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先怂了?贸易战不打了?你应该知道的真相……

2018-04-03 民心智库



凌云财经

挖掘财经真相

把握投资趋向

长按二维码关注

综合环球时报、兰斌强

今天,一则宣称中国已经在贸易战上向美国“认怂”、“让步”的消息,正在微信朋友圈里疯传。可事情的真相,却并不简单……

这则消息的标题很吸引眼球——“突发:贸易战不打了”,贸易战不打的原因是“中国让步了”。最初是被几个国内的网络营销号传播起来的。

微信朋友圈流传的信息

这样一条简短的信息,在当前中美贸易战已经开打之际,无疑会引起相当大的议论,甚至会带来不良的效果。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应该如何看待相关的一些问题?很有必要厘清。


一、严重误导失真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些营销号本身并无公信力,它们却在文章中纷纷宣称自己的消息是来自美国的《华尔街日报》这家主流媒体,并给出了配图。

而这,也是这则消息为啥很快能在网上发酵起来的根本原因。毕竟在不少人看来,来自美国的消息还能有假?

可这恰恰是这起事件中最让人觉得诡异的地方。美国《华尔街日报》确实如这些营销号的截图所示写了一篇关于中美两国正在就贸易战的问题展开谈判的文章——但是,这篇文章中却根本没有任何一句话说“中国让步了”和“贸易战不打了”

也就是说,所谓“中国让步了”和“贸易战不打了”的消息,其实都是这些营销号自己编造出来的。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的标题是“中美悄然寻求解决贸易摩擦”。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报道标题和导读截图

《华尔街日报》英文版的标题是“美中激烈争执后悄然寻求贸易解决方案”。

《华尔街日报》英文版报道标题和导读截图

实际上,《华尔街日报》的这篇报道中其实并没有什么新的内容。其标题中“美中正在悄悄举行谈判”的内容,不过是昨天中国的“新华每日电讯”等国内早已报道过的“刘鹤与美财长通话,中美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的内容。只不过这家美国媒体的记者把这个消息炒作了一番,变成了所谓的“悄悄谈判”……

不过,《华尔街日报》接下来并没有在报道中提及相关谈判的任何具体内容。报道在简单介绍了一下美国方面对中国提出的要求、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将专程访华进行谈判的情况、以及很多市场投资者认为只要有谈判就是好事的这一看法后,就转而回顾美国和中国过去这几天围绕贸易战展开的一些互动去了。

这篇报道的最后则引用美国财长姆努钦接受其他美国媒体采访时的话说:“我对目前双方通过谈判能够达成协议保持谨慎的乐观态度,但如果不能我们就将贯彻我们的关税打击”。

而他的这番表态也进一步说明了目前双方的谈判仍然是一个未知数,又何来“贸易战不打了”与“中国让步”一说呢?

仅此可以看出微信朋友圈传播的消息是不真实的。



二、警惕抹黑中国的言论


解决贸易摩擦,或者进一步说平息贸易战有多种手段,除了打得你死我活分出个输赢之外,谈判当然是最好的手段。而谈判就会有妥协、让步,但绝没有单方面让步的谈判,那不叫谈判,而是投降。中美当前在开启这场贸易战之际,寻求重启谈判这不仅让中美两国各自有了冷静思考的机会,也会让世界的担忧可以得到暂时的踹气机会。如果通过谈判能达到双方都满意的结果而令这场贸易战停止,这是人们最乐意看到的。

种种迹象表明,中美重启谈判会无比的艰难,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简单让步。因此,如果真出现好的结果,一定是双方妥协、让步的结果。所以,现在就渲染“中国让步了”如果不是认知思维出了问题,就是别有用心。

中美贸易战自美国宣布对中国500亿美元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开始就已经拉开了序幕,中国随后不得不宣布相应的反措施。中美贸易战是美国挑起的,中国是应战者,这点必须首先搞清楚。

几天来,在这场中美贸易战刚开启时,不仅国际社会反响强烈,更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情绪。广大的中国民众支持政府积极迎战,赞成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1日的表态中国“一不会怕二不会躲”,以及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23日的声明“我们将奉陪到底”。

中国政府官网报道的标题截图

另外,在新华社今天凌晨发布的最新社评中,这家中国官方权威媒体再次明确表示:“如果美方执意要打贸易战,中国也只能奉陪到底,绝不会坐视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美方有关人士切勿错判形势,低估了中国人民捍卫自身合法利益的决心和能力,以及美方为其任性必须付出的代价。

新华社最新社评标题截图

针对美国《华尔街日报》26日称“中美正静悄悄地就避免贸易战开展谈判磋商”的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7日做出回应。第一,中方一贯致力于通过谈判协商妥善解决贸易分歧和摩擦问题。我们谈判磋商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但是必须强调一点,这种谈判和磋商绝不是一方居高临下地提要求,而是双方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建设性地进行谈判磋商,结果应该是互利双赢的。第二,中国过去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中国的开放是自主的开放,我们将继续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确定的路径、规划和节奏有序推进。

华春莹表示,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实行高水平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刚刚结束的两会期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进一步扩展开放的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和体制机制,以高水平的开放推动高质量的发展,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建设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总之我们的努力方向是要使13亿人民的市场成为中外企业、各类所有制企业都能公平竞争的市场。当然这种开放应该是双向的,我们希望美方和其他国家也能为中外企业开展正常的投资和商业活动创造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华春莹说。

这才是中国在“贸易战”问题上最权威的的发声。

然而,有一些专家学者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们对中国政府积极应战持否定态度,认为中国无论从哪个方面都不是美国的对手必输无疑,提倡应该主动向美国让步以求平息这场贸易战的发生。更有甚者认为这场贸易战是中国的原因引起的,责任在中国,所以中国应该反省。

如在昨天的《美国之音》专题节目“时事大家谈”中,两位中国学者就是如此,他们绝对看好美国,而不断指责中国政府。这两位专家一位是美国的“民运”专家《北京之春》的荣誉主编胡X,另一位是北京的历史学者章XX。

《美国之音》视频报道截图

笔者在此简单说三点看法:

一是,特朗普对中国挑起贸易争端绝非现在才形成的,而是“蓄谋已久”。

特朗普竞选总统时,就打中国“牌”,其中有关美中贸易逆差是他当时挑起选民情绪的主要内容,并承诺其当选后首先要解决。近几十年来,美国历届总统选举都会拿中国说事,只不过特朗普的特性让他的竞选承诺一定要成为现实。另外,特朗普当选之后,在中国的核心利益台湾问题上推翻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马上与蔡英文通电话,直至一连串的挑动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

二是,从来就没有“打不打得起”的问题,只有敢不敢打的问题。

中美无论在自然资源还是在其他的任何方面,都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近30多年来,中国的优势得到很好的发挥,所以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反,美国近些年来的劣势不断呈现,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的经济危机、政府时不时上演关门大戏、推翻以前政府的多项国际承诺等就是很好的例证。

如果美国真是“闭关锁国的条件下也能发展相当一段时间”,那为何现在要寻求重新与中国谈判?为何美国财政部长不久还要亲自到中国商谈?

打贸易战当然是两败俱伤,但如果贸易战已经开启就将对方描绘成不可战胜,而将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这是客观的吗?认清敌我优劣,认真分析形势,找出最佳对策,积极准备迎战(当然也包括谈判)才是这个时候最需要的,而不是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中美之间的较量长期存在,在中国经济相对困难的时候,中国都没有对美国一味地弯腰低头,难道要今天中国经济已发展到世界第二位时,美国一跺脚,我们就举白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三是、绝没有“主要让步”一说。

谈判就会有妥协,就会有让步,但绝不会是所谓的“主要是中国让步”。让步的结果一定是双方满意的,一定是互补的,即使有一方成分多一点也不会很大,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各自想要获得的利益。而将“履行加入世贸时的大部分承诺,实行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作为条件本身就是荒唐的。这本是美国不履行15年前的诺言而编造出的一句谎话,怎么现在成了我们自己人配合他人作为条件提出?这里面的奥妙也许只有像孙教授这样的专家能想得出来和给出答案。当然深谙西方意图的专家也许都会“心知肚明”。


三、令人深思的现象


其实,一周以来,国际社会对于中美贸易战都在一种不安中等待局势的发展。从西方舆论来看,在分析这场贸易战发起的原因以及双方应对的办法和趋势,也许比我们中国的有些专家学者更客观。

德国《焦点》杂志最新一期中的文章《美国针对中国,不仅仅为了贸易》虽然是为西方说话,但却透露了美国挑起这场贸易战的本质,即西方对中国近年来的崛起感到了不安和恐惧,欧洲以及日本已无力阻止中国的发展,这种局势发展下去,西方的价值观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也是抑制中国发展的最后手段。

德国《焦点》杂志报道的标题截图

但从英国《BBC》3月25日的报道“中美贸易战:中国的余地和特朗普的目的”来看,西方对于美国在这场贸易战中是否取得占先的优势并没有绝对的把握。

英国《BBC》报道的标题截图

可见,西方在中美贸易战中,并非绝对看衰中国,而是显示出更多的对特朗普变化无常的担忧。

相反,在国际上看衰中国,甚至帮着美国指责中国的多是中国的某些专家学者。这些人不断宣扬“中国不该反击美国”这一论调,认为反击美国会让中国老百姓很受苦。当然客观地说,这种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贸易战”本就是一种“互相伤害”,从来就没有哪个国家会是赢家,而这也正是咱们中国一直努力想要避免贸易战的原因。

可这些专家学者的问题在于,他们打着“关心老百姓疾苦”的旗号而提出的要求,不是要求发动贸易战的美国立刻停止错误的行为,而是要求咱们中国让步认怂和自废武功,这就着实有些荒谬了……

实际上,正在代表我们中国和美国谈判的官员们,他们不仅比网上的“专家”更清楚贸易战对我们中国带来的伤害,而且他们还十分清楚贸易战对美国和对特朗普的伤害。所以他们提出的反制措施,恰恰是要让美国和特朗普也都认识到打贸易战对它们在经济、民生以及政治上的代价也十分巨大,好让其停止这种错误行为。

中美贸易战关系到两国的经济发展,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广大老百姓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生活,人们希望这场贸易战能停止,期待能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但是,作为中国企业,作为中国人,此时更应坚定支持政府的决策,相信政府有充分的能力能解决好目前的问题,不被各种谣言蛊惑,更不随不良言论起舞。


凌云军事

纵览天下格局

解密军事内幕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