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1艺术空间援助乌克兰人琐记并共助信息

韩葵布拉格 韩葵布拉格 2022-03-11


S1艺术空间援助乌克兰人琐记


2022年3月6日-3月10日


这些天,很多朋友发来各种渠道的私信,问是否需要帮助,在说感谢的时候,总是感到语言匮乏,真心感谢各位的善意、热心和信任!

我们已经和孩子们商量了,他们做了一份S1艺术空间的正式文件,把机构名称、账号、情况说明都写上了。敬请各位在捐赠的时候,写明您的姓名(或公司名称),S1作为机构可以出具正式的收据,S1也会接受捷克内政部监管,会在账务上注明接收善款的款项来源。

千万不要给任何朋友造成任何困扰和负担,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感谢您对这件事情的任何关注!我们毕竟在战争的大后方,能做的仅仅是一点点零碎的事情。


机构名称:SVĚTOVA 1 z.s.


银行账号:1523911/5500

银行账号(IBAN):

CZ8555000000000001523911

SWIFT:RZBCCZPP

开户行:Raiffeisenbank a.s.

账户所有者:SVĚTOVA 1 z.s.

注册地址:Světova 523/1, Libeň,

              18000 Praha 8, 

              Czech Republic

内务部注册号码: 09347607

网页:www.svetova1.cz




2022年3月6日星期日


 一位乌克兰目前带着6、7岁的女孩,到画廊咨询。她能说英语,需要找工作,面试,询问是否可以在下个星期,每天把孩子临时委托在这里几个小时,参加这里的看护。

有乌克兰人辗转发来消息,询问有个5人家庭,应该在半夜抵达布拉格,是否可以在这里过夜,画廊为此买了一点食品放在冰箱里备用。

今晚的值班员是个高中女生义工,她提前给学校老师写了邮件,万一星期一迟到的话,应该是夜里做了接待安排的工作。明早8点钟,一个小伙子过来接班。




2022年3月7日星期一


今天画廊来了三户乌克兰人。白天有儿童心理医生在场。

一户是昨天来咨询过的母亲,她把孩子托在这里四个小时,去安排自己的求职面试。画廊准备了必要的登记手续和声明。

还有一户母亲带着孩子来咨询上学的事,孩子在活动区玩耍,母亲查阅资料,并与工作人员沟通。

另外一个家庭,是一位母亲带着三个孩子,大的14岁,中间那个7、8岁,小的3、4岁。来的时候,大人孩子都很焦虑。三个孩子在活动区和其他孩子在一起,有老师陪伴做游戏。母亲查询了一些资料,几个小时之后,他们离开的时候,心情比来的时候平静。



2022年3月8日星期二


Instagram上一直有人来咨询,如果半夜抵达,是不是可以到画廊来过夜,David负责回应这些咨询。志愿者按照排班顺序值班。

我们去帮助送传单,分别去了会议中心、火车站和长途车站。

布拉格四区的会议中心,分别承担了难民登记、临时休息中转的职能。我们去的时候,看到门外聚集着一些拖家带口的乌克兰人,大厅里面拦出了蛇形通道,没几个人排队,新闻上说,有的时候,这里人满为患超负荷运转,有的时候很空。主要看他们到来的频率。来人的入口在3号门,门口的警察把我们放进去找里面的工作人员。

大家都很善意、面带微笑,也很耐心。



然后,我们去了大火车站。车站大厅有乌克兰语的接待中心指示箭头,站台出口处,有几个穿着应急背心的志愿者,举着蓝黄色指示牌,接应抵达的旅客。从站台出口的位置,上侧面的楼梯,就是专门划出来难民接待区,甬道里摆了二列长桌,不少家庭坐在那里休息,等待下一步的安排,当然,所谓家庭,全部是老人、女人、孩子,老人里面,我匆匆走过,印象中也都是女人。


布拉格大火车站


还搭了二间临时屋棚,人们可以在里面用餐。二间小棚子,里面坐着工作人员,主要的负责人要么对着电脑、要么举着电话、要么答复来人的问题,看他们的状态好像一直不能落地,一直飞着。有几个刚到的志愿者,来了就套上应急背心,用胶带纸写上自己的名字,撕下来,直接贴在衣服上。一边套背心、贴名字,一边听负责人交代注意事项。


按照他们的指示,我们把信息传单和布拉格地图等等资料放在一起。

然后,我们去了长途汽车站,这里,没什么抵达和等待的乌克兰人。户外有一间红色的棚子,里面有四、五位工作人员,候命服务。


长途汽车站



2022年3月9日星期三


我们傍晚才去画廊,没想到里面满满的,将近20个孩子聚在一起,一位老师正在用乌克兰语教他们捷克语。

此前,还有一堂戏剧课。那个连续来了几天的小姑娘也在,她母亲还在奔忙中。猜想有这么多小伙伴在一起,她应该挺快乐的。因为熟悉,她的表情,也像半个主人了。

今天前前后后来了30来个孩子参加课程。还有一些家长。


课程中...


志愿者的衔接,出了一点小问题,一下子情急之中,同一时间段,需要联络各个机构,接纳各种帮助,回应所有的咨询,组织所有的志愿者,他们是个年轻人在做的很年轻的画廊。参加到这件事情里来的,有些人之前互相根本不认识,有些仅仅参加一天或者一夜的工作。看起来事儿都很简单,忽然之间所有没有技术含量的事务同时到来,还是有点手忙脚乱,真的需要行政经验和磨合,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准备。

临时找了二个朋友来帮忙,然后,志愿者也联系好,补上了。

他们用捷克语、乌克兰语、英语三个语言迅速搭建了一个能运转的系统。有些信息,最早是乌克兰裔志愿者准备的,他们这些捷克年轻人也完全看不懂里面的内容,这二天,才慢慢增加了语言对照,大家可以比较好地在一起工作。

我们帮着收拾了水杯、水壶、盘子,刷洗干净,有人送来了自家做的果酱、自家腌泡的水果罐头、很多一次性歺具......于是,也帮着把今天收到的物品,稍微归整,便于志愿者和客人们取用。



本来有二位老人来过夜,我们想帮忙准备,担心老人爬上爬下不方便,打算把床垫移到地上,但情况会随时发生变化,负责她们的组织,也在同时联络可以久住的地方。又有一名志愿者拉着4位女士找住处,打电话过来,这边迅速向对方讲述这里的条件,有垫子、枕头、被子或毯子,还有睡袋,适于临时过夜,不是正规的住处,有水有茶有咖啡,有卫生用品,有一些食物,有暖气、有wifi......,

正准备为6个人做安排的时候,老人们找到了更安定的去处,他们说,那就是照管4个女孩儿和一条狗,她们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原本有四张正规床垫,还有一张气床。刚好够客人们和一名值班的志愿者过夜,不需要用睡袋了。

晚上10点钟,一辆白色的长厢宝马,停在街道尽头,一个穿着白色套头衫的瘦瘦的小伙子,拉着一件行李走在最前面,他身后跟着3位带着轻行李的中年女士,之前说"女孩儿",只是我们对话中,随便捞出来的简单用词。隔了一段距离,还有一位背着双肩包的女士,拉着一只狗狗。他们进入画廊,做简单的登记。那个年轻男生把她们送到之后,快步跑向自己的汽车。



2022年3月10日星期四


在英国上学的玛丽亚,有14天假期,回来休假了,被抓到画廊来帮忙,负责协调所有的事情。她父亲是俄罗斯人,父女二个人有不同的态度,我们不方便深问,总之,因为不同的态度,女孩不打算回家住,暂时住在我们家里。她不是完全不回家,还是会回家取东西,没那么决绝,还好。

虽然不能感同身受,但是,大面儿上完全可以理解俄罗斯人的复杂感受,有的人可能完全站在普京的立场上,有的人也许持怀疑态度,有的人也许跨不过同宗同族或国家主义的门槛,有的人可能完全是坚决反战的,有的人也许是模糊甚至飘忽的,也有的人可能没什么观点和立场……,对比我们,他们应该更容易在任何一个细节观点上争执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总会想到“底线”,虽然底线是一个特别空旷的词,这个空旷的词,如同一个多棱面的棱镜,反射出太多的侧面。包括人命贵的基本态度,包括亲情,包括我们对现代文明的理解……不管有多么激烈的不同,共同讨论并遵守一个底线,才可以维护基本的安全。

今天我们下午三点钟到画廊的,志愿者这边有二个小时的空缺,我来帮忙补个位。

里间有二位乌克兰女士,志愿者Jaja在,一位客人见我推门,就喊了一声Jaja,她们大概以为我是访客,于是帮忙喊Jaja来照应。

这二位女士今天会在这里过夜,还不确定什么时候离开,虽然这里的接应原则是24小时,因为这里实在不是一个常规的住宿地点,不适合久留。有个机构负责这二位女士的安排,她们在这里等待,直到找到栖身之所。

捷克方面的新闻,现在看“好兵帅克”的推特就差不多饿了,到今天早晨为止,捷克总计接受乌克兰难民20万人。其中4/5为女性,55%是少女儿童。到周三午夜,签发了108114份特别签证。大约100名逃离战争的、不是乌克兰国籍的人,也获得了捷克的特别签证。捷克预计接受能力25万人,预计最终需要接纳45万人。劳动局在努力提供就业岗位。

逃离、接应,这么多人,真的有好多细致的具体的问题,每个人都在新陈代谢,每个家庭,每个社会单位,整个社会,都在新陈代谢,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缺口,都会不断呈现,需要人们付出时间、精力和耐心。

我本来想着,是不是要帮忙换一下床单,看二位客人在,就没做什么动作,她们各自用了一个床垫,床垫上放着简单的私人物品。二个人都愁眉苦脸,Jaja已经给她们介绍了这里能提供的一切,其他的,此时此刻能给她们的,也就是一个能躺靠的地方和一个安静的微笑了。一位女士躺在床垫上休息了,另一位一直在看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

每天都来的女孩还在,还有一个男孩。Jaja下班走了,交接给我,主要是照顾小朋友,于是,我也按照规定签了一份声明。女孩子对这里已经很熟悉了,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画画,看她的Ipad,做手工。男孩子第一次来,有点无所事事。二个人也玩儿不到一起去,女孩子试图用google翻译,告诉我,男孩子总是围着她转。我用手势给小男孩比划4和5,他懂了,给我比划了6,我知道他6岁,我指着我自己,跟他说我的名字,然后指指他,他也懂了,告诉我他的名字,我的发音让他认可了。我先给他找出来YouTube上的乌克兰语频道,给他看了一会儿动画,然后,临时从空空如也的大脑里,想出了简单的游戏,和他一起投掷玩具,后来,我们拍球。有了肢体活动,男孩子露出了笑容。

家人来领他的时候,下一个班的志愿者已经接了我的班。

女孩子的妈妈来得也挺早的,但女孩子拒绝跟妈妈走,无奈中,妈妈说先离开,晚点再来接她。

下午晚些时候,还有一位在捷克生活的讲乌克兰语的心理教师,在这里值班。在沟通中,他们感觉征集志愿者的页面,还可以再简化。

下午,还有三位乌克兰女子来访,她们从其他机构那里得知,可以到画廊来拿捐赠的衣服,她们是一些逃难者的代表,这些人当中,有些是穷人,有些情急之下,没带什么衣服。玛丽亚和她们用英语和乌克兰/俄罗斯语沟通。她们挑了不少衣服走。


突如其来的境况,逃难出来的乌克兰人到底需要什么?我们有些基本的经验和想象,但是接下来,会发现实际情况完全没有规律。

比如,S1画廊在网上有课程介绍和报名手续,很多人根本没有报名就来了。再比如,我们预想到可能有人需要衣服,但是,过了一个星期了,无人问津,今天就来了三位女士,拿走了几个包裹。昨天一下子来了那么多孩子,今天就没那么多人。

这些旧衣服,其实是画廊之前曾有过一个不成熟的想法留下的,他们曾想着能不能旧物利用,给旧衣服增加一些有意思的设计,再来出售。于是,一些小朋友就纷纷把不穿的衣服拿来了。想法和实际操作之间,总难免有鸿沟,这些衣服就一直放着。这次刚好派上了用场。还有些旧衣服,是画廊之前组织过一次二手服装小市场,来卖衣服的小摊主,有的在小市场活动结束之后,并没有把剩下的服装带走,暂时存放在这里。我看他们在收拾的时候,有点手忙脚乱,不是每个人知道每件东西是怎么回事,恐怕把小摊主的衣服和可以捐赠的放一块儿了。不过,那些小摊主们一定是愿意为此尽力,所以,问过他们,他们说可以混在一起,没啥心理负担。

很多事情,的确在于平常的细节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