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年人开始跳绳了

格十三 格十三 2021-12-14

文|十三姐

公众号|格十三(GSSW13)


每天晚上8点半,非常准时啊,我家楼上的过道里就会传来跳绳的声音。
据我观察,每周一三五是妈妈和儿子跳,二四是爸爸和儿子跳,周六晚上爸爸还要带娃去练游泳。
还有一次,我在楼下碰到这对夫妻俩正在一起跳绳,却没看见儿子。问他们怎么不带儿子一起跳,他们说:“儿子在家上英语课,我们被赶出来了。
说完他俩又开始跳,两个中年人的庞大的身躯,在路灯下忽明忽暗,迎风飘摇的发际线也少了几分油腻,多了一丝伟岸。
如果不是孩子体育要考试,恐怕跳绳这种事不会成为这俩中年人的“每日必练”。
中年人目前选择业余爱好一点也不盲目,几乎都是跟着娃的考试项目走的。
你有什么考点,我就学什么,练什么。
你不考的,我肯定没空学,没空练。
中年人可没闲工夫把精力用在“不考”的东西上,不以考试为目的的补习和训练都是耍流氓。
务实,高效,紧凑,这就是当代中年人的“应试生活标配”。

追考点的中年人,追得面面俱到。
前两天还有北京一个朋友跟我说,她和同事一起团购了“成人绘画班”,报班的时候看到标榜着“零基础,速成”,她们就毅然决然报名了,因为她那个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学画画没耐心,本来都要放弃了,突然听说中考美育占分,这怎么能放弃?
不但孩子不放弃,妈妈也要跟上,以达到“一起学,学会了能给孩子一点激励,还能互相pk”的目的。
这美好的愿景挺励志的,得感谢中考。
我认识一个妈妈,孩子学长笛。为了让孩子考进市级乐队(中考可以加分),这位老母不但自己也开始学长笛,而且还同时学钢琴,为了能给女儿伴奏,提高她的学习乐趣。
好消息是,她钢琴已经弹得很不错,都能在年会上独立表演了。坏消息是,她女儿没考进乐队。
好多家长就是这么歪打正着,追着考点跑,考点已经到了尽头,自己却遥遥领先到了前头。
孩子的每个考点,都有可能是爹妈的第二春,且行且珍惜啊。

一旦开始追考点,中年人是没有下限的。
前两天跟朋友聊天,聊最近看了什么书,我在看石黑一雄的新书《克拉拉与太阳》,这本书讲的是未来世界可以买“机器人小孩”给自己的孩子做伴,我说:“如果现在就有这种机器人多好,他们是机器人,应该知识面很丰富,能陪娃学习做作业,我们家长就省心了。”
然后有个朋友就开始批评我了:“省心?如果有那一天,你就该退化了。”
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如果我不用看孩子的文言文大全和正反比例函数试卷,那我可能将更早迎来我的老年痴呆。
我的这点皮毛参与度,在同龄人中都不好意思开口。

最绝的是别人家的妈妈已经在手机里下载了“道法复习提纲”,我强忍住惊诧,问她:“这是啥?”

她说:“道德与法治啊,我先学一下,然后给儿子复习啊!”

我问:“为什么?”

她说:“中考要考啊!”

我还没缓过神来,她发给我一张图:

果然,只要是和考试有关的,不管任何缝隙,都有家长们大展拳脚的空间。

这种事情在我们小时候,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我不知道你们啊,反正我是当了妈之后才真的明白了什么叫“与时俱进”。

我们要跟随时代的变化、教育的变化、孩子的变化,一直在更新自己的知识宝库!

毕竟,现在学校不光是给你传授课内知识,还能检验你课外学习的效果。至于竞争,哦,应该也是公平的,因为很公平地考察出了谁的爹妈更擅长做课外学习时间管理。

学校打个根基,开枝散叶得自寻出路,减负之后不少孩子的“出路”在晚上、在周末、在节假日、在寒暑假,校外各种琳琅满目的“素质”全面开花才算真牛,所以家长要跟着“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启动新项目按钮。

最近小学生家长又说了,有望“全面取消家庭作业”,太好了,家长又替义务教育扛起了一面大旗。学校,几乎成了白天托管小学生的世外桃源。

以前要陪作业、签字、准备PPT和小报、复习班级微信群各项指示……现在要自己动脑筋给孩子“加餐”,花钱报班都不够,很多时候要自己亲自上。

过去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年人都开始学奥数。为什么学奥数,因为奥数及其相关知识链是小升初的敲门砖。不少高知、精英、海归等英雄好汉都拜倒在小学生奥数题下。

“我女儿的奥数题,弄得我熬夜到1点半。上一次这样熬夜还是在七年前评职称的时候……”——出自复旦金融系03届毕业生。

孩子的难题不会做,令好多中年人焦头烂额,心神恍惚,万一再听说别人家孩子做这种东西小菜一碟,焦虑感便与日俱增。

就算你会用微积分、极数、空间解析几何、线性代数和常微分方程求出个答案,也是不得分的,因为方法不正确。

中年人开始慌了,大规模学奥数的风气席卷了大城市,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和为了冲向北上广而努力的二三四五六线城市,都掀起了家长学奥数的热潮,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一到双休日成群结队的家长带着孩子走进各大奥数学习机构,他们面无表情,锁眉沉思,两小时后再带着一脸的僵硬和麻木的四肢走上街头,宛如一大批行走着的僵尸,这不是演习。

不少家长下载了大量的PK数学技能的公众号、app,钻进各种论坛,准备大显身手。小学生奥数题成了中年人生活里为数不多的小刺激之一。

自从奥数打开了中年人学习的第二春之后,我们终于明白原来现在的小孩要学要考的东西,真的值得我们菊花一紧。

好不容易奥数这股风开始弱化了,以为我们的脑子能歇歇了。

谁知道,好家伙,中年人混沌的脑子歇不了,笨拙的肉体也要跟着动起来了。

但追考点的中年人也因此获得了身心的全面进步,我家孩子他爹已经由于经常跟儿子一起练引体向上,练得肱二头肌都若隐若现了。

我对他的期望也不太高,只希望他坚持下去,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浑身都是考点的爸爸。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

独立运营IP「格十三」

旗下公众号「格十三」「十三姐夫」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妇女》

微博@格十三

视频号「格十三」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