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具体的人,做具体的事

张海露Eric 张海露Eric 2024-04-30

一些觉察,一些感悟,也分享给你。

1.

做一件事情,不管是读英文书还是自媒体写作,需要有一个基本的笨方法:不知道该怎么读,该怎么写,那就天天读,天天写。

短时间内尝试所有可能的读法、写法,忘记自己水平如何写的好不好,因为这个阶段你没有资格和能力评价自己,要做的就是出作品。

你会即可顿悟,或者后知后觉。在作品中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可能优化的地方。当你带着作品向别人请教时,别人也能给你一些反馈。

我常被问到如何做到可以日更的?我的「秘诀」是我没有想过如何做到日更,我想的是「我做了我要日更这个决定」。

我做这个决定是我相信这件事情的意义,我不知道怎么做,那我就天天做,在做中体验、调整,每一篇都有我的思考和尝试,我也可以从每一篇中获得反馈。

如今我早已不追求日更,我也不追求一定要每天做什么事情。 Outsmart Your Brain 中说 Be consistent, but don’t prize streaks. 

这个 be consistent 强调的是你为什么做这件事,比如我想学习提升自己,那我有一天不学习是不是也在向这个目标努力呢?为什么非要每天打卡,非要凑齐一个看起来很厉害实际上没人在乎顶多收获几个赞和几句NB的数字呢?

每天都去做,是形式。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是每天,为什么这样做?行动和思考要结合,速度和方向要同步,少点委屈,多一些格物致知。

2.

幸福不是去了哪里拥有了什么,是觉察,有当下顿悟有后知后觉。觉察到自己的状态,接受痛苦的设定,然后主动选择去做点什么。吃饭就认真吃,阅读就认真读,难过也要磊落真诚。

认真面对了,内心的声音会涌现出来,有些问题发现不是问题,有些问题无能为力,然后就可以专注自由地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

群里一位同学说,昨天刚好看了这么一句话:做具体的人,做具体的事,我觉得认真做可以做的事就是具体的一个表现。

我想她应该是看了项飚老师的近期的一个采访。我们都迷茫呀,那能怎么办?让一切变得更具体,让问题和感受更真实,我们可以练习一念之间切换视角,可以至少练习 pain is inevitable but suffering is optional。

3.

恢复健身。好酸痛,也好舒服呀。在健身和阅读这样的小事中体会主动掌控、看到反馈,体会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这份体验也会进入生活,多一份坚定。

疼痛是反馈,只是反馈。我们的痛苦来自对这个反馈的解读。

好久没有锻炼,身体不知道我在做什么,让一个新习惯建立,这个过程一定有痛苦。另外,肌肉需要不断的撕裂、恢复才能增长,无论什么水平都需要面对这个默认设置。我们要做的决定是「要不要做」。

我这次也没什么原因想健身,可能是又长了一岁,内心深处更看重健康。我也没什么期待,因为我的努力和付出还不需要有什么计划,我要做的是周一到周五去健身,感受劳作带来的反馈。

放在英语学习,英文阅读上,也是一样。心理的痛和身体的痛一样,是反馈,需要面对。

4.

去瀑布下野餐,遇到一群童子军拉练,比我们的军训快乐多了。在山里徒步,瀑布下打滚,清迈人的会玩儿是一门学科。

周末愉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