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贺拉斯《啊,琵拉》

贺拉斯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啊,琵拉》是贺拉斯的《歌集》第一卷的第五首,是他的名篇之一。贺拉斯的《歌集》是以各种抒情诗歌的格律写成的,不仅有着古希腊琴歌诗人阿尔凯奥斯和萨福的痕迹,更深深体现了贺拉斯对卡图卢斯等新诗派诗人的传承。然而,贺拉斯的《歌集》虽然同样是抒情诗,但前辈抒情诗人更多的是偏向抒发自己的激情,在爱情、歌舞、酒宴中挥洒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贺拉斯虽亦多选择此类题材,融入其中的却更多为自己的思索,而一旦化为诗性的语言就体现了更多的哲理和教喻色彩。所以,就如贺拉斯其他的一些爱情诗歌一般,在《啊,琵拉》中诗人并非在讲述自己的爱情,而是以超然的姿态看着别人的悲欢,再给以劝告。
本首诗歌主要借用了两个意象: 一个是海,另一个则是水手。
第一节展现于眼前的是个情意绵绵的场景,琵拉是温柔的海,青年是初涉海洋的水手。就仿佛水手出海前会祈祷许愿一般,水手在幽会琵拉时也做了精心的准备: 身上洒了香水(带着护身符),在玫瑰花间(在风浪不作的日子)宜人的岩洞里(结实的船儿上)拥抱你(出海了)。而彼时,琵拉也是如此可亲,为青年束起自己的金发,如同大海轻轻推动水手向前航行。然而,这温柔之乡中似乎潜藏着危机: 青年是个纤瘦的青年,是一个不谙水性的水手。

第二三两节是作者在描述即将降临青年的危机。这里诗人用了个很妙的比喻: 黑风把波涛卷起。一个惊心动魄的画面会现于不曾经过历练的水手眼前,水手会是如此的无助、如此的张皇失措,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轻信了多变的神和未经考验的海!原以为的情比金坚,如今一切成为虚空,剩下惘然的自己空恨神与信义。青年若能思及此景,是否会惕然惊心?未必,因为今天的他正轻信、欢爱着琵拉。第四节是作者以身说教,对青年的进一步循循善诱。作者暗示自己也“曾经沧海”,迷恋过琵拉,就如同现在的青年你一般无二。并在诗歌的最后通过一个还愿仪式:“把滴水的衣衫/ 挂在了海神面前”,而表示自己逃过一劫。一个“恰好”,写出这背后的凶险和自己的无比庆幸,能认识到琵拉的多变并抽身回头不啻于躲过了黑风中波涛涌动的海!如此真诚地以自己的经历作为示范,此时的青年当有所会于心了吧。
海的意象贯穿全文,与琵拉互相映照: 这多变的女郎就仿佛大海,表面上也会有温柔的静谧时分,但其内部却是永恒不息动荡的灵魂,彼时的誓言即刻会变成虚假。水手的意象在文中却指代两种人,一种是不谙水性的水手,另一种是已经历风浪的人,后者正在告诫前者莫循其老路。两两相对照,使诗歌的人物形象更丰满,涵义更深刻。
另外,本诗形式上有一点颇引人注目,就是在第一节和第三节语意未尽而进行了跨节。这在诗歌手法中并不常见,显然是诗人有意而为之,蕴含着强烈的讽刺色彩。
表面来看这首诗是致琵拉,实则在思索讽喻着世人那如同难以预测的大海般善变的性情。“我”以自身的经历劝诫无知的年轻人莫泥足深陷,充满着真诚的情感。( 赵 将 )



贺拉斯《啊,琵拉》


啊,琵拉,是哪位纤痩的青年,

身上洒了香水,在玫瑰花间

宜人的岩洞里拥抱你?

你为谁把金发束起

朴素而雅致?唉,今后多少次

他将会怨诉多变的神和信义,

并惊讨地面对大海看黑风把波涛卷起;

他今天轻信,欢爱你如黄金

他希望你心无他人,永远可亲,

未曾估计到虚假的风。

可叹未经考验的你

耀花了人们的眼。而我呢,

神庙墙上的奉献还愿榜说明:

我恰好把滴水的衣衫

挂在了海神面前。


飞 白 / 译




第一节展现于眼前的是个情意绵绵的场景,琵拉像温柔的海,而青年是初涉海洋的水手。就仿佛水手出海前会祈祷许愿一般,水手在幽会琵拉时也做了精心的准备:身上洒了香水,在玫瑰花间,宜人的岩洞里拥抱你。而琵拉也是如此可亲,为青年束起自己的金发,如同大海轻轻推动水手向前航行。
第二三两节是作者在描述即将降临青年的危机。这里诗人用了个很妙的比喻:黑风把波涛卷起。一个惊心动魄的画面会现于不曾经过历练的水手眼前,水手会是如此的无助、如此的张皇失措,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轻信了多变的神和未经考验的海。原以为的情比金坚,如今一切成为虚空,剩下惘然的自己空恨神与信义。青年若能思及此景,是否会惕然惊心?未必,因为今天的他正轻信、欢爱着琵拉。
第四节是作者以身说教,对青年的进一步循循善诱。作者暗示自己也“曾经沧海”,迷恋过琵拉,就如同现在的青年你一般无二。并在诗歌的最后通过一个“还愿榜”的形式:“把滴水的衣衫挂在了海神面前”,来表示自己逃过一劫。一个“恰好”,写出这背后的凶险和自己的无比庆幸,能认识到琵拉的多变并抽身回头,躲过了黑风中波涛涌动的海,如此真诚地以自己的经历为青年作示范。
海的意象贯穿全文,与琵拉互相映照:这多变的女郎就仿佛大海,表面上也会有温柔时分,但其内部却是永恒不息动荡的灵魂,彼时的誓言即刻会变成虚假。水手的意象在文中却指代两种人,一种是不谙水性的水手,另一种是已经历风浪的人,后者正在告诫前者莫循其老路。
表面来看这首诗是致琵拉,实则在思索讽喻着世人那如同难以预测的大海般善变的性情。“我”以超然的姿态看着别人的悲欢,再给以劝告。( 卢 晶 晶 )



推荐阅读:
贺拉斯诗选

D.H.劳伦斯《钢琴》

普希金《青铜骑士》

歌德《漫游者的夜歌》

希尼《阳光》

勒韦迪《一切都是黑暗》

彭斯《友谊地久天长》

兰波《感觉》

兰波《黄昏》

兰波《醉舟》

兰波《奥菲莉娅》

策兰《死亡赋格》

策兰《花冠》

荷尔德林《海德堡》

米沃什《和珍妮谈天》

米沃什《礼物》

米沃什《第二空间》

里尔克《秋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