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IGC正在搅乱文学出版业的“一池春水”| 德外视窗

汪猷 德外5号 2023-04-12


每天待在办公楼里时,总有太多的东西混淆人对时间的感觉——从早到晚亮着的照明灯,从不停歇的中央空调和换气扇,随时随处发起的会议,让时间不知不觉中就滑了深夜。夜晚的灯光照亮了城市,却仿佛照不到自己所在的角落。”


当你看到上面这段“社畜”日常的精准描摹,是不是会认为是某位打工人深夜加完班的有感而发?然而这些文字实则出自国内某AIGC模型的命题文学创作《迷失东京》


从最新资讯来看,AIGC已经向文学出版行业出手。《韩国经济新闻》2月19日消息,韩国出版商 Snowfox Books 计划发行一本完全由 ChatGPT 撰写的图书,并由人工智能(AI)机器负责翻译成韩文、校对和插图工作,为全球出版界首例。


AIGC正快速“入侵”内容行业,广大的内容创作者们该如何接招?行业该如何变革以适应变化呢?



AIGC如何进行文学艺术创作


事实上,《迷失东京》是命题小说作业。开发人员为它提供的数据大纲是:“中年危机”的主人公由于繁忙的工作而对生活感到乏味,面对家人也生出了一丝疲倦。但他无意间穿越到了过去,经历种种后发现了家庭和爱的意义。最终,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作品。


在数据方面,该模型读完了近5年来整个中文互联网的全部内容,获得了5TB高质量中文数据集。同时,还阅读了大约2000个亿词。这是什么概念呢?假如人一个月能读10本书,一年能读大约100本书,读50年,一生也就读5000本书,一本书假如20万字,加起来也只有10亿字,需要一万年才能读完2000亿词。拥有如此庞大的阅读量和词汇量对于人类而言需要10000年,而于AI而言,却是易如反掌。


AIGC甚至可触及人类顶尖水平的艺术创作,例如:在2021年底,贝多芬管弦乐团首次演奏了完整版的《第十交响曲》。这本是贝多芬的遗作,生前只写完第一乐章,但在AI学习了贝多芬所有过往数据后,仿照他的风格续写了这部曲子。


从构思到出版,AI助力一天之内圆作家梦


AIGC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数字内容的创意性生成工作,以人机协同的方式释放价值,它也许会是未来互联网的内容生产基础设施之一。


内容生产,特别是创意工作,一向被认为是人类的专属和智能的体现。如今,AI正大步迈入数字内容生产领域,不仅在写作、绘画、作曲等多个领域达到"类人"表现,更展示出在大数据学习基础上的非凡创意潜能。这将塑造数字内容生产的人机协作新范式,也让内容创作者和更多普通人得以跨越"技法"和"效能"限制,尽情挥洒内容创意。


在AIGC的加持下,一部分文字功底欠佳的人们,也开始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作家梦。很多想要快速赚钱的创作者们开始利用AI软件进行写作,并通过亚马逊公司的电子书出版部门进行发布。插图儿童读物是这些初出茅庐的作者们的最爱。


来自纽约的布雷特·席克勒(Brett Schickler)是一名推销员,通过使用AI软件,帮他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完成了一本30页的儿童插图电子书。这本名为《聪明的小松鼠:储蓄和投资的故事》的电子书,在亚马逊Kindle商店售价2.99美元,印刷版售价9.99美元,虽然Schickler从中净赚不足100美元,但这帮他实现了作家梦,足以激励他继续通过AI软件来创作其他书籍。


截至2月中旬,亚马逊的Kindle商店中已有超过200本电子书将ChatGPT列为作者或合著者,包括《如何使用ChatGPT编写和创建内容》、《家庭作业的力量》和诗集《宇宙的回声》。这个数据每天都在上升,亚马逊平台上甚至有了一个全新的分类:完全由ChatGPT编写,或声明ChatGPT为共同作者的书籍。


由于ChatGPT的性质,以及很多作者没有透露过是否使用AI软件,所以几乎不可能完全统计人工智能到底参与了多少电子书的写作。但我们能看到的是,在YouTube,TikTok和Reddit上有越来越多的教程,教大家如何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制作一本书。主题涉及了理财、减肥、编码和食谱等各个方向。


作家Frank White在YouTube视频中展示了他如何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创作了一部119页的中篇小说,名为《银河皮普:第一卷》,这本书在亚马逊的Kindle电子书商店只需1美元就能买到,White并没有在Kindle商店里透露这本小说是由人工智能编写的。在视频中,White表示,任何人都能靠人工智能软件在一年内创作300本这样的书。


作家协会的执行董事Mary Rasenberger表示:“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功能,也许会把写作书籍从一门工艺变成一种商品。”她担心照此发展下去作家们会失业,如果平台没办法了解书的创作来源,也将会有很多低质量书籍在市面上流传。


AIGC正在搅乱文学出版业的“一池春水”


但就目前形势而言,由AI所生成的内容还不具备独创性,虽然水平颇高,却不过是对人类现有知识库的高效整理和模仿。如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创作文章对创作领域造成的巨大影响正在初现端倪,它开始“搅局”传统文学出版业的局面。


全球知名科幻杂志Clarkesworld(《克拉克世界》)最近关闭了投稿通道,起因是他们在2月收到了700篇由人类撰写的投稿和 500篇由AI生成的故事。投稿数量有着异常激增,但很多在质量上却几近雷同。该杂志负责人表示,许多故事几乎都是按照同一个语言模型生成,无论从文字风格还是剧情结构,都没有任何创意。


每个词12美分的投稿奖金让一大群想赚快钱的“作者”们一哄而上,因为这样的投稿几乎不需要他们本身有任何的思考和创作,一份由AI生成的2000字的小说就能让他们“白嫖”240美元的报酬。


无独有偶,另一家科幻杂志Asimov's Science Fiction(《阿西莫夫科幻小说》)的审稿编辑们也嗅到了不对劲的讯号,原因是他们同时收到了20多篇以“最后的希望”为标题的短篇小说,但每篇都来自不同的作者姓名和邮件地址。


AI生成内容投稿的大量涌入增加了审稿编辑们的工作量,挤压了文学爱好者的投稿空间,搅乱了正常创作者的出版速度和创作环境,也必将改变目前文学出版行业和平台的一系列规则。有了AI生成的搅局,以字数为标尺的行业规则面临挑战,亟需出台更复杂、严苛的、基于真实创作质量的考核标准。


不过,正如编辑Sheila Williams所言,真正的创作者们完全不用担心审稿编辑们因被垃圾淹没而错过他们精心创造的内容,因为好的故事从一开始就能脱颖而出。


虽然AI生成的内容骗不过经验老道的编辑们,但对于某些平台上低成本二次创作的创作者而言,AIGC的出现对于他们而言确实是不小的威胁。毕竟同样是在已有素材上的命题作文创作,AI交付的作业比人的作业在质量和速度都会更胜一筹。如果在内容质量和创意风格等方面均达不到AI标准的写手,其未来甚是堪忧。


正如苹果公司CEO Tim Cook所言:“我并不担心机器像人一样思考,却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像机器一样思考的内容创作者,也许终究会被像人一样思考的机器所取代。


不可否认的是,AIGC正引导着一场人与内容的关系的根本性变革,未来,它也许会重塑甚至颠覆内容的创作方式和消费模式。


结语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确实可以在人类创作者没有灵感时作为辅助工具来使用,它可以帮助有经验的创作者捕捉灵感、提高效率,但暂时还是也无法完全替代人类的创作。但如果有一天,AIGC生成的内容也成熟到富有情绪和灵魂、具有十足的艺术张力,那你会愿意为之买单吗?


转载引用声明:请原文转载或不加修改地引用文中数据、结论及数据说明,并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任何自行加工与解读均不代表CTR观点,对由此产生的不良影响,CTR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投稿 | 合作  | 应聘 | 交流 

  请联系一婷主编 VX:13581509119  

德外5号诚招兼职编译/特约作者若干名,要求文笔佳,逻辑性强,善于观察和思考。有新媒体、媒体融合相关研究、从业经验者优先。简历或作品投递,请添加一婷主编微信沟通。


延伸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