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成人

[后台点播] 论,侧漏

拍老师 拍帮主的后花园 2023-06-12
各位晚上好~
今天响应@悖论Nano朋友的点播,发一些老文,然后简单搬运一篇预印本吧。

——请首先品鉴:
原话复读一遍:
大家可以先看看最近出现的许多三阳案例。几乎都是去年12月-今年5月-今年6月这样的感染间隔。也就是二阳和三阳的感染间隔不到1个月。
我还是觉得,感染后没有绝对的「无敌时间」。还是最朴素也最基本的原理,哪怕抗体再高,只要接触的病毒超过抗体能抵抗的数量,都会导致再次感染。
所以只要还在感染高峰期,阳康之后也要做好防护,特别是5月初就阳了朋友们。

——以下是悖论Nano朋友搬运的一些小红书统计学论据:

应该说,悖论Nano朋友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
  • 他先从小红书等信源发现一些反常的蛛丝马迹(部分人群三阳间隔时间短);
  • 然后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一个假说(感染后没有绝对的无敌时间);
  • 最后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建议(阳康之后也要做好防护)。

接下来咱要做的,
就是为悖论Nano朋友提出的这个有趣的假说搬运一丢丢学术依据。



首先请各位重新品鉴一篇老文。
传送门:《疫苗保护效力跳水的另一种机制》
下面原文搬运过来,算是凑字数吧:

话说,最近两个月,以色列、新加坡、卡塔尔等地纷纷发现了疫苗保护效力(防感染、防轻症)大幅降低的怪现象。

通常认为导致保护效力打折扣的原因有:
  • 抗体水平回退、
  • 变异毒株免疫逃逸、
  • 真实世界数据统计偏差等。

但其实除了上述可能性之外,还有一种很无奈的机制。
我愿称之为“病原体的概率论武器”……
先走一个例子吧。

——CDC官方发布的纽约市5月初到7月底疫苗接种状况调查,请品鉴:
如上图,截止7月底:
  • 最早接种疫苗、抗体水平最低、细胞免疫应答最弱的65岁以上年龄组,保护效力接近90%
  • 而作为对比,更晚接种疫苗、抗体水平更高、细胞免疫应答更活跃的18-49岁年龄组,疫苗保护效力却只剩70%了……

这种不同年龄段之间的保护效力差异,显然是没法甩锅给抗体水平回退或者变异毒株凶猛……

那么到底咋回事儿呢?

简而言之,这一代的咽喉炎23疫苗全部都是leaky vaccine(可以粗略地意译为“不完善疫苗”?或者直译为“泄露型疫苗”?又或者传神地乱译为“侧漏疫苗”?)

这个Leaky vaccine是啥意思呢~
翻译成人话就是——
比如假设某种疫苗的保护效力VE=90%吧,
这个VE=90%其实包含了两种可能性:
  • 一种可能性是100个人接种,其中90个人接种之后获得了100%的保护力(高危暴露之后绝不发病),另外10个人则很不幸没有获得任何保护力;
  • 还有一种可能性则是,100个人接种,100个人都获得了90%的保护力,每个人高危暴露之后都有10%可能性发病。

我们把前一种情况叫做"all-or-nothing vaccine",
后一种情况则叫做"leaky vaccine"。

一种疫苗是不是leaky vaccine,跟保护效力没关系,哪怕保护效力高达90%、95%,甚至99%,它照样有可能leaky。

然后呢,现实生活中的疫苗不会绝对的all-or-nothing,也不会绝对的leaky,
一般都介于两者之间~

而这一代咽喉炎23疫苗,很不幸,往leaky那一侧偏得比较明显……

下面进入重点环节,请各位记好笔记。

Leaky vaccine的一大特点是:

它的保护效力会随着病毒传播而下降,

病毒传播越猛,保护效力就下降得越明显。




——一图秒懂,请品鉴:
如上图,R=1-VE,
λ=病毒感染率。
上面那根斜线是疫苗保护力。

所以咯,哪怕没有突破性感染,也没有抗体水平回退,
但凡敢放任传播,疫苗保护效力迟早会蹭蹭下滑,直到降为零。
……
……
就算有天王星黑科技mRNA在手,也经不起这样霍霍啊……

所以道理就很明显了——


有leaky vaccine当然好过没有疫苗。

保护效率95%的leaky vaccine照样是可以降低95%发病风险的优秀疫苗。


但使用leaky vaccine的关键在于——必须控制传播。

谁敢放任病毒随便传播,疫苗保护效力就敢原地跳水给谁看。


接种leaky vaccine,就像咱玩游戏时喜提了闪避几率90%的高级防具。

然而喜提高级防具,并不是可以到处去浪的理由。

高级防具再高级,它照样有10%中招的风险。

太浪的话,每挡一次攻击,就相当于过一把判定,

各位不妨品一品,连续过多少判定之后,九一开的闪避几率会无限趋近于零?


所以咯,靠着leaky vaccine去挡咽喉炎23病毒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防范到位之后靠疫苗来锦上添花预防万一呢,

那么疫苗就是90%有效的神器;

而如果打算拿疫苗去挡加特林抵近射击的话呢,

那么疫苗分分钟就拉胯给你们看。





以上,老文新发完毕。
上面那段文字是2021年10月的时候写的,
那时候Omicron还在憋大招,
市面上各款变异株相对于原始株的抗原距离并不算太大,
重复感染暂时只是冷门事件~

所以上面那段文章只讨论了疫苗的leaky protection(侧漏的保护效力)~
但其实吧,既往感染史提供的免疫力,它它它,它也是侧漏的……

——总之,请品鉴:
↑ 这个是耶鲁大学公卫学院讲席教授Albert Ko老师四个月的一篇预印本~
传送门:doi.org/10.1101/2023.02.17.23286049

标题翻译成人话:《咽喉炎23疫苗接种与自然感染后保护效力侧漏的证据,一项美国监狱人群研究》

——请再品鉴:
剪断截说:
  • Ko老师他们考察了美帝康州监狱系统所有在押犯人在2021年6月15日到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疫苗接种情况、核酸检测与抗原检测结果,以及流调结果;
  • 为了应对咽喉炎23,当时康州监狱系统采取了一定防范措施,比如犯人定期接受普筛、有症状或者密接时追加检测、进餐和放风的疏离措施等;
  • Ko老师他们看中了这些资料的特殊价值,特意考察了犯人们的既往感染史和疫苗接种史的保护效力。结果非常有趣……

Ko老师他们发现:
  • 不管是Delta流行期还是Omicron流行期,既往感染史和疫苗接种史都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防感染保护效力,
  • 但是这种保护效力的高低居然和发生高危暴露的场景有关系……具体而言,密接不明时的保护效力最高、同监区不同牢房发生密接时的保护效力低一些,而同牢房发生密接时保护效力直接拉胯

——具体请品鉴:

——最后,Ko老师总结如下:
红框部分翻译翻译啊:
根据(康州监狱的)经验证据……不管是疫苗接种还是既往感染提供的保护效力,看起来都是侧漏的……
看来都是侧漏的……
是侧漏的……



以上,论文搬运完毕。
所以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悖论Nano朋友的假说,居然歪打正着了~

重复感染提供的免疫力,它也会侧漏。

如果打算靠这种免疫力去抵挡病毒的加特林抵近射击的话呢,

那么好不容易获得的无敌星星,

分分钟就拉胯给你们看~





欢 迎关 注

公众号大号(停机保号ing):

公众号小小号(待机ing):

知乎 & 微博同名:

小红书号:9692063824



外 快 专 区
知识星球
https://t.zsxq.com/07c3Cnty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