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年最感人视频:真的善良,不动声色

碧读·艾冬阳 麦田慈善基金会 2024-04-01

文|艾冬阳

开年,被一段视频暖哭了。

安徽阜阳有一位90岁的老人,修鞋为生,每天中午,他都固定在一家包子店买午餐,每次,老板都会收他4元钱,一张300元的储值卡已经刷了两年多了。 

每次结账时,老人递上卡,店员都会认认真真地刷卡。

每次老人问:“还有钱吗?”店员总会说:“还有。”

老人放心地提着包子回到自己的修鞋摊前,心满意足吃包子。

最初老人去包子店时,老板要请他吃饭,老人说什么也不肯接受。

于是老板悄悄叮嘱店员,无论老人点什么,都只收4元钱。

后来有爱心人士为老人充了张300元的储值卡,每次还是按4元收,而这张卡永远也刷不完。

因为老板交待店员:“老人只要问,就对他说还有余额。”

这位老板,对自食其力的老人,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善行是发自内心的爱,但献爱心得讲究方式方法。

行善不动声色,才能直抵人心。

 01 

行善太高调,有时会是一种伤害。

陈光标是有名的好人。

2002年,他捐款千万用于消防宣传。

“非典”时期,又向医疗机构捐了800台检测仪器和200万现金。

2004年东南亚海啸,他响应国家号召,捐了300万。

2008年汶川地震,他豪捐上亿元,还亲自组织一百多人的队伍,和60台挖掘机远赴灾区救援。

但很多人却无法认同的他的行善方式。

在云南盈江地震灾区赈灾时,陈光标带着15万元现金,向每名灾民发放200元。

本是行善的好事,但一个个灾民得举起手中的现金,围着他拍照。陈光标笑得灿烂,灾民则笑得很勉强,眼神中透着尴尬。

这样的高调善行,伤害了灾民的自尊,引起了很多人的愤怒,网民直指这是“暴力慈善”。

行善本是助人,太过高调就会给被帮助的人带来不适。

儿子吐槽过一件事。

有家企业到他们学校开展助学活动,将提出申请的学生资料公开,还让他们上台,拿着红包和企业领导合影。

众目睽睽之下,一个个家境困难的同学低着头走上台去。

合影时,同学们面容僵硬,有的还眼闪泪光。

儿子说,那一刻他替同学感到难过。

流民尚且不食嗟来之食,人再穷困也有尊严,低头接受已是不得已,施助者高调的“晒善良”无疑是雪上加霜。

总有人打着献爱心的旗号,强行将受助者推到聚光灯下。这无疑是撕开受助者的伤口,给他们贴上了“惨”的标签。

没人愿意把自己的不堪拿出来展示,这样的“善意”,其实是伤害。

行善本是好事,别给好事蒙上阴霾。

 02 

助人四处宣扬,不被认可反结怨。

我老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老李家要给儿子订婚,按照习俗,要给女方红包,李家钱不够,就去找亲戚借。

亲戚仗义爽快,答应筹钱。钱筹到了,亲戚就喊人捎信让李家来取。

一传十,十传百,全村都知道李家订媳妇还要借红包钱。

后来,女方听说了这件事,一面觉得丢了面子,一面觉得李家这样穷困,女儿嫁过去也没有好日子,索性就悔婚了。

李家自此和亲戚结了仇,老死不相往来。

亲戚也叫屈,他是真心帮忙,卖了存粮才把钱凑够的。

其实那年月家家都穷,遇着订婚、结婚借钱办事,事后再还的多了,只是大家都顾着颜面,私下悄悄进行。

李家借钱,本就是腆着脸去的,这样没面子的事,当然不希望更多人知道。

由于亲戚的张扬,李家颜面扫地,儿子好好的婚事就此黄了,自然心生怨恨。

这正是好心没有办成好事,不仅没达到帮忙的目的,反而惹出事端。

善行义举做了就好,不必非得人人知道。

自古道,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

做了点善事唯恐天下不知,就是将受助者的隐私四下张贴,不仅帮衬不到人,甚至会坏了人家的事。

更别说有些张扬的“善举”,只是为满足人自己的虚荣心,那就更是深深的恶意。

 03 

真正的善良,不动声色。

一个灾荒之年,人都快饿死了,有个家境殷实的富户,家里地里并没有多少活要干,但他时常找些小事让人去做。

不给工钱,只管饭,饭也只是粗茶淡饭。

就这样,周边的很多人靠给他干活,挨过了年馑。

后来人们提到他,都说他是真正的“善人”。

他完全可以借给人钱或粮食,或者直接送,但他采取了人能接受的方式提供帮助。

因为人借了就得还,那年月,有口吃的保住命就不错了,根本没办法还。

不还就欠着他,就成了心病,更别说白拿了。

穷苦的人也有尊严,他们不是乞丐,简单的施舍,会让他们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所以富户让人多少干点活,让他们拿劳动换粮食吃,这样他们就会吃得心安理得,没有负担。

真正的善良才能温暖人心。

如今很多高校贴补贫困学生时,不审核不公示,通过精准的大数据分析,直接将补贴款打进贫困学生的饭卡。 

盛夏时节,成都一个环卫工人面对中杯6元的冷饮犹豫时,女店员谎称“有折扣”,以5折价格卖给他了一大杯。

雨天,浙江台州温岭的5路公交车上,一位腿脚不便的9旬老人要坐车去卖菜,司机方志定师傅掏钱全部买下。

相比一些作秀的“善行”,这些善行格外朴实。

法国作家纪德说过:“对于心地善良的人来说,付出代价必须得到报酬,这本身就是一种侮辱。美德不是装饰品,而是美好心灵的表现形式。

低调的人们用善解人意,温情守护着平凡的人间。

“润物细无声”,才是善良最好的样子。

 04 

列夫•托尔斯泰尖锐批出,如果“善”有原因,它就不再是善。

那些带有目的的行善者,不是真正的善良。

他们为名为利,为自己心理上的满足,放大善行,标榜善行,造成了对受助者的伤害。

人常说,“善欲人见非真善”。

社会鼓励行善,更鼓励让受助者心安的真善。“善良与品德兼备,犹如宝石之于金属,两者互为衬托,益增光彩。”

真正的善良,是行善而不扯起善良的旗帜

让我们致敬世间不动声色的善良

愿人人都这样推已及人的善良。


麦田诚挚邀请您
和孩子一起成就未来!
支持麦田,我可以

▲加入月捐,成为麦田的播种者
▲加入麦田成为一名麦客
▲联系、捐赠麦田

关于麦田慈善基金会

 麦田慈善基金会起源于2005年10月,2015年注册成立“扬中麦田义工服务社”,被认定为4A级社会组织;2018年注册成立“扬中市麦田慈善基金会”,被认定为3A级社会组织。麦田始终致力于改善贫困孩子的教育环境以及在扬中本地开展公益项目。

 更多内容 

志愿服务在路上 | 第一批青苗助学款发放完毕

麦田爱心商家『童画今天』盛大开业,快来文末领福利!

大寒且盼春归 腊八年味渐浓

“迎新年、送温暖”市卫生监督所联合麦田开展关爱特殊儿童活动

一位普通老师眼中的均衡教育!


跳转加入青苗助学走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