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小刚终于开炮了!怒发“十问”怼崔永元,网友却炸了

强国动力 2018-09-24

战友(zhanyou1893)被封期间请不用取消关注,请添加文中二维码关注战友备用号。

被崔永元怼了两个月之后,冯小刚终于回应了。


昨天中午12点30分,冯小刚怒发“十问崔永元”长微博,反击崔永元。他斥崔永元不是一个病人,是一个坏人。

 


高清大图请看这儿~~


图源:@冯小刚 微博


冯小刚和崔永元二人结梁,还要说回冯小刚的电影《手机》。


2004年冯小刚拍摄的电影《手机》被认为影射当时任职央视《实话实说》栏目主持人崔永元。


今年,冯小刚再拍《手机2》,崔永元与编剧刘震云沟通,希望不拍续集。


在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崔永元就此事愤怒,微博连续发文,挂人,挂合同,矛头直指《手机》导演冯小刚、编剧刘震云,主演范冰冰。

 


而最近一次便是7月9日晚,崔永元发布微博表示,已经整理出585名跟华谊兄弟合作过的演职人员的资料作为案例。

 


紧接着在7月10日午间,华谊兄弟表示:


近期,因崔永元在微博等公开渠道主观臆断、捏造散布大量华谊兄弟虚假负面信息,对公司和员工造成极大伤害,并引发公众对影视行业个别不良现象的过度解读,波及整个影视文化企业,导致市场恐慌、广大股民损失惨重。


华谊兄弟同时提到,公司拍摄制作的电影项目《手机》自始至终与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接着,便是昨日冯小刚向崔永元发出的“十问”。没想到的是,冯小刚这憋了两个多月的“十问”却遭到了网友的嘲讽,这逻辑不通、漏洞百出的东西真是冯小刚写出来的?


而在该微博迅速发酵的同时,已经有不少的人站出来替崔永元答了这“十问”,笔者在此整理了部分路人有趣的反击,仅供各位看官娱乐~

第一问,冯小刚表示《手机》主角严守一没娘、离过婚···他干的所有事你崔永元没有干过、人物关系也和你不同,因此,严守一≠崔永元,所以构不成对你的影射伤害,因此你是碰瓷。


这个是冯小刚的反驳起点。反驳明显很无赖,但是不容易指出其错在哪。首先,《手机》上映前,冯小刚曾邀请崔永元吃饺子,却在饺子宴里只字不提电影剧情,尤其是严守一的复杂人设,只是推说“给你一个惊喜”,最后,果然很“惊喜”。事后辩解:“只不过想和小崔开个玩笑,他不接受,挺遗憾的”。这不是自打脸吗?既然都说了是想和崔永元开个玩笑,那已经证明,主观上,对于《有一说一》严守一与《实话实说》崔永元已经确立了人物关系,怎么现在又跑出来说,他俩没关系?


其次,日常生活中,人们能意识到影视作品影射某人,不会天真到把作品人物和现实人物完全对应、严丝合缝;反而恰恰是通过“突出的共同点”来产生联系和对应。看过《手机》的都知道,这个人物的工作、处境,不时能让人想起崔永元,甚至误以为这就是根据崔永元的故事改编。这就已经产生了影射效果。因此严守一≠崔永元;但是严守一明显影射了崔永元。

 


第二问,既然你觉得受了伤害,为什么不起诉;因为你不起诉,所以你更是碰瓷。


这段话是典型的“双标”,也就是双重标准。冯导指责崔永元不用法律武器,但自己却在这里骂街,自己用了法律武器了吗?并没有。

 


第三问,文艺作品切忌对号入座,意大利黑帮都没有找《教父》,你就更不应该找了。

 

当年《教父》一出,备受推崇,但少有的负面评论中,有一条声音最大:“影片对教父父子俩的描写带有明显的美化与崇拜的倾向,有为黑手党首领树碑立传之嫌”,黑帮们恨不得抱着柯波拉亲一口呢,还找他“碰瓷”?


另外,“御用衙门”这个词,用的有点太诛心了,这明显是“上纲上线”惯用套路,请拿出清晰证据,证明“部门不如你意,就在微博里破口大骂”,注意,这里的主语使用极其精巧,“部门不如意”,“就破口大骂”。不满意谁?所以骂谁?这一定得说清楚,不然,这“御用衙门”的名头要是坐实了,后果可相当严重。

 

第四问,你反基因是为了卖你的产品;你不能光举报别人漏税,你也要晒你的税单。


(关于这一点,笔者暂不整理路人的回击,因为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其他的尔虞我诈,伤害与被伤害,姑且是道德问题,那么一旦涉税,就是法律问题,一起讲证据,义不容辞!)

 

第五问,中国电影发展不易,你却恶意抹黑电影行业和明星,明星做的善事比你多多了。


诉诸情感,就是通过操纵别人的情感,来代替讲道理。因为人很难保持理性客观冷静,人总是容易被情感冲昏头脑,所以很容易被煽动。诉诸情感是发动人民群众批判一个对象的最佳武器。只要煽动情绪,人民群众就会替自己收拾掉对手。这个很可怕。


 于是冯导发动了群众,把整个电影产业、股民和自己放到一边,把崔永元放到另一边,然后说崔永元抹黑了电影产业、害的股民受损痛苦···于是挑起电影产业明星和股民对崔永元的仇恨、对立。

 

第八问,你用一个合同,引起股市下滑,让亿万股民蒙受损失。


按照冯导的逻辑:股民们投资了影视传媒公司,结果因为这些公司偷税漏税的负面消息,导致股价下跌,所以,被谴责的应该是“走漏”和“曝光”了负面消息的崔永元。


股民投资一家公司,不是要和你狼狈为奸的,而是因为认为你是有投资价值的,股民们可不是和上市公司绑在一条船上的蚂蚱,你有价值,我就投,没有价值我就抛,难道买了你家股票,就从此下不了船了么?


以上前提是,确实偷了,也漏了。


如果,拿出了真凭实据,也经受住了监管部门调查,那么,崔永元必然承担起法律责任,无需拿人性,拿股民痛苦说事。


    其余的第六问、第七问,第九问、第十问,笔者认为就是宣泄情绪,没有整理的必要了。


另外有意思的是,冯小刚这条微博下面热评的画风是这样的...

 


最后,问题来了:这事儿,你怎么看?

 


(资料来源:新浪微博,中国企业家杂志,明精舍公众号,Kris在路上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