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朗普射出“第三支箭”,中国怎么办?

2017-12-03 杭子牙 杭子牙

在各方激烈争执数月之后,美东时间周六凌晨两点,靴子终于落地,美国参议员以51:49的微弱多数,通过了特朗普的《减税及就业法案》。


至此,我总结提出的特朗普的“三支箭”——加息+缩表+减税,全部射出。有媒体梳理总结了特朗普减税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对特朗普来说,税改法案的通过,意味着他上任后终于真正干成了第一件大事,兑现了自己的竞选承诺。尽管此举并不能将其从的“通俄门”丑闻救出,也不足以缓解建制派对他的强烈不信任感和抵制情绪,但最起码,有助于在支持者中提振士气,也在美国历史上落下了一笔。

 

对美国整体经济来说,此举更是带来重大实质性利好。根据特朗普减税方案,未来10年将减税约1.4万亿美元左右,分析认为,减税将对美国经济将产生显著刺激作用,有利于刺激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促进跨国公司海外利润回流,从而带动整体就业和经济增长。

 美国税收基金会估计,这一计划付诸实施,将令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逾9%,实际薪酬增加8%,此外还能创造至少200万个全职就业机会。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与城市研究所联办的税收政策中心也测算,今年美国企业盈利预期将增加1080亿美元,明年将增2150亿美元。

 

我的一位同事,不久前刚在美国注册了一家小公司,特朗普税改法案通过后,她即刻在朋友圈表示了振奋和欢迎:



因为美国经济的巨大体量,同时也是全球资本市场的核心腹地,如此重大的税改政策,也必将对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特别是减税、加息、缩表三项政策形成的叠加效应,必将加速资本和产业回流美国,助推美元回归强势,在全面提升美国经济竞争力的同时,在资金、产业、货币等各个层面,对世界其它经济体构成严重冲击。

 

所以,中国早在在今年上半年就明确表明了反对特朗普减税的态度。


今年4月28日《人民日报》就刊文《美国税改,谁是赢家》,称美国此举是在讨好企业、“笼络民众”,批评美国是在搞“税务战”。


该文还认为,此举会导致“国际税收秩序陷入混乱,更会使业已形成的G20等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框架下的《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行动计划》等反国际税收恶性竞争成果缩水。”并且会导致美国政府财政收入巨额减少。



 这里面有些话虽然令极度渴望也被政府“讨好”和“笼络”减税的中国企业和民众听起来相当扎心——从长远看,因为减税刺激经济增长能使税基增加,所以也未必会导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收入减少,但在国际产业与经济竞争的宏观层面,中国作为美国最主要的竞争性经济体,《人民日报》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其实,不光是中国反对,欧盟的德法等国,也在法案通过前就纷纷发表声明表示“此举将对本国企业造成严重冲击,德、法无法接受特朗普政府这么大规模的减税。”

 

当然,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也是美国最主要的经济竞争对手,对中国来说,这个影响和冲击是最大的。虽然中国有资本管制,不至于在短期内出现井喷式的资本外流,但特朗普减税导致国际资金和利润向美国长期回流,必然会对中国的就业和居民收入增加产生压力。

 

同时,为防止资本加速外流,中国央行必然会(至少在中短期内)加大对资金出境的管制力度,此举再加上美元升值带来的人民币贬值压力,二者形成叠加效应,会对人民币的国际化会极为不利。而一带一路的货币目的,就是在产生输出同时,希望能推动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从经济学角度说,特朗普的减税措施,属于供给学派最典型的供给侧改革,即透过大规模减税,同时从供给侧推动并从需求侧牵引,以刺激经济增长。里根当年也是这样的路数。

 

我们知道,中国这些年也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而中国在改革的同时,却采用了和美国完全不同的改革思维,极力反对透过普遍性减税的方式来刺激经济。有不少官员和专家,包括“权威人士”,此前都曾在《人民日报》撰过文,提出“减税并非供给侧改革的‘万能药’”。



那么,在特朗普减税的压力下,为避免产业与资本外流美国,同时也增强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中国接下来会不会跟进减税,就有待观察了。


欢迎分享、转发。请点击标题下蓝色“杭子牙”关注本号,或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本号之备用号“场外思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