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贵池这本“小蓝本”,到底有多神奇?

平安池州 2024-05-02


听民声、汇民意、解民忧,把“身边小事”办成人民群众可感的暖心实事,把一件件暖心实事记录成“举一反三”的经典案例,汇编成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答案之书”。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贵池区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基层党组织主题教育各项重点举措,全区 220个村(社区)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聚焦根本任务和具体目标,累计办理“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小事、实事12200余件。这些实事均被及时记录在一本本蓝色封面的“为民办实事记录本”上,形成可随时翻阅、查询群众反映的问题及其处理结果、反馈情况等内容的“小蓝本”。


这是一本为民办实事的“备忘录”“掌中报”“监督簿”,更是一本解答提升为民服务质效密码的“答案之书”。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本记录本,这本记录本里记录的又是哪些内容?笔者走访了贵池多地,尝试追根求源。

主题教育期间,全区各村、社区党组织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围绕“提升服务群众质效”“让群众感受到开展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的要求,办理了一批为民服务的具体实事。“我们在基层走访调研时发现,不少村社区对为民办实事的工作都有所记录,但是相对比较零散,平时查找起来也不是很方便。”区委主题教育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记录更为系统也更为公开,更好地反映主题教育成效和民情民意民声,区委主题教育办牵头统一印制了后来被基层干部群众亲切称为“小蓝本”的《为民办实事记录本》。这些“小蓝本”不记录村社区的日常工作,只记录为民办成的“身边小事”,涵盖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矛盾调处、关爱帮扶、应急处置、物业管理等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村、社区工作人员随时记录,所有居民、村民可以自由翻看,成为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有力抓手。







四个多月来,在一些覆盖范围大、涉及民生事项多的村、社区,为民办实事记录本已经记完了一本又一本。现在,翻开这些“小蓝本”,既能直观地看到去年9月份以来全区各村、社区办成的为民实事,也能从中探寻出“举一反三”的工作思路,助力贵池建立起为民办实事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在江口街道锦绣苑社区的“小蓝本”中,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有居民反映,希望能调整小区路灯的‘作息时间’……”翻开这本记录本,有一件看似很“小”,却十分暖心的民生实事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原来,该社区下辖的锦绣苑小区邻近池州市第八中学,小区居民多数为陪读家长,在日常摸排走访过程中,有家长咨询是否能调整小区路灯“作息时间”,保证走读学生晚自修下课及晨起出行安全。了解到该情况后,锦绣苑社区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和楼栋长深入小区居民家中,征询居民对于调整路灯“作息时间”的意见,结合家长们的建议对路灯进行了科学调整,让原本只是和上班族同步作息的路灯进一步延长了照明时间,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出行。

“对我们来说,现在来社区看这本为民办实事记录本,就和日常翻阅报纸一样,社区的大小事当中都有记录。”江口街道锦绣苑社区居民葛子武说,看到自己反映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心里甭提有多暖心了,这也让他们对社区的日常工作有了更多了解,给了他们向社区更多提出意见建议的信心。

小事并不小,实事要办实。谈起这本为民办实事记录本,各个村、社区的工作人员往往是如数家珍。在池阳街道古舜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汪绍琴眼里,“小蓝本”正如相机,定格了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社区为民办实事的每个瞬间,也成为了社区为民办实事的“备忘录”,不时翻出来看看,总能发现一些强短板补弱项的新思路。古舜社区团结小区是上个世纪90年代建造的“老龄”小区,受近期寒冷天气的影响,小区第19号楼的瓦片碎石脱落,砸坏了楼下停放车辆的天窗。发现该情况后,社区第一时间安排网格员在楼栋张贴了醒目的警示标识,提醒居民绕道而行,同时以最快速度对接了小区产权管理部门,争取专项经费对小区房檐进行维修。急事从急,从1月6日开工到1月9日完工,在社区协调下,施工方以最快速度完成了19号楼破碎屋檐的整修工作,解决了小区居民的“头顶大患”,社区为民办事的高效率获得了小区居民的高度认可。

“这次事情发生后,我们这边也是充分吸取了教训,对团结小区所有楼栋的楼顶进行了拉网式排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汪绍琴表示,后续,社区会进一步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社区各小区安全隐患的常态化巡查,全力保障居民居住和出行安全。

现如今,走进贵池各个村、社区的办公场所,你总能在醒目位置发现这样一本“小蓝本”,而像前文中提到的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关键事的例子,在贵池区220多个村、社区厚厚一沓的“小蓝本”里还有很多……江口街道天湖丽景湾小区的居民因为单元楼门口的大理石路面较为光滑,在雪天不慎摔倒,锦绣苑社区第一时间协调开发商、业委会和小区物业进行四方协商,对小区11栋单元楼门口的路面都做了防滑处理;里山街道元四村创新设立“逢四说事”民情反映机制,逢每月4日、14日、24日,“小蓝本”都篇幅满满,全面记录村民们的意见建议;清风街道百荷园社区按照“即办件、待办件、上报件”分类解决民生难题,真正将为民办实事记录本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一个纽带、一项制度……

“现在快到春节了,翻开这本为民办实事记录本,我们自己心里也很有感慨,不知不觉间,已经办理了这么多件为民实事。虽然有时候只是亮一盏灯、补一段路、修一棵树、开一扇门,看似鸡毛蒜皮,但都是我们和群众实实在在的经历。希望新的一年里,我们能继续办好更多为民实事,让群众生活更加美好。”清风街道百荷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唐甜表示,自去年9月份以来,该社区共办理为民实事168件,这些办好的为民实事均记录在“小蓝本”中。



一盏灯后面是万家灯火,一棵树后面是山乡沃野,一条路后面是大道通衢,一扇门后面是广厦万间。在千头万绪的基层实践中,贵池区基层治理的最小细胞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充分体现为民情怀,大力发扬担当精神, 把一件件“关键小事”听在耳里,烙在心中,落在实处,记在本上,并在“举一反三”的实践中,积极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完成转变,不断提升基层治理实效,走上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更有成效、更受欢迎的新路子。

和我们一起翻开这本蓝色的“答案之书”,看看村、社区的家长里短和民生温度,还有更多让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的答案等待我们进一步探寻。





来 源 | 宝地贵池

编 辑 | 周婷婷

声 明 | 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召开 韩俊作出批示

2024-01-31

2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2024-01-31

五轮调解治“心病”

2024-01-31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