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吗?

吴兴川 老爸讲科学 2022-11-13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
“当然有,我们拥有包括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和火药在内的四大发明,还有《梦溪笔谈》、《天工开物》、《本草纲目》这样的科学著作,以及张衡、沈括、李时珍、宋应星这样的大科学家。
如此伟大的成就,怎么能说我国古代没有科学呢?”
抱歉,如果有人这样回答你。
说明他对科学的定义有误解。
实际上,关于中国古代是否有科学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的认知都是不正确的。
有人说,诞生于欧洲的那是西方科学,而我们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东方科学。
还有人说,我国古代的科学曾经领先世界,以至于欧洲工业革命应该归功于我们的《天工开物》。
而正确的认知是:不仅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西方古代也没有科学。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明确,什么是科学?
有人说,科学是自然知识,例如进化论,例如相对论。
有人说,科学是手机、是AI、是人造卫星。
还有人说,科学是平行世界、是时空穿越。
以上这些说法,都不全面。
科学,是人类用来认识世界的一套方法和体系。
而这套方法和体系,是建立在逻辑和实证这两大基石之上的。
认识世界、改变世界,仅有理论,或者仅有实践,都是不够的,二者缺一,就不是科学。
进化论和相对论,是基于科学体系所发现的科学知识。
而手机、AI和人造卫星是利用科学技术所生产的科技产品。
至于平行世界和时空穿越,则是迄今为止尚未被实证的科学假想。
了解了这些,让我们再看所谓的中国古代科学,和西方古代科学到底是否存在。
毫无疑问,四大发明是由我们祖先所创造,一系列光辉璀璨的技术产品,值得让每一个中国人倍感骄傲。
可遗憾的是,四大发明,是建立在祖先无数次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基础之上的,并未伴随产生任何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理论。
不仅四大发明,我们祖先所留下的其他技术产品和经验总结,也都是如此。
技术产品,不等于科学。
有人说,有结果不就行了吗?理论有这么重要吗?
当然重要。
没有理论支撑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是松散、缺乏体系甚至错误的,很难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发展。
我们现在知道,有了空气动力学,飞机才能展翅翱翔,有了电子学和材料学,我们才能制造出手机和人工智能。这些成就,仅靠经验的积累,是永远无法达成的。
老祖宗不也说过吗?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既然古人知道这个道理,难道他们就没有做过理论方面的探索吗?
有,中国古人曾经提出过世界万物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的五行学说,也曾经试图用阴阳、太极、八卦等理论解释世界。但可惜的是,这些理念不但缺乏严谨的逻辑性,而且无法真正和实践相结合,最终没能进步为科学,而是沦为信则有不信则无的玄学理论。
仅有经验的累积,没有建立在逻辑上的理论基础,就谈不上发展。这就是为什么,让我们引以为傲的黑火药,在我们手里是烟花爆竹,而到了西方列强手中,却成为了给我们带来百年耻辱的坚船利炮。
同样,缺乏实践的空谈逻辑,同样无法达到现代文明的高度。
我们叹服于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逻辑的精巧、缜密,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和杠杆原理让我们惊为天人,然而,古希腊那些止步于实证的逻辑推理和自然哲学,并非我们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所以才会有我们从小听过的那个故事。
亚里士多德说,十磅的铁球比一磅的下落更快,这个空想理论在此后的2000年中被奉为经典,直到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伽利略,用两颗铁球在比萨斜塔进行实验,宣告了科学的诞生。
尽管这个传说真假难辨,但其中的象征性意义,却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知道,现代科学诞生于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科学的诞生不仅拯救了欧洲黑暗的中世纪,更让人类文明登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有人说,既然我们也曾经拥有过领先世界的技术,难道不能说,我们也曾经拥有科学的萌芽?
还是不能。
首先,科学的诞生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商以及古希腊这五大古文明。然而真正诞生科学萌芽的,是建立了一套逻辑体系的古希腊文明,也就是说,不是每一个古文明,都一定会诞生出科学。
其次,人类科学的发展不是渐进式的,尽管科学的萌芽诞生于古希腊,但因为缺乏对实证的重视,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在历史的长河中长期停滞甚至逐渐被人遗忘。
直到经历了黑暗中世纪的欧洲人,在故纸堆中偶然拾起了古希腊先贤的逻辑理论,将其与实践发生碰撞之后,才迸发出了现代科学的火花。
既然科学的诞生是极其偶然的,我们何必过于在意科学是否诞生于中国?
科学是迄今为止,人类认识世界最好的方法和体系,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萌芽于欧洲,被全世界的科学家所共同发展。
虽然科学不是诞生于中国,但在短暂的落后之后,我们已经积极地参与到了科学的建设和发展之中。
我们无需为现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而感到遗憾,今天的中国科学家,已经成为了世界科学共同体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今天科学的伟大成就,有我们民族的一份功劳。
我们拥有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以及堪称当今世界最伟大物理学家的杨振宁。
我们曾经落后,因为科学的缺失,我们奋起直追,拥抱科学,然后在某些领域后来居上。
在经历了4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需要创造所谓的“东方科学”来建立民族自信。
对于一个真正强大且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来说,把握现在,关注未来,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何必过于在意,祖上是否曾经富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