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148——雷暴哮喘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前几日(9月2日),我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爆发了“雷暴哮喘”,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一些讨论。也有一些读者对这一事件感到很陌生,留言询问“雷暴哮喘”的发生是否与新冠病毒的流行有关。

哮喘的问题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尽管相关研究比较有限,但我国内蒙和西北地区始终呈出比较明显的季节性爆发情况,只不过之前报道较少。不过也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流行之后因为免疫系统的异常影响,造成了潜在哮喘和过敏人群增加,从而影响雷暴哮喘的影响范围。所以本期我们就来分享一下有关雷暴哮喘的内容。

本期分享主要有以下内容:
  • 什么是“雷暴哮喘”

  • 雷暴哮喘发生的原因

  • 雷暴哮喘容易影响的人群

  • 雷暴哮喘的社会影响

  • 应对雷暴哮喘风险的一些建议


一、什么是“雷暴哮喘”

自1983年首次正式记录以来,在某些特殊的气象情况下,会出现雷暴活动与报告哮喘症状和因呼吸问题寻求医疗救助的人数增加有关,这些发作被称为“雷暴哮喘”。

目前尚不知晓本次“呼市雷暴哮喘”的规模和最终影响情况,不过在这之前,全球有记录以来最大规模的雷暴哮喘事件发生于2016年11月21日的澳大利亚墨尔本。
这是继潮湿温暖的春季之后今年的第一个炎热天气,气温高达30摄氏度。下午三点左右发布了严重雷暴警报。风暴从维多利亚州西部移动,风暴锋面从17:00左右穿过墨尔本地区。从18:00左右开始,医疗保健部门发现主诉呼吸急促、有呼吸道或哮喘相关症状的患者数量激增。救护车服务、医院和急诊室、普通医疗保健提供者都感受到了服务使用量增加的压力,这种压力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
从之后的统计来看,至少有3000人受到了此次雷暴哮喘的影响,当地医院救护车呼叫量增加了73%;急诊科就诊人数增加了55%,出现呼吸问题的人数增加了672%。与哮喘相关的住院人数增加了992%,导致30人入住重症监护病房,10人的死与之相关。

二、雷暴哮喘发生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由于雷暴哮喘的发生率比较低,所以在数据收集和假设验证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这使得现在对于其发生的原因还缺乏足够明确的解释。
(一)可能的原因
大部分研究人员和学者认为雷暴哮喘的发生主要有四个先决条件:
  • 存在较高浓度的致敏物质(比如草花粉或真菌)。

  • 出现雷暴天气。

  • 破裂的花粉粒或发芽的真菌被释放到空气中并形成可被吸入的微粒(直径<10μm)。

  • 对过敏原致敏和/或有(倾向于)哮喘的患者暴露于含有过敏原微粒的环境中。

从相关研究来看,雷暴哮喘也并非每次在高花粉浓度且有雷暴天气的日子都会发生。许多复杂的天气因素,例如风的模式、温度、湿度及气压的变化等因素与空气中的过敏原负荷相互作用,也可能参与了雷暴哮喘的发病过程。总得来说在一系列可能的综合因素影响下,就可能使得雷暴哮喘大规模爆发。
  • 关于雷暴与花粉颗粒

一般来说当地球表面的暖湿气流位于大气层较高处的冷空气下方时,就会有概率形成雷暴天气。当暖湿空气快速上升(上升气流)时,会导致冷空气向下流向地表,而上升的暖湿空气会不断冷却,最终形成云。当冷空气落到地面时,增加的压力会在表面产生强烈的侧风,当这种侧风吹过植物时,花粉粒和真菌孢子会被强大的气流带走,这就是为什么雷暴天气会使得大气中花粉颗粒浓度上升的原因。之后花粉或孢子会被上升气流捕获并被拉入云层和风暴系统。云中多余的水分与花粉粒或真菌孢子结合,导致它们分解成更小的颗粒,之后雨水会将这些颗粒带回到地表,从而增加吸入风险。

(二)“呼市雷暴哮喘”可能原因

这里我查询了一下9月2日当天呼和浩特市的一些气象条件,首先是雷暴方面:

之后是花粉颗粒物的情况:

从国家预警发布中心和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综合信息来看,本次“呼市雷暴哮喘”事件有极大的概率是在雷暴天气和花粉的综合影响因素下产生的。
三、雷暴哮喘容易影响的人群
虽然每个人都可能面临雷暴哮喘的风险,但之前的事件表明30岁以下的年轻人尤其容易受到影响。尽管数据有些有限,但同样有一些证据表明某些人患雷暴性哮喘的风险更大。这些人包括:
  • 哮喘患者

  •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


    即便是非哮喘患者也需要注意,部分研究发现,超过50%的雷暴哮喘发作人群之前从未确诊过哮喘。在一项针对我国西北地区榆林市的儿童雷暴哮喘回顾性分析中显示:
2018年9月11日18至22时,榆林市出现极端雷暴天气。随后在11至13日,榆林市儿童医院门急诊因“咳嗽”“气短”“喘息”“呼吸困难”就诊的患儿急剧增加,共391例(男女比例为2.9∶1,62%的患儿在雷暴后24 h内就诊),其中住院患儿101例。平均日门急诊及住院患儿量是9月其他时间的2.7、1.6倍(图1-2)。51例有详细医疗记录的住院患儿中,76%表现为中度急性哮喘发作;56%既往从未经历或被诊断为哮喘,25%既往被明确诊断为哮喘但多数近6个月内无症状;67%合并夏秋季过敏性鼻炎;94%蒿花粉特异性IgE阳性,其中74%为单纯花粉致敏。

(雷暴天气前后每日就诊的雷暴哮喘患儿数量)

由此可见大部分既往无哮喘表现的过敏性鼻炎患儿在遭遇极端雷暴天气后可能会出现哮喘的急性发作。

四、雷暴哮喘的社会影响

根据相关统计,我国大约有3000万~4750万哮喘患者,过敏性鼻炎患者则可能接近2.5亿。因此雷暴哮喘事件是一个潜在的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基于庞大的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人群,每次雷暴哮喘事件都可能在短时间使得广泛地理地区的大量人群受到影响,会对相关地区的医疗资源造成巨大的冲击(比如这次“呼市雷暴哮喘事件”)。而2022年12月以来新冠病毒大流行对感染者免疫系统带来的异常影响,又会使得部分人群更易成为哮喘或过敏性鼻炎患者,也加剧了雷暴哮喘的潜在影响。反过来短时间内异常的医疗冲击,也很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的大规模传播。需要引起公共卫生部门和气象部门的警惕。

五、应对雷暴哮喘风险的一些建议

从相关研究我们知道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如哮喘及花粉过敏性鼻炎的人群是雷暴性哮喘的高危人群,所以通常情况下建议:
  • 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自己的肺部功能,关注健康状况,确保哮喘症状能得到良好的控制。

  • 患有哮喘或有哮喘史的人群,应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或支气管扩张药物,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 在雨季应留意所在地区的天气情况,避免在雷雨天出门。

  • 在雷雨天气尽量避免开启门窗,减少过敏原增多带来的影响。

  • 使用空气净化设备控制室内的过敏原数量。

  • 外出时佩戴好口罩和护目镜,减少花粉暴露。

  • 做好入户清洁工作,控制花粉随衣物进入室内。

  • 过敏体质人群可在雷暴来临前根据自己的服药情况提前服用抗过敏药物。

  • 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过敏或哮喘情况,请及时就医寻求医疗干预。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全部内容,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也可以给我发送邮件(dzdyzj@126.com)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或者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期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参考资料:
  • UK Health Security Agency. Thunderstorm asthma and public health – looking back to move forward.

  • 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8.08.032

  • DOI:10.3969/j.issn.1673-5625.2021.03.011

  •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6.09.007.

  • DOI:10.3969/j. issn. 1673- 8705.2023.01.004

  • DOI:10.1186/s13223-022-00720-z

  •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气象局

  • 呼和浩特市气象台

  • 国家预警发布中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