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8月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生活

越难,越要活...

每日乐评 2023-08-07 00:00 Posted on 江苏


“谁能告诉我活着是为了什么?”
知乎话题下的一则高赞回答,残酷而又令人动容,以2.2万个点赞占据榜首。

01


讲完这个黑暗残忍的动物故事,作者讲到他年少时的一次经历——


在冰冷的屋子里,就着煤渣取火,喝5毛一袋的酒,抽1元的香烟;酒后吃药自戕,在濒死的残存意识中醒悟,抓起自行车疯狂地骑去医院洗胃。


“一个22岁的男人,满身酒气蹬着自行车,无数次摔倒在马路上,无数次爬起。哪怕摔的满身伤痕,它像一只疯狂的野狗,粗鄙,丑陋,残忍,嗷嗷乱叫。”


“但是它有着对生命的渴望,它想要的只是活下去。”


这位知友说,这些年来,每当想要放弃的时候,都会想起这个寒冷的夜晚。


“如今想来,当年的事做的也是很蠢。本来一无所有,为何还要自戕?”


“时至今日,我的境遇稍微好过一些了。如果当初真的死掉了,也就一切都没了。”


回到那只仓鼠,这位知友说:就算内脏撒了一地,仍拖着露出腹腔的肠子一步步向前爬行,只要还能动,就一直保持活的渴望。


“人的本能就是活着,绝不是死。”


“活着不要总想着失去什么,还要想想自己剩下些什么。”


这个被吃掉四肢的仓鼠,或许会让人对活着有一个新的认识。



02


大作家向来比较通透。在他们的作品里,也随处可见对于“活着”的哲学表达。


比如莫言在《丰乳肥臀》中,借着“母亲”上官鲁氏的口说:上官家的人,像韭菜一样,一茬茬地死,一茬茬的发,有生就有死,死容易,活难,越难,越要活。越不怕死,越要挣扎着活。


以《活着》作为创作分水岭的余华这样阐释: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这里讲述的是关于死亡的故事,而要我们学会的是如何不去死。”


我最喜欢的作家刘亮锃,对活着有更超然随意的叙述。


他在《我改变的事物》中写道:我喜欢一个人在荒野上转悠,看哪不顺眼了,就挖两锨......几年后当我再经过这片荒地,就会发现我劳动过的地上有了些变化.......这时我内心的激动别人是无法体会的——我改变了一小片野草的布局和长势。


上述省略号的地方,有非常精辟的叙述,比如:在我年轻力盛的时候,那些很重很累人的活都躲得远远的,不跟我交手,等我老了没力气时又一件接一件来到生活中,欺负一个老掉的人。这也许就是命运。


王小波说: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有一个被广泛传播的视频。


李银河在视频中说:人活着不为什么。活着只是一种状态,要快乐地度过自己的人生,活着就享受所有这些感觉,死去就告别所有这些感觉,这就是生活的意义。


时评新号,欢迎关注



收录于合集 #热点推荐
 191个
上一篇警察“整顿”城管:你们拔他钥匙,你让他怎么回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