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对王健林而言 赵本山极具警醒意义

2017-07-23 杭子牙 杭子牙

看事情要联系起来看。联系的方式,一种是纵向,一种是横向。对正处在舆论旋涡的万达集团和其董事长王健林,同时适合于这两种方式。

 

先纵向联系了看。大概在2015年11月底,正是李嘉诚被质疑是否正撤离在华投资那段时间前后,《财新传媒》曾采访过王健林,针对当时业界对万达正大量在海外收购是否是另一种投资转移的质疑,王健林还颇为不屑地表示“自己辛苦赚的钱,爱往哪儿投就往哪儿投”。

 

当时媒体给了万达一个“激进国际化”定义。王健林在海外买买买的“剁手党”作风,还引起国际媒体广泛关注,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后在全球攻城略地的一个标志。万达业务的快速膨胀,甚至一度延伸到一些“少儿不宜”的敏感话题。

 

但是这个情势,在今年上半年开始转变,万达卖掉它在新德里的“西班牙大厦”可以算是一个标志性拐点。当时有很多人认为,万达所以卖掉这个大厦,是被不胜被新德里的各项法规要求所烦,但现在看来,恐怕还有其它深层原因。

 

几天前,王健林又卖掉了旗下的77个酒店和13个文旅项目,“接盘侠”原本只有融创集团。后来,莫名其妙地,在就要签署协议的时候,富力集团杀了进来,以仅有原卖价的六成买下了酒店业务版块。有在现场的媒体记者报道说,当时事情之仓促,连背景板都要临时更换,而且在闭门沟通期间,还传出了摔杯子声和争吵声。

 

从几年前的买买买,到现在的卖卖卖,而且还要摔杯子、争吵,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针对外界认为这些资产出售是因为万达资金紧张的分析,王健林表示,万达有的是钱,出售这些资产不是因为缺钱,而是为了“轻资产化”运作。

 

但是且慢,不缺钱的话,降价卖掉旗下酒店业务这事儿怎么解释?要知道2015年王健林大手笔在海外买买买的时候,也是说要“轻资产化”运作啊。

 

更有意思的是针对相关正部门排查海外投资,关注高负债企业的传闻,王健林在7月21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又明确表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我们决定把主要资产放在国内”——这可和他在2015年的“爱往哪儿投往哪儿投”的表态有天壤之别!

 

这些变与不变,纵向联系起来看,说明了什么?

 

再横向的看。就在王健林出售上述资产的同时,中国金融业正在进行一场深入的调整。


7月14至15日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国家明确了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性质,指出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为加强金融监管,会议还决定成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其中“稳定发展”四个字,可以说是对前些年金融领域的各种狂飙突进一锤定音,股市在当天立刻就有反应!

 

梳理这一两年来国家的金融监管动作可以知道,其实在此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金融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去杠杆化,化解各种潜在的金融风险,完善监管,同时将金融从房地产领域向实体经济转移。

 

另一个重点,大家从明天系、复星系、安邦系、民生银行等机构的掌门人命运就能找到答案。那就是金融系统正在进行全领域的治理整顿,算清旧账,在清算旧账的同时,又根据性质分别处理,即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又不因化解风险而形成新的风险。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旧账性质严重者,或者是不听话、不配合者,你猜会有什么果子?

 

我们或者可以说,一个混乱监管的低融资成本时代正走进历史,一个新监管的高融资成本时代正在来临,监管层决定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同时还要确保经济增长在一定的速度区间。

 

那么,那些在此前如金融乱世般中杀入场内狂飙突起发展起来的企业,哪个不是靠杠杆套杠杆的负债发展起来?哪个敢说自己没有原罪?哪个敢在纪委和监管部门前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清清白白?

 

那些负债已经很高的企业,在一个监管强化的高融资成本周期,能不赶紧降低负债?


那些此前已在国内吃饱长大的企业,国家又怎么可能允许你吃饱喝足了一抹嘴,在国内经济表现疲软、资金外流压力极大的时候,将资金投到海外?尤其是到海外去买游艇、俱乐部等?

 

这,我想就是王健林急于出售万达资产,并表态会把主要资产放在国内的根本原因吧。不过这反过来也说明,王健林其实是个识时务的商人,一个还算听话的学生。

 

杭子牙注:“自己辛苦赚的钱,爱往哪儿投就往哪儿投”——如果我没记错,几乎同样的话,赵本山当年也曾经说过。但是今天的赵本山,我们知道,在无缘2014年的中央和地方文艺工作座谈会后,已经变得非常低调。在一个政治主导性极强的国家,不管是商人还是艺人,认为自己口袋里有钱了就能随心所为,那简直是在自讨苦吃啊!

长按关注二维码,和杭子牙进行更多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