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加电跟加油一样方便,蔚来做到了?

毓肥 电动星球N 2024-01-18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News

作者:毓肥


昨天的 NIO Power Day 2023,没有搞什么大新闻。


用秦力洪的原话说,就是 Power Day 的原意,其实也不是一场大发布会,而更像是对于 NIO Power 年度工作的「沟通会」。理念、心得是主题,而不是大爆料。


昨天的 NPD 2023,蔚来复盘了 Power Journeys 加电丝绸之路的建设过程,回顾了蔚来过去一年充换一体「终极补能」的关键数字,以及 NIO Power Cloud 蔚来能源云系统的最新进展。



NIO Power 的任务很特殊,它有点像是蔚来的京东物流,既让蔚来拥有独一无二的能源基建「物流」体系,同时也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和价值——另外,它们刚诞生的时候,也都遭受过非议。


而如果我们用类似于基建、物流的眼光看待 NIO Power,坚定、坚持、坚韧,就成为了尺子,用来衡量 NIO Power 是否贯彻愿景,始终如一。


这个愿景,2017 年 NIO Day 的时候李斌就说过:「汽油车能去的地方,电动车也能去」


NPD 2023 是第三届,从 2021 的体系阳谋,到 2022 第 1000 座换电站虽迟但到,再到 2023 年的加电「丝绸之路」,蔚来是否实现了当初那句「加电和加油一样方便」?或者说,蔚来是不是更有可能实现这一点的「能源企业」?


NIO Power Day 2023 24 小时后,我们好好聊聊。



星罗棋布,愚公移山


7 月 9 日,蔚来上线了「充电地图」检测网站,可以实时观察累计换电次数、换电站、超充站、目的地充电站等新增数据。



截止到我们发稿,充电地图上一共可以看到 1566 座换电站、1511 座超充站、1308 座目的地充电站。


蔚来能源副总裁沈斐是围棋爱好者,他昨天说「看到这张充电地图的时候,真的有种下围棋的感觉」。


而回到 2018 年 11 月,我们第一次在高速上体验 NIO Power 的时候,换电站才刚刚打通第一条纵向高速:G4 京港澳的 14 个服务区。



从 G4 京港澳算起,到目前前线贯通 6 纵 4 横 8 大城市群高速公路,以及覆盖热门旅游目的地的 60 条 Power Journeys 等一系列路线,蔚来的充电地图用了 56 个月。



到了昨天,秦力洪说这样一张充电地图,让「油车能去的地方,电车也能去」的意思「差不多出来了」。


另一个差不多体现这个意思的数字,是 73%,「电区房」覆盖率。


2021 年 NPD 的时候,电区房概念正式公布,当时沈斐透露的平均覆盖率是 29%。即使是当时最高的深圳,也不过是 62%。



到了今年,最高的也还是深圳,但覆盖率已经达到了 90.61%。2021 年电区房覆盖第五的上海仅有 44%,而今年排第十二的常州,都达到了 80.54%。



现在回过头去看 2021 年沈斐立下的「2025 电区房覆盖率 90%」flag,以及这个概念引发的一系列非议,时间可以结束很多争论,同样可以创造很多记录。


比如「全世界最长的布有充换电设施的高速公路」,从连云港一路到霍尔果斯,全长 4244 公里。



这八千里路云和月里面一共有38座充换电站,但蔚来的本意并不是为了最长而最长,用秦力洪的话说,这是充换电站开多了之后,「无意中」创造的记录。


像这样连接朝九晚五和一往无前的「Power Journeys」,蔚来目前一共建了 60 条,北至漠河,南到三亚,东及漠河,西眺霍尔果斯。


60 条线路里面不乏一些冷门地点,比如甘南、比如黔东南。秦力洪总结称「蔚来一直在干一些很多人不理解,觉得有点傻的事,但这样的事情我们还会持续的做」。



于是依然回到那句「油车能去的地方,电动车也能去」。


这个目标不像 800V 架构,不像城区领航驾驶那样,可以用幕后研发+发布会宣告的形式把事情做明白。从 NIO Power 成立之前,蔚来就已经在点点滴滴中靠近目标。


「像愚公移山一样做」,秦力洪总结称。


最终蔚来坚持的愚公移山,造就了充电地图上的星罗棋布。这张网络目前已经实现了 2540 万次换电,而截止到我们发稿,电区房的覆盖率已经来到了 73.2%。



秦力洪总结称,虽然还没完成 9 纵 9 横 10 大城市群的布局,但「这个事儿」已经有了一定的阶段成果。「量变到质变,大家不应该再有里程焦虑了」。



换电,能源公司的充分条件?


第三届 Power Day,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宣传」——比如下图,昨天蔚来总结的「换电 9 大好处」:



换电跟加油一样快;

消除里程焦虑,去哪都方便;

不用下车,全程自动,比充电更舒适;

灵活升级,市区小电池长途大电池;

车电分离,买车不用买电池,降低购车门槛;

每次换电都是体检,电池更安全;

优化充电电流,相比超快充电池寿命更长;

电池灵活拆卸,便于电池回收再利用;

车网互动,主力削峰填谷,减少能源浪费。


其实这 9 大好处放在 2017 年 NIO Day 上面说,同样成立,因为蔚来的车电分离战略从一而终。放到现在的关键,在于上一段秦力洪提到的「质变」。


从 0 到 1566 的换电站,从 0 到 73.2% 的电区房覆盖率,从 0 到接近 60% 的车主换电占比(相对于充电),蔚来选择的是先做再说。


先做再说的一个副作用,在于横亘过去六年的质疑;好处则在于质变之后,NIO Power 会成为检验其他车企补能网络成效的尺子,甚至于让蔚来本身也发生质变,成为一家能源公司。


1.比如「消除里程焦虑」。


蔚来官方对于消除里程焦虑的定义,是在 2025 年底实现中国城区电区房覆盖率超过 90%、中国骨架高速网络每 150 公里以内必有换电站。


而今年火热的一个概念,是 800V 超快充,同时也被认为是更能消除里程焦虑的补能方式,也被认为是蔚来换电路线的最大挑战者。


事实是,蔚来已经在 100 天内上线了 500 根 600kW 超快充桩,而三代换电站的终极形态,也是集成了超充站的「充换一体站」。



从三代换电站到 600kW 超快充,蔚来已经走在了消除里程焦虑的最后阶段,秦力洪表示「一年半之后就是交作业的时候,下一步就是收官」


到了 2025 年,甚至只算现在的 2023 年,国内还有哪家车企可以建成对标蔚来的补能网络?欢迎大家评论区补充。


2.再比如「节约」。


电动汽车与节能伴生,这里强调的,是对社会资源的节约。


昨天蔚来公布了一个数据:一共有 1012 座换电站参与了错峰充电,累计削峰填谷电量高达 5455 万千瓦时。


充电站的负荷基本与人类作息同步,也就是说单纯的充电站几乎只会增加电网负担。而换电站的「时空分离」,反而可以将补能负荷转移到闲时,减轻电网负担。


沈斐举过这样一个数据:蔚来换电站的电力容量利用率是充电站的 2-3 倍以上。甚至由于时空分离的特性,一些完全不适合建充电站的电力容量,也足以支撑一座换电站。


像是 G4 高速上一些初代换电站只有 50kW 电力容量,每天也服务了 25 辆车接近一年半的时间,直到电力扩容成功。


另一个可能不太符合直觉的节约,是电池资源。


秦力洪透露,刚推出 100 度电池的时候,大小电池的比例是 50:50,最近变成了 10:90。站在公司的角度收入减少了,但这说明灵活升级本身,让用户放下了对于永久持有一块大电池的「执念」。


而由此,灵活升级导致的大小电池购买比例,可以为蔚来起码节约 17%的电池原材料。


3.再往深处聊,就是车电分离+补能网络赋予蔚来的能源企业属性。


昨天蔚来发布了 V2G 20kW 直流家充桩,支持并网放电和离网放电。离网放电,指的是你可以用你的车通过桩给家里/厂子里供电;并网放电指的就是V2G,将车子的电加入到电网调配。


沈斐表示,他自己 2007 年的时候已经做过 V2G 的研究,但他自己判断到了 2023年,V2G 才有足够的条件,因为电动汽车不仅是出行工具,还是能源的载体。


往更高的维度看,蔚来 2020 年已经开始建造光储充一体站,并且最近在祁连山建成了全国首个 V2G 光伏自循环体系——而蔚来也成为了第一个接入电网调度虚拟电厂的汽车品牌。


目前浙江省的 110 个换电站,已经可以接收电网调度中心的指令,直接为电网放电。


换电站的储能属性,甚至延伸到了海外。


沈斐 7 月 11 日发过一条微博,内容是德国的负电价,也就是你帮助电网消纳容量可以获得报酬——当天蔚来德国一个换电站换了几单,倒赚了 130 多欧元。


「换电站就是个智能产品,跟电网做好协议和技术对接,就跟股票的自动交易一样」,沈斐解释说市场上如果有一天会出现很大的变化,不是那个时候再做准备就来得及的。


而换电网络,乃至于卖出去的每一台车,都已经成为蔚来应对电力市场新变化的「棋子」,最终成为沈斐口中的「新型电力系统」。


下一个百年的补能方式?


昨天蔚来全新的发布并不多。

比如上线换电不断电、优化二代站换电速度、优化换电自动泊车速度、上线 100 度电池日租(50 元 26 小时)等等,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石破天惊。


但昨天的蔚来很完整,经过三届Power Day,NIO Power即将迎来质变时刻,甚至在相对发达的城市,换电已经极难被质疑。


基于此,昨天秦力洪的一些表态会显得很有自信:「我觉得卷换电速度这几十秒意义不大」、「对于换电站来说,部署得多不多更重要」、「超快充的期货有点多,我们回到最基本的标准:有多少根桩可以在市场上用」。


与此同时,秦力洪也表示,即使是蔚来现阶段的补能网络,放在电动汽车历史上,也可能是很早期的探索。


「也许再过 100 年,全世界都是电动车的时候,回过头去看蔚来的换电站,就像今天去看 100 年前挨家挨户的加油方式一样。」


但站在当下,秦力洪认为蔚来的愿景依然是让加电和加油一样方便,而 NIO Power Day 的目的,是让大家看着蔚来一点点把量变变成质变,「一点点把愿景变为现实」。


你相信蔚来的换电愿景吗?你觉得,它已经成为现实了吗?


(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加电跟加油一样方便,蔚来做到了?

毓肥 电动星球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