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开战了。普京挺起民族主义大旗,拉开俄罗斯分裂序幕,埋葬苏联现代性实践;21世纪最重要事件之一,肯尼亚希望之光...

韩葵布拉格 韩葵布拉格 2022-12-18

“今天开战了,下午去游泳。”这是卡夫卡一百多年前的日记。

今年的2月21日和22日,也就是这个星期一和星期二,我们分别约了菲利普和古哥(网名)聊乌克兰局势。

在菲利普为我们讲述的时候,俄罗斯正式承认卢甘斯克和顿涅斯克二个共和国独立,我们想起当年的苏台德,欧洲人相当广泛地忆起当年的绥靖政策。在菲利普为我们讲述的时候,普京发表了宣言式的讲话。

古哥说,此前关注乌克兰危机中的能源问题、乌克兰危机中的军事行动、乌克兰是国际腐败交易场,以及俄罗斯被西方抛弃、俄罗斯版的门罗主义……

但是,看到普京发表的讲话,其他关注点忽然之间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战争的伤害和反人类性质,当然是事情的一个面向。

而战争的旗号,反映了更深层的问题,值得所有人警觉、深思。

普京做了高调的民族主义宣言,这意味着——此前苏联的伟大实践、现代性的探索完全被埋葬,被埋葬在普京讲话的那一时刻。

为什么说如今已经解体的苏联是伟大的实践呢?

暂且抛开苏联呈现出来的各种问题,以及它的残酷历史。不是完全抛开,只是从其中的一个角度看问题。苏联的初衷包含着行政上的联邦机制和思想上的民族共和机制,这是对于多民族共处形式的探索。这种探索,在意识形态层面,并不因苏联的解体而完结。



而普京扛起民族主义大旗的宣言,意味着终结有益探索的阶段,带来的影响,是黑暗和悲观的。民族主义从来都是双刃剑,也埋下俄罗斯进一步解体的未来。

古哥一直在反思民族国家观念,其代价巨大,把人按照族群划分、割裂,带来无尽灾难,而肯尼亚联合国代表的讲话,则令人震撼,焕发着人类文明之光。

肯尼亚以及几乎每个非洲国家,都是随着帝国的终结而诞生的。我们的边界,不是我们自己画的,它们是在遥远的殖民者大都市伦敦、巴黎和里斯本画好的,他们毫无顾忌地将古老的国家分裂。今天,在每个非洲国家里都住着我们的同胞,被身后的历史、文化和语言联系起来。

如果在独立时,我们选择了在相同种族或相同宗教基础上建立国家,那么几十年后我们还会发动血腥战争。相反,我们同意并满足于我们所继承的边界划分。但我们仍然追求非洲大陆的政治、经济和法律一体化。我们这些国家没有选择用危险的怀旧情绪来回顾历史,而是选择去期待一种我们许多国家和人民未曾经历过的伟大。

我们选择遵守非洲统一组织和《联合国宪章》的规则,不是因为边界令我们满意,而是因为我们想要在和平中建立更伟大的东西。我们相信,所有在崩溃或退却的帝国之后形成的这些国家的人民,都渴望与邻国的人民融合。这是正常和可以理解的。毕竟,谁不想加入他们的弟兄,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呢?

然而,肯尼亚拒绝用武力来追逐目标。我们必须以一种不会让我们重新陷入新的统治和压迫的方式来从死去的帝国的余烬中恢复。我们拒绝任何基于种族、民族、宗教或文化因素的统一主义和扩张主义。今天我们再次表示拒绝。



古哥反复提到,这段发言给人们带来的希望,其中埋藏着对于现代性文明的深刻理解和基于人性的宽容。说到人类文明,往往发源于温带,因为温带的劳作和产出平衡匹配,热带生存容易,寒带条件恶劣,“需要”劫掠,都不利于思考。而当文明大多来自温带地区,温带地区同样被腐朽的古老文明缠绕。

古哥认为普京的民族主义大旗,埋下分裂隐患,是21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值得关注的事件之一,甚至超过战事本身。


     2022年2月24日星期四。

没有哪个时刻像现在这样,人们迫切地想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这又是一件意料之中,想象之外的事情吗?

各路报道当中,对兵力,对俄罗斯从北(借道白俄罗斯)、东(顿巴斯地区)、南(克里米亚)三线进攻的可能,早有分析。今天还看到一篇捷克评论员JAN LIPOLD的文章,摘录如下。

普京的俄罗斯。这是一场真正的血流成河的战争。

需要认真对待“战争”一词并考虑其含义。可怕的现实是,铁幕落下32 年后——在一系列谎言和虚假借口下——一个国家攻击另一个国家。

乌克兰有4400万人口,与北约接壤。如果我们还是捷克斯洛伐克,我们就是近邻。俄罗斯拥有核武器。

战争是野蛮。

战争是杀戮。

战争是焦虑。

战争是平民百姓的愤怒、恶魔和苦难。

弗拉基米尔·普京对此负责。

俄罗斯,一个没有政治自由的国家,在普京执政期间并没有提供真正繁荣和发展的前景,只有一个替代品——危险的怀旧情绪:帝国意识形态,入侵乌克兰成为这一切的高潮。



 

JAN LIPOLD的文章,包括很多欧洲人,忆起来自20世纪二次大战和冷战的经验。

20世纪一战发动者:“我”向我自己地盘里的分离主义开战;

20世纪二战发动者:泛日耳曼主义、反共主义、反犹主义;

21世纪的普京:高举民族主义旗帜,埋葬现代性探索,全面进攻东斯拉夫的乌克兰。

借口、幌子、受害者心态。1914年,1938年,1968年。

JAN LIPOLD说,言语可以杀人,普京就是证明。我们知道我们的过去,历史已经复活,但我们不会重蹈覆辙。

    2022年2月24日星期四。

菲利普解读普京怀有旧日的民族大国梦想,而现实版中,西方的冷落和防范与受害人心态结合,国内的政治困局与个人权利续命的背水一战结合,加油站、输油管的直接利益受损与政治正确的民族情绪结合……

今天开战了。

 

附:

普京2020年,年中修宪。

按照修宪之前的宪法,总统连任最多2届,但总统合计任期不被限制,所以,普京可以2届换人再2届。

而普京到2024年71岁卸任总统,不能连任第3届,面临换人。

2012年开始,一任总统任期6年。

2024年,或有“替身”搭一任6年之后,2030年77岁的普京,才有回归的机会。

按照修宪之后的宪法,任何人任总统只能连任2届,最多合计也只能任2届。

但2024年之前的所有任期都不作为新宪法限制的计算范畴,一切从新开始,从头再来。

2024年普京的卸任之际,将有机会作为新人为再任总统而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