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文化

世界遗产+1,它功不可没!

中国水利报社 中国水事 2023-09-20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9月17日

我国申报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同时作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有力填补了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空白


景迈古茶林 图片源自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


这片千年古茶林

是先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

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

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

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

独特文化景观

其中便少不了这样一个

特别的“守护者”




古茶林的森林防护线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

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是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

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

遗产区由高到低总体呈现出

森林、茶林、村落、耕地、水系的

垂直利用模式


景迈山垂直土地利用方式分析图


当地人以村寨为中心在周边种茶

在茶林周围保留森林

作为防护林和水源林

建立起了一道道森林防护线

使得森林有效发挥了

古茶林隔离和水源涵养的作用

充分利用了自然的生态系统

来有效地预防病虫害以及提供养分




水源林的奥秘



守护着古茶林的水源林

也叫做水源涵养林

指的是一种以调节、改善、水源流量

和水质的防护林


茶林航拍图 图片源自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


它与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

水土保持林等同属于防护林

具体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大面积的原有林

(包括原始森林和次生林)

位于河川、水库、湖泊的上游集水区内

另一类是在人类协助下产生的人工林

水源林对于调节径流、防止水旱灾害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水源林一般具有

良好的林分结构和林下地被物层

它能通过对降水的吸收调节等作用

变地表径流为壤中流和地下径流

进而起到显著的水源涵养作用





近年来

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

高质量水源林建设

提升森林涵养水源能力

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中国水事综合央视新闻、国家文物局、中国新闻网整理。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审核 | 陈锐

监制 | 樊弋滋

文案 | 王子月 邓婉颖

责编 | 王子月

校对 | 孟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