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洛《牧羊人的恋歌》

克里斯托弗•马洛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马洛与邓恩是同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两位诗人,<牧羊人恋歌>和<告别辞>同以爱情为题抒怀呈见,却折射出风格迥异的艺术光芒。结合诗人所处文艺复兴时期的具体阶段以及个人不同的生活经历,从主题选择、构思格局、意象运用三个方面对两首诗作的风格进行比较剖析,总结出前者重在感性撼人,后者特别以理性醒世的艺术特色,文艺创作本身应当使理性与感性融合共鸣,二者和谐统一。
本诗是英国伊丽莎白时代享有盛名的一首牧歌,几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的喜爱。诗人用牧歌形式,描绘了一副远离尘嚣的理想的田园生活情景,并抒发了牧羊人对情人的强烈感情。在诗歌中,诗人自比为牧羊少年,而他钟情的姑娘则是牧羊女。秀美的大自然使纯洁的爱情脱去了城市生活的浮艳,为诗歌平添了一份清新和纯朴。



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Christopher Marlowe


Come live with me, and be my love,

And we will all the pleasures prove

That valleys, groves, or hills, or fielsd,

Orwoods and steepy mountains yield;

Where we will skit upon the rocks,

And see the shepherds feed our flocks

By shallow rivers, to whose falls

Melodious birds sing madrigals.

And I will make thee beds of roses,

And then a thousand fragrant posies.

A cup of flowers, and a kirtle

Embroidered all with leaves of myrtle;

A gown made of the finest wool

Which from our pretty lambs we pull

Slippers lined choicely for the cold.

With buckles of the purest gold;

A belt of straw and ivy-buds.

With coral clasps and amber studs;

And if these pleasures may thee move.

Come live with me, and be my love.

Thy silver dishes for thy meat.

As precious as the gods do eat.

Shall on an ivory table be

Prepared each day for thee and me.

The shepherd swains shall dance and sing,

For thy delight, each May morning.

If these delights thy mind may move.

Then live with me, and be my love.



马洛《牧羊人的恋歌》


来吧,和我生活在一起,做我的爱人,

在这里我们将使我们快乐无边:

这里有峻峭秀丽的山峦,

还有风光明媚的山谷田园。


在那边,我俩坐在山岩上,

看牧羊人喂养可爱的羔羊;

在浅浅的小溪旁,

鸟儿随着潺潺流水把爱情歌唱。


在那边,我将用玫瑰编一顶花冠,

用成千的花束做床,

用爱神木的叶子织成长裙;

一切都献给你,绚丽和芬芳!


从羔羊身上剪下最好的羊毛,

为你做防寒的鞋衬和长袍;

用纯金为你制做鞋扣,

该是多么珍贵,多么荣耀!


常春藤和芳草做的腰带,

珊瑚带扣点缀着琥珀水晶。

假如这些享受能打动你的心,

来吧,和我生活在一起,做我的爱人!


牧羊少年们在每个五月的早晨,

将为你纵情舞蹈,高歌如云;

假如这些欢乐能打动你的心,

来吧,和我生活在一起,做我的爱人!


钱 春 绮 / 译



“及时行乐”源于拉丁语“Carpediem”,它最早出现在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诗句中,贺拉斯在《颂歌•卷一•十一》中写道:聪明一些,斟满酒盅,抛开长期的希望。我在讲述的此时此刻,生命也在不断衰亡。因此,及时行乐,不必为明天着想。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旗帜,复兴古代文化,反对封建和神权,因此,以体现现世生活意义的“及时行乐”主题思想在经过漫长的中世纪之后,重新得以重视并在文学作品中体现。这一诗歌主题深深影响了17世纪的玄学派诗歌,以体现现世生活的“及时行乐”的主题思想在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之后,在文艺复兴时期又得到了新的重视。克里斯朵夫.马洛和威廉.莎士比亚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家便以“及时行乐”为主题创作了不少的诗歌。
《牧羊人的恋歌》是英国伊丽莎白时代享有盛名的一首诗歌,几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的喜爱。诗人用牧歌的形式,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的田园生活场景,并抒发了对于爱人的强烈感情。在诗中,诗人自比为牧羊少年,而他钟情的姑娘则是牧羊少女。诗中体现了诗人“及时行乐”的思想。如:来和我生活,做我的爱人,我们将体验所有快乐的人生,在丘陵与河谷,沟壑与田原,在所有的峻岭崇山。在本诗的第一节中,牧羊少年便对他钟情的姑娘发出了直白的邀请,希望能与她共同生活,体验所有快乐的人生。在接下来的几节诗中,牧羊少年将他对未来生活的构想做出了更加详尽的说明。如:我给你支起花床,用玫瑰和千万束芬芳的花朵组装,编织花冠一顶,彩裙一件,全部用桃金娘的叶片装扮。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浪漫主义思想。田园氏的生活远离尘嚣,显得清新自然而又充满趣味。最后作者进行点题:如果这些快乐的场景能感动你的心,那么,和我生活,做我的爱人。诗人用美丽的设想、充满浪漫色彩的意象、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希望与钟情的人快乐生活在一起的愿望,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及时行乐”思想的一种体现。( 单 家 旎 )



推荐阅读:

辛波斯卡.扎加耶夫斯基.布罗茨基《云》

托马斯•哈代《对镜》

玛丽·奥利弗《黑水塘》

纪伯伦《我曾有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曼德尔施塔姆《马蹄铁的发现者》

曼德尔施塔姆《干草堆》

曼德尔施塔姆《列宁格勒》

卡明斯《我喜欢我的身体》

卡波维兹《沉默的一课》

威廉•斯塔福德《秋风》

阿米亥《人的一生》

阿列克山德里《爱》

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布罗茨基《黑马》

茨维塔耶娃《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马拉美《叹》

洛尔迦《梦游人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