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人的最高评价!汤汤留到拌面!

给大榜打钱 成都发布 2024-04-28



前几天同事去吃家烧鳝鱼,打包回来,结果一到办公室最先被抢完的是里面的大蒜,佐料的美味程度完全超越了鳝鱼,旁边的人说:这个汤汤拿来下面不晓得好好吃。



经常接待北方友人吃饭,无论是吃面吃饭,他们都会说:四川人吃东西,哪里是吃东西本身,是吃佐料!
确实,哪个喊我们调的佐料好吃呢?
哪个喊我们DNA里都刻着佐料的配方呢?






吃佐料,感觉才是川菜的一大特色,看车辐的《川菜杂谈》,里面讲到以前四川的馆子菜叫多了是可以回锅再烧的,比如豆瓣鲫鱼只剩下骨头了,加豆腐回烧,又成了满满一碗,豆腐和回锅都是不要钱的,回锅后的佐料才更下饭。

小吃是要吃佐料,担担面甜水面钟水饺凉粉哪个不是吃佐料。
以前成都人在提督街吃钟水饺,1.5元到2元一碗的水饺再配两个门口的蛋烘糕,简单的馅儿白糖或肉臊,吃完,还要去锅边要点儿煮饺子的水,连同佐料一起喝下去。

凉拌菜更是要吃佐料,买拌兔丁拌肺片的隐藏吃法是回家路上,再去菜市场买点璇子凉粉,或者切点三丝,吃完兔丁把凉粉或素菜倒进去。



烧鱼烹兔全靠佐料



在四川,自内帮和小河帮菜就是以佐料出名。


自内帮主要是指自贡、内江、荣县、威远、资中一带,小河帮是以嘉陵江和沱江为依托的自贡、内江、南充、泸州、广元这一圈。


自贡是明清时的四川井盐业中心、内江是明清时的糖业中心,自内帮的菜辛香料生猛,擅长加辣椒、姜来爆炒。


拿自贡的葱葱鲫鱼来说,一年365天走到门口都能看到婆婆在摘堆成山的佐料——青椒


葱葱鲫鱼端上桌,小葱铺满整个盆,冒出的一只鱼肚像孤岛一样矗立在葱的海面。吃的时候也是要就着青红小米辣的油汤吃的。



辣到头皮肿胀,还是坚持用佐料泡白米饭,一人一碗,浑身冒汗地吃下去。

在自内帮的体系里永远都是佐料里找肉。青椒鸡、小煎兔、仔姜兔、仔姜蛙,每道菜全部都是密密麻麻的海椒或仔姜。
吃完再用这些剩下的佐料炒土豆炒藕,爽脆的蔬菜又能激发佐料的二次生命。

我吃过最神奇的佐料是荔枝鱼里的荔枝。
荔枝味是川菜的一种特有味型,通过泡椒葱姜等调味出的酸甜口,一般不会真的加荔枝,但有次在小雅饭馆吃到真荔枝肉,一惊,荔枝的香甜比白砂糖的甜新鲜好几倍。

新津、眉山一带的烧河鲜,在江边长大的厨师们各个都是佐料搭配天才,随便乱烧,烧出来的味道都不差。


凉拌菜的灵魂



四川一切凉拌菜都是靠佐料,鸡再好、肉再香、菜再新鲜,全靠佐料定魂。


就说凉拌鸡、凉拌兔、凉拌猪耳朵,里面的花生、熟油海椒、葱段很多都胜过了菜本身。



上次去崇州吃到一道凉拌豆腐泡,红亮醇厚的佐料裹满豆腐泡,不仔细看还以为这道菜是红烧肉,香辣回甜相当精彩,光用筷子蘸着吃都觉香。

很多菜因为佐料出众,常常让原本的食物都隐身了,比如南充的苕凉粉,用红薯做的凉粉,质感比藕粉更厚重一些,热的,成泥状。
佐料就有半碗,碗上铺满了榨菜、花生、葱花熟油海椒等,拌匀之后,很难形容,像一朵麻辣带劲儿的积雨云,入口就化了,只剩各种佐料留存在口中。


还有拌兔头也是,带皮的脆爽花生、颗颗清新的芹菜,生椒姜末的鲜辣,佐料比兔头本身更好吃。


四川人吃面就是吃佐料



北方的面一般都是吃浇头、吃卤汁、吃汤底,四川的面主要是吃佐料。
就拿宜宾燃面来说,一般是看不到面的,全部都被佐料铺满了,芽菜、芝麻、花生碎、葱花......

在成都大部分老馆子都是老板自己提前打佐料,把碗柜铺满,就拿牛王庙的两把刷子金宴面店和家常味来说,每家平均起码要打500个佐料碗。
佐料是否好吃,全是靠日积月累的手感。

米粉也是靠佐料,只不过是自己打,攀西地区的米粉店,每桌都有一盘佐料。
西昌米粉更是一桌子佐料,葱花儿、香菜、酸菜、薄荷、花椒(有的还分青花椒面和普通花椒面)、醋(加了蒜片的醋)、酱油、豆瓣、胡辣椒、小米辣、豆豉。





四川自有一套蘸水系统,干碟、油碟、醋碟,吃不同的菜用不同的蘸水,配不同的佐料。


又拿自贡来举例,豆花儿蘸水都分两种,一种是放纯熟油海椒的,一种是放糍粑海椒的,到了自贡下面的荣县,蘸水里面还放萝卜干颗颗。

蘸水菜的蘸水又是另外一套,熟油海椒配生椒、酱油、葱白、香菜加太源井晒醋。

串串麻辣烫的佐料,简简单单又生猛美味,干海椒盐巴味精葱花儿,十分朴素。

没有这些佐料,豆花儿、兔子、白肉将毫无生机。
个人觉得最能体现四川人爱吃佐料的是春卷,走入四川的乡镇,春日田间地头的各种东西,都能成为佐料包进春卷,并且10种起坎,花生、折耳根、萝卜、冲菜.......

你最爱的佐料是啥?

是大蒜烧鲢鱼里的蒜

豆瓣鱼剩下的汤

还是凉拌菜上头的花生米?

留言区来打个料


 征稿启事 

摆不完的龙门阵,说不尽的锦官城。成都,总有一个瞬间,带给你深刻真实的激动、治愈或鼓励;总有一个故事,蛰伏着对生活的领悟与共鸣;总有一个画面,流淌着生命的温柔和坚定。执笔记下,瞬间也便成了永恒。我们想看见,你的第一人称视角里,对成都的所知所见所思。成都发布“龙门阵里摆成都”栏目期待更多“笔杆子”加入,和我们一起书写在成都的日子,用你的笔触与这座城市同频共振。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投稿邮箱:cdfb1301@163.com


推荐阅读>>

首批境外代表团抵蓉!成都2024汤尤杯观赛攻略→

○盛会将启!2024成都世园会,最新剧透!开幕式揭秘→

○成都多个航班取消!出行注意!重要提醒→

○最新通告!本周起,这些道路通行有变!

○最新出炉!成都人最爱看的书TOP10来了,当烟火气遇上书香气……



来源|成都Big榜

成都发布编辑 | 卡比

点点在看,点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