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教育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 | 我在美国教高中系列三:不爱上学的少年

编者按


为使我院学子深入了解国外中学现状及课堂教学模式,拓宽多元教学眼界,杭师大经亨颐教育学院微信公众平台开启“比较教育研究”栏目,选取我校杰出校友张丽华老师多年来在美国高中的教学经历,带您领略不一样的教育风景。




多元教学三:不爱上学的少年


十五岁的男生Ben 不喜欢上学、不喜欢做作业、不喜欢必修课、不喜欢中文课,选择学中文是因为幼年的时候曾跟家人在上海生活过一段时间,跟中国有点渊源。Ben 记得小时候会说中文,而且说得不错,常常受到当地人的赞美。他指望儿时的语言记忆能够被唤醒,重新开始说一口朗朗的中国话。



起初,Ben非常自信,学得也不错,用他的话来说:“It’s all coming back 都记起来了,”  偶尔还嘲笑同学不准确的发音和声调。遗憾的是,因为不喜欢做作业,他原有的语言积累很快消耗殆尽,曾经被同学羡慕的优势随之烟消云散。到了期中,Ben 已经落伍了,那时候,遭受嘲笑的是这个曾经的狂傲少年。自尊心受到重挫的Ben没有在自己身上找问题的症结,更缺乏奋起直追的勇气,他做了最容易的选择:自暴自弃!到了期末只能靠补习才勉强过关。


因为学校有学分规定,每一位学生必须学满两年的外语,两年之内不允许改换语种。所以这两年对Ben 、我和另一位中文老师张福增都显得非常漫长、难熬,除了消极怠慢,他平时也难得给同学、老师好脸色看,我们苦口婆心的劝说、鼓励都没有产生理想的效果。


左一是张福增老师


在学校饭店的一次巧遇缓和了师生间的关系,这家饭店是学校职业教育部的一个课程,属于选修课,深受喜欢烹饪和餐馆经营的学生欢迎。108饭店其实就是教学大楼的108号教室,前面部分为餐厅,后面为厨房。饭店每日提供早餐和中餐服务,所有的食品由任课老师设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烹制、烘培。虽然品种不多,但是物美价廉、堂吃外卖兼顾,所以饭店每日生意兴隆。招呼客人、收银、送菜等工作也均由学生承担,学生们得到真实的工作经验。



我和同事兼好友张福增老师是饭店星期三的老顾客,星期三是Top Chef Special(顶级厨师特推)日,由擅长烹饪的学生设计掌勺。我们每周光顾,从来没有失望过。某个星期三,我们在饭店碰到Ben, 他笑容满脸地招呼我们。习惯了他平时懊丧的神情,如此灿烂的笑脸倒让我们两人有点意外。Ben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们那日他是主厨,热情地向我们推荐他最得意的作品。果然,味道好极了!Ben 烹饪手艺真的不错,我们由衷地对他赞不绝口,孩子脸上自然流露出的欣喜和自信也让我们很感动。



从此,每逢星期三,Ben 一定会事先告诉张老师中午的菜单是什么,他推荐点哪一份。张老师本就是资深吃货,对各种美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一个爱做、一个爱吃,两人的共同语言自然多了。几次交谈后,烹饪技艺得到赏识的学生对张老师的态度也越来越温和,上课时也比较愿意配合。他跟张老师坦承: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动力,自己的梦想是当厨师,拥有自己的餐厅。但是,没有高中文凭,梦想很难实现!所以,上学实属不得已而为之,而支撑他每日来学校的是108饭店。



类似Ben 这样的高中生不在少数,他们有梦想、也有技能,但是在传统的教育体系找不到施展技能的机会,能够提供职业教育课程的学校很少;即使有,在教育资金紧缺的大气候下,这些非传统的项目常常首当其冲被削减。Ben很幸运,他有108饭店这个“桃花源”,在那里,他可以施展自己的烹饪技能、享受天赋得以发挥的快乐、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赞许、规划自己的未来;在那里,他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他看到了希望!


编辑 | 宓海贝

责编 | 徐王楠 沈珺妍

审核 | 蒋璐敏 沈嫣 黄哲浩 尚琦琦

出品 | 经亨颐教育学院新闻中心

官网 | jyxy.hznu.edu.cn








经亨颐教育学院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