看,损失的是对方。


达叔能保证的是,再也没有一个陌生人,像达叔这样,对他们好,希望他们成功、帮助他们赚钱了。


我甚至可能都不会曝光、不会骂他们、更不会去声讨、起诉他们之类的。


一旦发现对方不靠谱,要尽快远离,不要纠缠、不要陷入与恶魔缠斗,不要靠近凝视那个深渊。


SK#189 不要靠近、不要靠近,不要靠近垃圾人


轻易更不要去找终极暴力,寻求帮助。


达婶说,那平时的教育里,不都是让大家出事找警察叔叔么?


达叔说,那是通识教育,不是家学,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家都不是这么解决问题的。


吴亦凡他们家,要是知道这个知识,不主动去撩拨终极暴力,就不会是现在这个下场。


一些机构,你应该避着走,不要主动去沾惹,否则想甩都甩不掉。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1



吃完饭,出门扔垃圾。


体制又在小广场休息,招呼达叔,听说你最近要出差?没去江苏吧?


达叔说,我好久没去江苏了,那边不是我的重点,就上次参加了个县域的会,其他的没去。


听说南京、扬州等地,只进不出了,有一些经销商还给我打电话,聊这种情况,该怎么做生意,以及对我们医疗生意的影响。


体制说,你们这帮家伙,这个时候,还想着生意,就不能聊点深刻的么?


达叔问,什么深刻?你说说看。


体制伸手摸了一把头说,比如,命运,人生际遇。


一个人,被调到南京机场的领导岗位,无论能力如何,不出事,是不会暴露的,大概率能干很久。


结果一场疫情,就被撸下来了,还被全网都在骂。


达叔说,去年湖北、武汉的那几个,不也都出事了么?


体制说,突如其来的大事,爆发在武汉、南京、郑州等城市,暴露在哪里,哪里的人,就容易出事。


达叔说,你这个观点,我在河南跑市场的时候,听一个局长说过。


那天,达叔从郑州坐火车去商丘,在路过开封的时候,停了一站,竟然是兰考县。


经销商老板带着达叔,和两个局长吃饭。达叔活跃一下气氛说,我这个地理知识不好,上次去湖北十堰,坐车去机场。


睡了一觉,一睁眼,看到机场是武当山机场,把自己吓坏了,问司机,你把我拉到四川了?


司机说,武当山就是我们湖北的,四川那个是峨眉山。


两个局长咯咯笑。


达叔继续说,我在来商丘的路上,看到一个车站,是兰考县,也吓了一跳。


兰考县,不是焦裕禄么?小时候课本里,都学过,风沙、盐碱啥的,我以为在青海、甘肃呢。


局长说,那你这个家伙,是真的没文化。我们在商丘,虽然工作也不容易,也很难出门,要给各个部门、领导层层报备,才能出一趟门。


但是,在兰考开展工作,更难,因为顶着焦裕禄的名字,全国人民都知道,有新闻报道价值,一出事,就是大事。


体制说,你讲的这个故事,和你之前文章里写的,“盈亏同源”,是差不多一个道理。


但,还不是我想表达的。


2


达叔说,那你赶紧说,别墨迹,我过会就回家了。


体制说,我想表达的,是工具论。


就像你之前的文章,FC#35 借汝人头一用,以平众怒 ,深圳的SFL、湖北的四大天王、南京、郑州等,出了事,最后都要有人来担责。


只要有怨气,就要有人出来背锅,否则,民怨难消。


达叔说,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前几天写的,JJ#57 校外培训产业沦落到色情化演变 ,培训机构也是被借了人头,以平众怒,对么?


体制说,是的。


达叔问,那楼市算不算?


体制说,楼市算不算,你自己知道,我讲一个在古代,和楼市起一样作用的东西。


达叔问,盐铁?


体制说,对,和盐更像。


在春秋,你写过那个青楼鼻祖,管仲,在他的著作里,就写:盐,具有非凡的力量,来维持国家的基本经济运转


达叔说,盐这个玩意,在农业社会,可以发挥这个作用,在工业社会,可以大量生产之后,这项功能就被其他产品,取消了。


体制说,对,但是我们要研究的就是,在新的替代产品出现之前,盐的命运,是怎样的?


是一帆风顺,还是褒贬不一、道路曲折的?


秦朝一统六国,要修长城,要搞大工程、要维持搞军费开支,就对盐搞价格垄断,卖高价。


汉朝初年,休养生息,就解除垄断,让大家自己搞盐、铸币啥的。


汉武帝要打匈奴,国家没钱了,就又重启了盐的垄断政策,这就是一段,对工具的反复。


达叔说,这个我们研究经济的,都知道,还搞了一个辩论赛《盐铁论》,也是对话体,和我的文章差不多。


体制说,到了汉元帝,这个皇帝觉得与民争利,不好,开放了盐。


结果只过了3年,国家要打仗,还是他,就又把盐给垄断了。


达叔说,你的意思是,盐,自始至终都是盐,从来没变过,而统治者对它的态度,就取决于国库是否空虚,对么?


有钱,就松一松;没钱,就拿出来用一用,那就是古代的夜壶,对么?


体制说,隋唐时期,国家鼎盛,有100多年,对于盐是放松管制的,但是安史之乱,一打仗,国家没钱了,就又垄断了。


盐,是救火队员,是给统治者挣钱的主力军之一。


在这之前的1000年,盐的命运,还经常翻转。


后面的1000年,就再也没有自由过。


达叔说,关于命运、褒贬的论述,我之前写过,SK#73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山顶的风景已经足够,可你是一只飞鸟啊 。


但是,只写了历史人物的褒贬,没想到一个物体的爱恨情仇、千年褒贬。


3


体制说,对盐的态度,几千年,不仅中国历朝历代如此,在西方,也是如此。


威尼斯、利物浦、罗马、中美洲、古代的城市、国家、文明,兴衰都有盐的影子。


近代的法国大革命抗议盐税、印度的独立运动甘地海盐行军、拿破仑兵败俄国、美国南北战争切断南方的食盐补给。


衣食住行,有一些是千年不变的人类需求。


拿最底层、最刚需的产品,作为收税工具,是效率最高的。


达叔说,但是盐这个玩意,在我们工业社会,已经批量化生产了,解决了供给,人对盐的需求,不会大幅提高,也不会大幅降低。


体制说,是的,盐的作用被迅速削弱,盐被统治者抛弃之后,它的价格就一落千丈了。


但是,你想一下,盐被抛弃之后,什么东西,被扶起来了?


达叔说,工商业崛起后,关税、商品流通税,已经占了大头,再加上能源、电力、石油、矿业等崛起,这些也都是垄断行业。


盐的作用,被相同属性的产品分摊了。


体制说,但是这些东西,还不够,这些产品,都是消费品,都没有金融属性。


在我眼里,能和古代盐,相提并论的,褒贬不一的,应该是房地产,这个工具,一会放松,一会管制,来回折腾。


达叔问,来回折腾的原因,是不是我们还没有形成共识?


比如像盐,前一千年,对工具的定位,也是来回变,但是后1000年,就彻底不折腾了,心安理得的使用了。


体制说,有这个可能,但,还不是我想表达的,我想说的是,对一个工具,打也好,骂也好,但是脑子里,一定要清晰的知道,在没有这个工具的岁月里,是更好的,还是更差的?


比如,中国所有股民痛骂的股票市场,被关了几十年,1992年,重新建立,算是一个工具。


比如,中国痛骂的房地产市场,1958年房地产收归国有,这个工具从此消失了。


中国所有的居民住宅,统一由国家建造、并分配。人均居住面积,只有4-6平米,你的努力、赚钱、能力,再也买不到房子了。


你得永远在一个单位,好好干下去,慢慢排队,拼命拍领导的马屁,永远不敢离职,不停给领导送礼,十几年后,才有可能被分到一个12平米的房子。


那个岁月,是好的,还是差的?


达叔问,你到底是悲伤你同僚的命运,还是悲伤一个工具的命运?


体制说,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作为工具,都很伤心。


关注 达叔经济学,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文末打赏,留下邮箱,可领《达叔经济学2020合集》,198篇原创,59万字。

达叔经济学知识星球,目前2700多人,人数每增100,涨价100元,有医疗、房圈、金融投资、律师、老师、公务员等,欢迎来链接资源;

达叔微天使投资第5期,正在报名,每月一个项目,给你钱,给你流量,和你一起慢慢变富。


达叔本人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