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4月5日 上午 1:10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区长“挂帅”校长!这个区放大招促均衡

杏坛传声 杏坛传声 2024-04-03 17:57 山东
推荐优质公众号

北京市西城区处于首都功能核心区,也是全国基础教育的高地。近年来,西城区义务教育在校人数迅速增加,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尤其是与老城区有限的空间之间形成矛盾,成为影响百姓教育满意度的“老大难”问题。

为破解老城区教育发展痛点,由西城区19名领导担任19所中小学名誉校长,建立相关制度,通过提级调度,实现用校外“大资源”解决校内“小问题”。

采取部门协同推进机制,通过联席会议,实现教育、规划、财政等各部门高效协同,给予学校政策、项目、资金、资源等多方支持,实现了“校有所呼,我有所应”。

实行双联络机制,每一位区领导联系一所学校,同时教育两委为每一所学校配备一位联络员,做好上下、左右的沟通以及落实工作。

西城区致力于建设一批“小而精”“小而美”特色学校,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如今,这些学校正一步步变得“精”“美”起来。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西城区委书记担任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的名誉校长,他多次来到学校调研,并将学校“阳光文化”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化。了解到学校内涵提升的迫切需求后,他协调来自北京教育学院、西城教育研修学院、西城区教科院的专家进行指导。并举办院校联动的说课研究,通过专题培训、集体备课、公开课展示、说课展评等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2022至2023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员课堂听课指导125节,还有总结研讨、专场展示等教研活动,在项目引领下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升。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将学校“阳光文化”的办学宗旨植入到校园改造设计与空间塑造中。安全、绿色、活力是“阳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设计中运用金属拉伸网对建筑的红色瓷砖外墙进行整体覆盖,在防护瓷砖坠落的同时,又提供了爬藤植物所需的种植槽,藤蔓将沿着适宜攀爬的网架向整个立面延展,逐渐成为生机勃勃的生态幕墙。同时,屋面顶部采用钢架撑起的太阳能光伏板矩阵,为校园提供绿色清洁能源。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涭水河分校


西城区涭水河胡同很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涭水河分校坐落其中。曾经,上下学高峰拥堵和校园空间有限,让学生、家长都不满意。自打区长来当名誉校长后,一切悄然改变。

担任名誉校长后,区长多次到校,从教学设施提升、空间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吸纳等多方面,帮助学校脱胎换骨。

区长对校门口的交通微循环治理现场办公,协调各委办局和街道、社区协同整改。从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这条胡同就没再堵过车。

涭水河分校对原校址进行翻新修建,位于学校四层的室内体育空间光线明亮、视野开阔,与室外操场共同成为学生运动锻炼、学校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

如今,涭水河分校操场上,新修的环保塑胶地面红、黄、蓝等交错。环形跑道、直线跑道、篮球区、排球区自然区分,孩子们有的跑步、有的打球,秩序井然。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涭水河分校


什刹海小学


在北京,名胜古迹遍布周边的什刹海小学并不显眼。不大的校园内,学生数量从2010年的200多人增长到如今的700多人,办学空间捉襟见肘。在名誉校长、西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协调下,有关部门将附近一处新腾退的文保单位“三官庙”协调给学校使用。


四合院为学校提供了宝贵的空间,可以组织社团活动、建图书室。这个200平方米左右的四合院纳入校园使用后,生均面积将提高至0.9平方米。


西城区什刹海小学开展学生活动


香厂路小学


在“双减”和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西城还将“小而精”“小而美”学校纳入“以线上作业为载体的形成性评价”首批重点项目学校,以智能作业为切入口,依托数字学校平台,形成讲、练、测、辅、管等教学闭环。


香厂路小学的名誉校长是西城区政协主席,他了解到学校信息化方面的需求后,协调引进了“智慧笔”项目——学生用智慧笔即可在作业纸上书写,老师在后台实时查看进度、正确率等,做到教、学、评一致性设计,帮助老师诊断学情和精准教学。


学校还开展了“小而美”体育课程改革,三—六年级在原有的体育课基础上,增加了特色体育课程。五年级开设的是花样跳绳,在一次跳绳比赛中,五年级同学参加了所有项目的比赛,多名同学打破同组别校级纪录。


北京市西城区香厂路小学的学生正在跳绳


北京小学金中都分校


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工作,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作为首批交流干部兼任青年湖小学校长。与他一同到青年湖小学任职的还有北京小学原德育副校长、分校副书记和一位数学教师。“组团流动是为了更好解决优质均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李明新将先进的办学理念引入学校,并推动青年湖小学更名为北京小学金中都分校,成为北京小学教育集团成员校,享受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如今学校教师干劲更足了,教育面貌也发生可喜的变化。


在北京小学金中都分校的教学楼内,四个楼层以四季划分,呈现四种颜色,每一层楼道内的文化设计都展现着四季节日课程开发与实践的阶段成果。


“四季节日课程是我校的特色课程。过去,学校环境相对陈旧死板,缺少文化特色标识。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孩子们难免精气神不足。”副校长王燕说,如今沉浸在这样鲜亮明快、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老师、学生和家长的精神面貌都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北京小学金中都分校运动会


     目前, 19所项目校都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但这并非终点。据了解,“小而精”“小而美”项目是一个动态发展项目,将在推进过程中不断优化。未来,将持续推出新的项目校,让西城教育生态越来越好。

部分素材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北京日报

文章来源:首都教育(ID:bjedunews)

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若涉及侵权等行为,请先与微信号LANJINGYU320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欢迎扫码加入社群!


来自全国的教育学人,共享学术信息和资源。



如果本群加不进去或成员已满
请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备注:“想要加群”
END

点击图片 扫码关注杏坛传声 伴您左右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