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天读一点书,踏踏实实地进步

胡和先 人间漫话 2022-04-07

前天写日记的时候,写了一句话:每天读一点书,都会有新的认识和收获。读书真的能让人感到内心的安静。

最近的生活状态大概也是这样,白天有课则上课,空闲时间就在图书馆里看看书,或者与好友聊聊天、分享新鲜事;忙的时候就处理好手中的事情;除了睡觉在寝室里,其余时间几乎都在寝室外,听不到室友旁若无人般打游戏、骂队友,听不到室友与对象甜言蜜语打视频电话,心里的烦恼也少了许多。或许是和最近的天气有关,不冷不热,微风正好,若是极热极冷,或者是太阳毒辣、大雨倾盆,一切都会没了兴致,除了吃饭便是睡觉。

现在短期的想法是趁着有空,多看点书、多写点东西、多拍点照片,巩固好学过的内容、学好没学懂的知识,踏踏实实地进步吧。

先后看完了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简要分享一下我的阅读感受吧。

《江南三部曲》格非

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时间跨度近百年,一个家族,三代人,梦起源于花家舍,也结束于花家舍。

《人面桃花》中的秀米,《江河入梦》中的谭功达,以及《春尽江南》中的谭端午,他们心中都有自己的乌托邦世界,都有自己的桃花源想象,三部曲读完,最初的激情与理想还言犹在耳,不断的追求与尝试还历历在目,但换来的却是永远无法到达的终点。秀米得不到普济人民的理解,谭功达得不到所辖群众的理解,谭端午无法理解妻子庞佳玉,而佳玉也无法理解端午,最终百年的乌托邦梦溘然而逝,留给读者无尽的幻想。

《苏东坡传》林语堂

“达则兼济天下”,在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可见一斑,就如同他自己所言“如蝇在食,吐之乃已”。越是如此,他的仕途越是坎坷,即宦海沉浮。敢于直言进谏,必然会遭到当朝小人的迫害,苏东坡的仕途充满坎坷,无论沉浮,他都保持着一种能影响周边人的乐观。

他和弟弟子由不同,子由“沉稳、实际、拘谨、寡言”,而东坡“轻快、开阔、好辩、天真、不顾后果”,敢于直言,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在朋党之争中,弟弟子由明哲保身不问世事,苏轼仍然反对新法,关心陷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

苏轼对自己一生的概括,也是我记得最清楚的话:“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书中有一段话,我觉得特别准确地叙述了苏东坡的形象:

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也快到了,我计划在那天推送一篇不一样的文章,和读书有关,但不仅仅是读书,目前还在准备,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