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自我怀疑到自我实现

张海露Eric 张海露Eric 2024-04-30

Hidden Potential 的最后一章中,Adam Grant 讲了他自己的故事。

当年他考上哈佛,有许多自我怀疑,有典型的 impostor syndrome。

开学后在一次写作评估测试中,他没有通过,老师建议他补课(take the remedial class)。当然他也可以直接上正课,只是可能会比较吃力。

他问当初面试他的考官,为什么招他呢?考官说我也不知道招你的具体原因,我只知道我在面试记录中提到了一个「亮点」:你面试时给我表演了魔术,我问你是如何学会的?你说是自学成才。你的自学能力和敢于展示让我印象深刻。

他明白了,原来让自己脱颖而出的是 character skills——招生官看重的是他的潜力。

于是他告诉自己:一次写作测试没考过,只是意味着我这一次的写作失败了,但这不代表我的能力不行。只要我愿意学,我可以把这件事做好的。

他跳过补课,直接上正课。他像海绵一样吸收信息,拥抱不适感,获得他人的反馈,最终成了班上唯一拿 A 的学生。

接着他又分享了自己如何开始写书。又是熟悉的自我怀疑、鼓起勇气、陷入困境、破局成事。

这些经历让他意识到,impostor syndrome 是有潜力的表现呀!

别人都说你可以,一定是他们看到你身上的某种品质,只是这时候的自己容易给自己泼冷水。如果很多人都相信你可以,这时候要相信他们才是。

读到这,觉得自己好幸福。

我骨子里是敏感和自卑,经常会觉得我不配我不值得。这么多年,是大家的相信让我也更相信自己。每当我觉得自己好差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有那么多人爱着我、相信我,我一定没那么糟糕呀。

是这些支持和鼓励,让我从被爱学会了爱自己、爱他人。更相信 unconditional love,相信自卑不是阻碍,而是我们连接、成长和解锁潜力的桥梁。

最后他说:

The most meaningful growth is not building our careers—it’s building our character. 

Success is more than reaching our goals—it’s living our values.

这让我想到 Atomic Habits 中说 Forget about goals and focus on systems instead. 别盯着那个目标看,更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系统。

这本书也提醒我们,成功不是完成了多少目标,取得了多少 status 和 accolades,更重要的是我们成为了什么样的人。品格是我们的终极潜能,其它都是小聪明。

全书最后一句话是:

There’s no higher value than aspiring to be better tomorrow than we are today. There’s no greater accomplishment than unleashing our hidden potential.

我们为什么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呢?为什么精进不休是最高的价值?

书中没有往这个方向聊。和前面的 imposter syndrome 联系在一起,我现在的答案是:

我们都会自我怀疑,都需要被看见。我们需要彼此去相信爱,相信品格之路。

当我们选择成为更好的自己,愿意完善自己的品格,这意味着我们感受到了「我们」的爱,也选择为「我们」注入更多能量。

我感到「爱」也是潜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我」都和「我们」相关,一切都是爱的魔法

📖三月读书报名

猜你还想读:

· 做一个会发光的人

· 从死亡焦虑到品格之路

· 我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

· 练习自信,拥抱自我怀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