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夏天前想瘦,现在就开始这么吃!

王璐 新华网 2024-04-18

气温一天天上升,无论男男女女,都期待自己在夏天正式到来之前,变得苗条一点。

不过,追求苗条的前提是要保证身体健康,体重轻也不一定看起来苗条,在讲减重饮食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聊一下如何科学判断体重是否超标。

1


别盲目追求体重轻而是养成好的体型

要判断体重是否超标,大家最为熟知的一个指标就是BMI。BMI计算方式简单,而且结果的判定也相当直观。

BMI=体重(kg)/身高²(

BMI范围(中国18-64岁正常成年人)

结论

<18.5

消瘦

18.5~23.9

正常

≥24

超重

≥28

肥胖

但BMI值有自己的缺陷:一方面,对于常年锻炼,体脂很低、肌肉量大导致体重较大的朋友来说,只计算BMI可能会出现“(假)肥胖”的判定;另一方面,对于那些缺乏锻炼,体脂高但体重不算大的朋友,只计算BMI又可能会被认为“苗条”,事实上这类人群可能已经有中心性肥胖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体脂率”来判定。正常成年男性的体脂率应该低于25%,正常成年女性的体脂率应该低于30%。但体脂率往往需要专业仪器来进行准确测定,对我们普通消费者不算友好。

还有一个体脂率“平替”指标——腰围。的确,腰围能反映中心性肥胖的程度以及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为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建议我国成年男性腰围不超过85cm,女性不超过80cm。

如果您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超重或肥胖,那么就要考虑制定科学、健康的减肥计划。

真正可持续、不反弹,而且不损害健康的减肥速度,可以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即:每周减肥0.5~1kg,一个月减1~3kg。也可以参考我国卫健委新发布的《成年人肥胖食养指南》中给出的建议:6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5%-10%,每月减重2-4kg。虽然略有差异,但两者的核心都是要避免减重速度过快对人体造成损害。

2


搞懂“吃瘦”饮食大原则

如果想通过饮食干预来减重,切不可一上来就盲目节食。这不仅不利于健康,还会影响减重的可持续性,非常容易反弹。

健康的减重饮食,最核心的要点就是十二个字:结构合理+节奏规律+量出为入。

1、结构合理

饮食结构合理,是指吃的食物种类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有利于控制热量、促进脂肪代谢。具体来说,各类食物在减重期的选择排序如下:

优质蛋白类食物→富含膳食纤维食物→水分丰富食物→优质淀粉类食物→优质脂肪。

(1)优质蛋白类食物主要包括:蛋、奶、豆、鱼虾水产、禽肉、畜肉(按照选择优先顺序排列)。
(2)富含膳食纤维食物主要包括:各类新鲜蔬果、全谷物、粗杂粮等。
(3)水分丰富食物主要包括:水分含量高的新鲜蔬果、各类清淡的汤羹粥品、豆浆、牛奶等。
(4)优质淀粉类食物主要包括:全谷物、粗杂粮、加工程度低的淀粉类主食。多说一句,没有专业人士指导的生酮饮食(不吃或极少吃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并不建议普通人尝试。
(5)优质脂肪的食物来源主要包括: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用油和深海鱼,以及原味坚果等。
在合理搭配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两个要点:

(1)一定不能忘记保持口味清淡。重油重盐不仅会增加各种慢病风险,还很容易促进食欲,增加进食量。


(2)优选天然食物。天然食物通常营养素保留更全面,且比加工食品热量低、低油低盐低糖,有利减重。

左:100g蒸土豆的热量为69kcal   右:100g炸薯条的热量为188kcal

2、节奏规律

节奏规律,是指吃的总量和吃的频次要既有规律,又有节制。
减肥期间,有些朋友可能三餐中少吃一餐,有人可能采用16+8(每天8小时内进食,其余16小时禁食)或5+2(一周5天正常进食,2天减少进食量)等轻断食方法。但此类轻断食一旦实施不当,就容易产生各类不适症状,还有研究表明其可能增加健康风险,而且也不易长期坚持。
想要健康减重不反弹,最好还是能三餐规律,只是每一餐的能量适当减少。三餐之间如果肚饿,可以吃些低热量的健康零食,如低糖、高水分的水果,或者无糖酸奶。这样既能循序渐进地减重,也能避免血糖的剧烈波动。


300kcal食物组合示例


25g谷薯类(90kcal)

500g蔬菜类(90kcal)

50g肉蛋类(90kcal)

25g谷薯类(90kcal)

200g水果类(90kcal)

160g奶制品(90kcal)

25g谷薯类(90kcal)

250g蔬菜类+5g油脂类(二者共约90kcal)

10g大豆类+25肉蛋类(二者共约90kcal)


3、量出为入

量出为入,是指要学会估算自己每日能量的消耗情况,来决定能量摄入。

减重是个长期工程,过程中每一天的能量消耗可能不同,我们一定要学会根据能量消耗来调整饮食安排。

3


掌握“吃瘦”小技巧

最后,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些减重可用的“吃瘦”小技巧,用好了,可以对“减重大业”有帮助。

1、牢记吃饭顺序

先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再吃优质蛋白丰富且清淡的蛋奶肉豆制品,最后吃加工程度低的全谷物和粗杂粮。如果条件允许,没有胃肠道疾病,可以在午餐前喝一碗清淡的汤羹,比如蔬菜汤、蛋花汤等,也可以帮助控制午餐摄入的总能量。

2、选“对”餐具颜色和大小

有研究发现,用规格较小的餐具,用颜色与食物颜色对比强烈的餐具,用蓝色的餐具,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控制总进食量。

3、吃饭时间和停顿

细嚼慢咽,适当增加吃饭时间,能让大脑更容易感受到“吃饱”的信号,从而停止进食。
有研究发现,在吃饭中途适当停顿,如接个电话,之后进食的热情也会下降,这大概也是变相“延长”吃饭时间的结果。

4、食物温度降低

淀粉类食物在放冷后(如放冷的蒸土豆、冷米饭),会因为淀粉老化回生作用而产生抗性淀粉。抗性淀粉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还能增加饱腹感,因此能减少一些能量摄入。
虽然有这些技巧加持,但还是要提醒朋友们:减重是个系统工程,勿求速成,但求稳定。一定要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加上科学锻炼,才能达到可持续、不反弹的减重效果。

 更多新闻 


老妈,这衣服为什么通着一个洞……


清明,我们吃点啥?

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作者:王璐 注册营养师审核: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
监制:刘洪 梁甜甜 监审:程淼编辑:谷朋 校对:董静雪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