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157——第37周重点关注传染病数据分析【阿伽门农与起誓者们】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第37周(9月11日~9月17日)
这几天发现自己频繁的被蚊子叮咬,好在并不是能传播的登革热的伊蚊,不过秋天的蚊子似乎确实要比夏天更凶狠一些。考虑到最近确实也是登革热的高发期,所以临时增加一个“登革热流行简报”,各位读者也注意防蚊驱蚊。
本期主要内容包括:
  1. 流感病毒数据及分析
  2. 新冠病毒数据及分析
  3. 猴痘病毒数据及分析
  4. 登革热流行简报
  5. 本周重点天气情况
  6. 公共卫生相关新闻
  7. 近期健康提示

这里向新读者说明一下,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这边每周一会固定更新重点关注的传染病数据分析,之后的一周内可能会更新:
  • 《后大流行时代的生活,涉及到生活中各种防疫相关的事情。
  • 《后流外传:安乐椅流调》,是一些可能能给大家提供供借鉴意义的感染复盘案例(有需要帮忙复盘的读者在康复后可以给我留言)。
  • 《后流外传:免疫与感染》主要是介绍人体免疫系统的基础知识。
  • 《后流Q&A》不定期汇总的读者提问
  • 《“翻译翻译”》,对一些政策文件或新闻的个人解读。
  • 《三个消毒手》,汇总一些读者提供的个人防疫经验或遇到的实际问题。
  • 《奥林匹亚的火》,核污染相关内容。
往期的内容可以查看《索引_v1.6_【01~152+】》
一、第37周流感病毒数据及分析

(一)全国第37周流感周报数据

从数据上来看第37周流感阳性检测率在全国范围为3.0%(第34周为2.7,第35周为2.3%,第36周为2.7%),整体上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目前主要流行毒株为A型(H3N2),约占总检测结果的86.5%。

虽然整体数据保持了上升趋势,但实际增长几乎均由南方省份贡献。

尽管流感已在全国范围内流行水平依然很低,但流感样病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不等同于流感病例)始终持续在高位,每周仍有大量发热人群前往医院就诊,第37周流感样病例继续保持高位,为10271例,整体情况符合门诊大量病人就诊的现状。本周南方省份上报的ILI%为4.6%,显著高于2020~2022年同期水平(3.3%、3.5%和3.4%)。

(二)香港地区第37周流感流行状况

第37周在香港地区采集到的共7502例呼吸道样本中,有867例样本的流感检测(甲流/乙流)为阳性,占比为11.56%,略低于上周的12.79%,高于基线水平的9.21%

整体来看,全国流感阳性检测率继续呈现上升趋势,但主要增长均出现在南方省份;香港地区再次出现下幅下降,但应该仅是短期的波动,整体仍成上升趋势;北方省份目前依旧处于零星散发的状态,如果在第38周前未能出现较大规模的流行,那么将可能会和往年类似在11月初开始流行。本次流感病毒的流行有很大可能会与新冠病毒合流,使得病情发展更加严重,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接种今年新的流感疫苗以防万一。

目前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也基本符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在9月22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前后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二、第37周新冠病毒数据及分析

(一)BCDC第37周疫情周报

疫情概况

2023年第37周(2023年9月11日至2023年9月17日)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8001例。

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和梅毒,共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94.5%。

第37周北京地区法定传染病前5位,依次是新型冠状病毒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和梅毒。第37周BCDC法定报告传染病人数为8001,连续三周出现下降。
BCDC第37周周报显示法定传染病人数连续三周出现下降,结合CNIC的北方省份流感染数据依然处于零星散发状态,初步判断北京地区的新冠病毒流行情况应该也出现了暂时的回落。

(二)HKDH第37周疫情周报

第37周,从香港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采集到的新冠病毒阳性率为9.13%(第34周为8.37%,第35周为8.47%,第36周为9.23)第37周香港地区新冠病毒阳性检测率较上周相比出现小幅下降。

第37周共有28例重症及死亡病例(第36周为40例),连续几周均处于波动状态。

第37周香港地区开始采用污水检测的相关数据来检测变异株流行情况,目前主要仍为XBB1.9.2及其子系(含EG.5系)及XBB1.9.1。继之前报告一例后,未报告新增BA.2.86毒株情况。

(三)全国毒株情况分析

在9月4日~9月21日的采样周期中,EG.5.1.1变异株占比下降为40.38%,占比较上一个采样周期下降了约5%。HK.3变异株的采样数量继续增长,占比为30.02%。尽管HK.3和EG.5.1.1同属EG.5谱系的变异株,但种种迹象表明HK.3取代EG.5.1.1成为国内主要流行株的趋势愈发明显。不过另一方面,9月20日上海海关检测出我国大陆地区首例BA.2.86变异株,感染者有日本旅行史。所以我们依旧很难判断几个月后国内的主要流行毒株,毒株间的竞争同样也很激烈。但不管无论预言如何,阿伽门农已经开始召集当年曾经的起誓者们了。

(四)新冠阳性检测率预测
尽管从相关信息来看发热门诊的流感样病例人数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上升状况,但非新冠感染者占比较大,且首阳人数占比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所以将相关参数进行部分下调,推断第37周的实际阳性检测率为15.10%(最终以CDC官方数据为准)。

第37周预测数据出现了进一步下降,但从流感样病例数及门诊接诊数据来看,呼吸道疾病的病人的数据并未下降。很可能与开学后多种呼吸道疾病的共同流行有关,部分非法定传染病的病原体与新冠病毒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加之部分人群的预存免疫仍在生效,所以使得新冠疫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群的预存免疫会不断衰减,预计第38周开始相关数据应该会开始回升,有很大概率造成新冠流行趋势的进一波增强,并可能与国庆节的人员流动高峰直接相连。

香港地区新冠疫情在第37周出现了小幅度波动,但预计之后当地的新冠病毒阳性检测率应该会继续上升。

三、第37周猴痘病毒数据及分析

(一)国际猴痘流行情况
与第36周(621例)相比,第37周(62例)全球报告的新病例数减少了90%。过去4周报告的大多数病例来自西太平洋区域(51.9%)和东南亚区域(18.4%)。全球受影响最严重的10个国家是:美国 (30610)、巴西 (10967)、西班牙 (7580)、法国 (4154)、哥伦比亚 4090)、墨西哥 (4061)、秘鲁(3812)、英国(3782)、德国(3697)和加拿大(1496)。这些国家合计占全球报告病例的82.1% 。
不出意外下一次额WHO的猴痘统计数据大幅度增长应该是CCDC上报9月月报的时候。

(二)美国猴痘流行情况
第37周CDC实验室数据统计未更新,截止到9月7日美国地区的猴痘的统计情况如下:

随着气温的转凉,CDC将猴痘的预防重点从骄傲月时的室外活动转移到了室内,并建议在参加这类室内活动时穿着衣物,减少皮肤接触

(三)国内猴痘流行情况
第37周,国内有部分地区通报了13例猴痘病例。
  • 9月12日,台伪CDC公布台湾地区新增12例确诊病例。均为本地男性,年龄介于20~40多岁。

  • 9月14日,HKDH通报一例猴痘感染病例。该病例为41岁男性,香港本地人,潜伏期内未曾离开香港,自述在香港有过高危风险接触,暂时未发现与香港其他猴痘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

除了CCDC每次公布上月猴痘疫情统计的星期,猴痘病毒的讨论度和关注度都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尽管猴痘多发于男男性行为群体当中,但结合《8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当中的信息,大陆地区已经出现了至少5名女性猴痘感染者。根据相关机构的保守估计中国大陆约有1600多万女性不幸嫁给了性取向为同性恋或双性恋的生理男性生物,这部分人群的隐性感染风险十分令人担忧。

在9月22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前后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也强调了关于猴痘的相关防护事项。

四、登革热流行简报
最近一段时间东南亚地区登革热疫情处于高发状态:
  • 9月19日,越南卫生部表示年初以来,全越累计确诊病例达81808例,其中死亡病例23例。

  • 9月20日,泰国卫生部表示2023年初至9月13日,泰国共发现91979例登革热感染病例,累计死亡病例84例。

  • 9月20日,新加坡环境局小时,上周新加坡共发现259起登革热病例数呈上升趋势。


同时最近几周,我国大陆地区登革热疫情出现了明显上升,广东、云南、浙江、海南等多个省份均出现了本土病例的报告。如果过去两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或自己生活与活动地区有登革热发生,当出现突起发热(有时可达39°C),同时伴有以下症状之一——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常伴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时,应考虑自己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应尽快寻求医疗干预。能传播登革病毒的媒介伊蚊在我国分布广泛,所以请提高警惕注意防蚊驱蚊工作。

五、本周(第39周)重点天气情况
目前看来在第39周我国将不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台风季也即将结束。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其他消息:

未来10天(9月24日至10月3日),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东部、河南西部、湖北北部、贵州北部、华南沿海及西藏东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50~70毫米,部分地区有90~130毫米,局地超过180毫米;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大部及新疆西北部累计降雨量有10~30毫米,其中黑龙江北部局地有40~60毫米;上述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以上。

接下来的一周内,降水主要集中在华西地区,同时受冷空气影响,内蒙古、华北北部、东北地区气温将出现下降,相关地区的读者还请注意相关影响。可以参考《后流105-下雨与感染风险》《后流108-湿度与感染风险》
另外根据生态环境部9月15日发布的消息来看:
9月下半月,全国大部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其中,京津冀中南部、长三角区域、西北区域中东部局地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西北区域部分城市受沙尘影响可能出现中至重度污染。
受影响地区的读者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空气净化器及新风的风量等相关设置。
六、公共卫生相关新闻
上周(第38周一些值得关注消息为:
  • 9月18日,“全国都在咽喉炎”及类似话题再次成为多个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上次出现这一情况是在五一劳动节前后。

  • 9月18日,《2023年中国医生新冠认知蓝皮书》在202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期间发布。

  • 9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联合制定了《第二批罕见病目录》。

  • 9月20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宣布将于9月25日重启免费新冠居家检测。以家庭为单位提供4次免费的新冠抗试剂盒检测。

  • 9月20日,2023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公共卫生应急科普能力建设与提升”专题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

  • 9月21日,我国首款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慧尔康欣)上市。

  • 9月21日,在联合国大会高级别会议上,批准了一项新的政治宣言,题为“全民健康覆盖:在后疫情时代扩大我们对健康和福祉的雄心”。  

  • 9月22日,联合国大会结核病问题高级别会议上批准了一项政治宣言,其中提出了未来五年雄心勃勃的新目标,以推动全球努力结束结核病流行。

  • 9月22日,WHO发布了2022年全球霍乱统计情况。尽管霍乱数据仍然不足,但2022年向世卫组织报告的病例数是2021年的两倍多。

  • 9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前后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当中对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腺鼠疫登革热猴痘等传染病进行了健康提示。

  • 9月22日,美国CDC提示要准备应对秋冬季节的RSV流行。

  • 9月22日,美国CDC再次提示要注意流感季的到来。

  • 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

  • 第38周,多地儿科医院支原体感染流感病毒感染患儿持续增多。

  • 第38周,多地爆发登革热疫情。

  • 第38周,多地疾控部门进行了流调呼吸道疾病应急演练。


七、近期健康提示

分析传染病数据主要是为了能更准确地判断全国疫情的大致走向,以便指导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和生活,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这里仅代表个人擅自总结了一些内容作为参考。
  1. 双节(39周和40周)即将来临,请读者们合理安排节日行程,注意防护措施及外出食品卫生安全。

  2. 猴痘病毒呈现零星散发状态,非高危人群请不要过于担心。

  3. 随着秋季来临,天气持续转凉,已经进入呼吸道疾病易感时期,请读者们平日注意保暖和水分补充。

  4. 各级医院传染病患儿出现明显增多,家中有学龄儿童的读者请提醒孩子注意防护。

  5. 部分地区出现了登革热疫情,请相关地区读者注意灭蚊驱蚊。

  6. 由于新冠病毒流行情况暂未发生较大变化,故既往感染的免疫效果对EG.5系毒株可能仍有一定的效果(具体效果有待确定),在前几周感染的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安排后续几周的行程,但请不要大意。

  7. 继香港地区之后,上海市也已检测出BA.2.86,其现实中具体的传染性及传播优势仍有待确认,不过原有的防护手段依然有效,所以读者们目前不需要过于担心。

  8. 本轮疫情可能持续时间较长,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随时补充物资储备。

  9.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危人群建议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

  10. 高危人群可以随时关注自己所在地区疾控中心的相关消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接种新冠疫苗。


本期的分享就先到这里,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也可以给我发送邮件(dzdyzj@126.com)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份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本期数据分析的主要信息来源为:
  • BCDC,2023年第37周疫情周报

    (https://www.bjcdc.org/cdcmodule/jkdt/yqbb/2023/105290.shtml)

  • HKDH,2019冠狀病毒病及流感速遞 (2023年第37周)

    (https://www.chp.gov.hk/files/pdf/covid_flux_week37_21_9_2023_chi.pdf)

  • CNIC,流感周报2023第37周

    (https://ivdc.chinacdc.cn/cnic/zyzx/lgzb/202309/P020230922365823066759.pdf)
  • CNCB&NGDC,RCoV19  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

        (https://ngdc.cncb.ac.cn/ncov/monitoring/country/China)

    • CDC,U.S. Non-Variola Orthopoxvirus and Mpox Virus Laboratory Testing Data(07 SEP)

      (https://www.cdc.gov/poxvirus/mpox/response/2022/2022-lab-test.html)
    • WHO,2022-23 Mpox (Monkeypox) Outbreak:Global Trends(19,SEP)

        (https://worldhealthorg.shinyapps.io/mpx_global/)

    • HKDH,猴痘-新闻稿

      (https://www.chp.gov.hk/tc/miniweb/press_release/100155.html)
    • 台伪CDC,猴痘-新闻稿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NewsPage/XIyBaj7WM3xs94V4Q8cicg)

    • 中央气象台

        (http://www.nmc.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