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185——“VOI”的BA.2.86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1-27

大概在几个小时以前,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疫情应对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在社交媒体X上发布了一条更新:

BA.2.86 and sublineages (incl JN.1) as a variant of interest (previously listed as VUM)”,意思是世界卫生组织将BA.2.86及其子系毒株(包括JN.1)的分类从“VUM”变更为“VOI”

WHO官方同时也更新了风险评估报告[1]:

翻译BA.2.86变异株已经在多个国家被报告,在全球的流行一直处于缓慢上升状态。然而,根据现有的有限证据,BA.2.86造成的公共卫生风险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评价为较低。目前全球人群对该变体的免疫力仍存在较高的交叉免疫,特别是对重症情况。因此不太可能增加国家公共卫生系统的负担。BA.2.86及其子系毒株(包括JN.1)现阶段被分类为感兴趣的变体(VOI)。

一、WHO的变异株关注分类

WHO判定病毒变异株关注程度的标准有如下10个方面:

1.传染性是否增加

2.发病率是否增加

3.病死率是否增加

4.诊断率是否降低

5.对现有抗病毒药物的敏感性是否降低

6.中和抗体的敏感性是否降低

7.是否容易逃避机体的免疫

8.是否容易再次感染

9.接种过疫苗的个体感染是否增加

10特殊地域、特殊人群(如儿童和免疫缺陷的人群)感染率是否增加

基于以上10个防病,更根据变异株的风险程度,WHO将新冠病毒“关注变异株”分为4大类:
  • VUI/VUM,Variant Under Investigation/monitoring,需要进一步观察/检测的变异株

  • VOI,Variant Of Interes,感兴趣的变异株

  • VOC,Variant Of Concern,值得关注的变异株

  • VOHC,Variant Of High Concern,值得高度关注的变异株


BA.2.86于7月底被发现,8月17日将其列入监测中级别当中,现在WHO认为BA.2.86及其子系变异株是和EG.5、XBB.1.5和XBB.1.16同级别的关注变异株。
二、BA.2.86的测序变化

截至2023年11月20日[2],共有来自46个国家的3627个BA.2.86序列提交给了GISAID,占第44周流行病学(10月30日至11月5日)全球可用序列的8.9%。目前BA.2.86序列的最大比例来自英国(19.7%,643个序列),法国(11.9%,389序列),瑞典(10.7%,351序列),西班牙(7.8%,254序列),加拿大(6.8%223个序列),丹麦(6.6%,215个序列)和美国(6.3%,208个序列)。

目前来看,BA.2.86及其子系变异株在欧洲和北美正在以相对较快的速度传播。
在我国,截至2023年11月22日[3],检测并上报的BA.2.86及其子系变异株共22例(含境外输入),分别是云南(1),福建(2),上海(19),香港(1),台湾(4)。
BA.2.86

BA.2.86.1

JN.1,JN.2,JN.3

从上报的测序情况来看,作为今年冬季新冠病毒流行情况最不确定因素的BA.2.86及其子系毒株可能已经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隐匿的社区传播,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三、关于BA.2.86
BA.2.86自7月底被发现以来,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多个国家均有发现,目前已经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但目前对其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
(一)症状方面
根据目前相对有限的初步研究来看,与其他Omicron及其变异株相比,BA.2.86的临床表现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并没有明显的变化[4]。
(二)逃逸方面
部分研究显示感染XBB系变异株带来的自然免疫对抗BA.2.86效果不佳[5],但也有研究呈现了完全相反的结果[6]。实际情况仍有待进一步观察,但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含有XBB毒株的新冠疫苗仍然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同时也有研究表明记忆T细胞对BA.2.86存在交叉反应[7]。

尽管WHO将BA.2.86的关注程度从“VUM”变更为“VOI”,并且其有潜力成为下一阶段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流行毒株,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读者们不需要太过担心,我们现有的防疫手段依然有效,事情并没有变得更糟。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全部内容,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也可以给我发送邮件(dzdyzj@126.com)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或者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期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参考资料:
  • [1]https://www.who.int/docs/default-source/coronaviruse/21112023_ba.2.86_ire.pdf?sfvrsn=8876def1_3

  • [2]GISAID. Available from: https://gisaid.org/hcov19-variants/

  • [3]https://ngdc.cncb.ac.cn/ncov/monitoring/country/China

  • [4]Reeve L, Tessier E, Trindall A, Abdul Aziz N, Andrew N, Futschik M et al. High attack rate in a large care home outbreak of SARS-CoV-2 BA.2.86, East of England, August 2023. Eurosurveillance.2023;28(39):pii=2300489. https://doi.org/10.2807/1560-7917.ES.2023.28.39.2300489

  • [5]Bladh O, Greilert-Norin N, Havervall S, Marking U, Aguilera K, Alm JJ et al. Mucosal and Serum Antibodies 3 weeks after symptomatic BA.2.86 infection. N Engl J Med. 2023;389:1626-1628. https://doi.org/10.1056/NEJMc2310347

  • [6]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echnical Advisory Group on COVID-19 Vaccine Composition. Available from:https://www.who.int/news/item/18-05-2023-statement-on-the-antigen-composition-of-covid-19-vaccines

  • [7]. Sette A, Sidney J, Crotty S. T Cell Responses to SARS-CoV-2. 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2023;41:343-373.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immunol-101721-061120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