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只生一个好,彩礼用于岳父岳母来养老,新的玩法又出来了!
        我们的社会乱象已经足够了,每一种乱象被一部分认可后马上就会迅速泛滥。我对这方面很悲观,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只要是现代文明该抛弃的东西,一定会把它传承下来,新文明产物很难被接受。
       婚姻是自由的,却有大多数人还真把婚姻与彩礼挂钩,互相攀比彩礼,以至于现在彩礼取代了感情,要房要车要金银首饰成了普遍现象。很不乐观,有的个别地方竟然把彩礼近似合法化,变相助推彩礼升高,甚至还想出了一些“高招”插手民间彩礼,达到第三方取利的目的。


        近期,有网传消息称,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号8月18日发布一则消息,大田县文江镇创新工作举措,引导当地新人以送养老保险的方式代替彩礼,部分新人主动倡议践行,犹如一股清流让人倍感欣慰。
        文江镇已制定印发《高价彩礼等移风易俗治理“一对一”实施方案》。文江镇党委副书记郑某寨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高价彩礼的整治问题,对全镇未婚适龄女青年进行梳理,共梳理了475位未婚女青年,要求各村的氏大人、村两委干部以及党员、村民代表进行一对一的挂包帮扶。鼓励通过交保险、送保障的形式,让女方的父母没有后顾之忧。
       今年初,大田县委文明办联合县人社局等部门发出倡议,鼓励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替代部分彩礼。女婿为岳父、岳母购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根据三明市现行政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人每年缴纳保费5000元,缴满15年(合计7.5万元,未满15年可一次性补缴),60周岁每月可领取养老金730多元。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以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年缴费金额9580.8元(2023年度),累计缴交15年,退休后每月可领取养老金1000多元。


       农村养老金是自愿参保,基层政府插手民间彩礼没有法律可依,他们宣传的当地老百姓很欢迎,这则新闻的下方的评论一边倒,没有人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我认为这又是一种乱象的发生,从表面看是为养老金操心,想遏制当地的彩礼,实际产生的效果是相反的,到时候彩礼也不会少,养老金也要交。
        在利益方面,凡是不涉及到行政立法有强制措施的,谁主张谁交钱,当地如果想让老百姓有养老金,他们应该自己拿钱给老人发放,而不是拿着男方的彩礼钱去买养老金。
       与其这样,女方的父母还不如把女儿的彩礼装到兜里自己养老,还用当地政府替他们保管吗?他们平时只要不主动去买养老保险,就是对买养老保险不认可的体现。这个地方的男孩子比其他地方的更苦,有人又给他们设置了一种娶妻难的障碍。
       我分析,当地如果这样操作下去,当地的女孩嫁不到好的家庭中去,男孩子也会离开此处,到别的地方去生活,逃避这种既不合法也不合理的“办法”。
        在五年前,我和一个大学生在路上走着聊着,我说他们家那一带坏风俗比较严重,经济条件不好还大肆索要彩礼,做生意不讲信用。他们跑到哪里做生意都会与同行恶性竞争。那位男学生说,他上高中时就认识到了这种情况,他努力考大学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不想再回到那里,人与人缺乏诚信。
        哪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坏,是留不住好孩子的,就如同一个家庭父母不讲道理,聪明的孩子都想离家去别的地方生活,以此逃避坏风气,保持自己不被污染的人格。哪里适合生存智者能体会出来,只是有些人无法也不想表达出来,但他们的脚会证明一切。
        说的都是好听的,地球上只有这一个地方这样做了,都没有他们聪明?只不过是闲人太多没事干,又一种折腾的方式。我们拭目以待,就大田县把彩礼转化养老保险,还会造成当地人口流失,也会使当地女孩嫁人时选择空间更小。
       大田县人社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心主任肖某英说,一下子拿出几十万元的彩礼钱,年轻人的压力太大了。每年给岳父母购买养老保险,细水长流,年轻人压力减轻,老人养老也更有保障。
        你们已经把彩礼给合法化了,年轻人压力减轻?这不是让年轻人把彩礼分期付款吗?而且这种付款方式还不是直接给对方钱,被第三方用作保险金。到底是为老百姓着想,还是为保险公司拉业务?从评论区看,大家都认为是给保险公司拉业务的。

        他们这些基层干部给自己的岳父岳用彩礼买养老金没有?真是闲着没事干了。下一步会不会要求男方必须给女方在县城买房子?可以顺势拉动一下房地产经济,卖完了库存房继续再征地建新楼盘,让房地产梅开2度,连赢两次才叫双赢。
        这代年轻人命苦,绝大多数男孩都是独生子,不只是城里的男孩是这种情况,农村也是。当时计划生育时,有一个男孩的夫妻很多都不再要二胎,没有男孩的家庭一般是两个女儿,因此,独子家庭偏多。
        当然,我在现实中还经常听人说过,父母把女儿养大了嫁人,扶养成本很大,要彩礼是应当的。如果是这样考虑,就是对女儿的不尊重,养孩子不能考虑是否亏本,把彩礼的多少与是否嫁女儿联系在一起,就是对女性的歧视。如果有人认为,女方问男方要彩礼就是理所应当,是骨子里对女性的歧视,没有平等观念。
       现在的年轻人够累了,既要照顾到自己父母的养老,还要为女方的父母养老,当初说的很好听,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等他们长大了才发现,两边的老人都需要他们养老,而且彩礼钱也未必能够省掉,又多了一项生活负担。更糟糕的是,他们中很多人找工作难和失业,各项新增开支如大山压在这代年轻人的身上,没有人考虑他们的收入从哪里来。
        “办法”不只是福建大田县能想的出来,山东省有的地方想的办法更好。今年春季有媒体报道,在山东省鱼台县的农村里,每年有2次特别的集会。参会的都是70岁以上老人,他们来到村邻里中心,不仅能领取一些政府发放的米面粮油,还会领取子女给他们交的养老钱。

       据悉,从2022年起,山东济宁市鱼台县各村陆续与老人、子女签订《赡养老人三方协议》,子女须定期将赡养费交给村委,村委再将费用转交给老人。
        鱼台县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纪某琼表示,法院对三方协议进行修订,确保有法律效益,如果子女不付赡养费,就可以代为追偿。截至目前,鱼台县近万名70岁以上不与子女共同居住的老年人,均已签订三方协议。
       鱼台县的“办法”比大田县的“办法”更简单,子女向村委交纳父母的养老金,然后村委再发放给老人。你们自己不出钱发给老人养老金,拿着别人子女的钱装好人,宣传就是养老金问题解决了,这办法高,实在高明。基层男干部都想不来这样的高招,凡是这种高明的招数都是基层女干部想出来的,聪明的女人。
       想出来的所有“办法”出发点只有一个,抓住子女要“孝顺父母”这句话,行政手段插手民间传统。如果有人对他们想出的办法提出质疑,就会说你不孝顺,在公众面前让你低头,其目的还是达到他们解决养老金的办法,还让老人们感谢他们。

       子女不会把钱直接给自己的父母?每个家庭的收入也不一样,强迫子女必须交纳一定的赡养金,成了年轻人的负担后,更不利于家庭的和谐。
        村委都是金融机构,很多注册的村镇银行都有跑路的现象,村委拿着别人的养老金有法律依据吗?金融监管部门给他们发放资质了吗? ……一大堆问题。
       在办公室里闲着没事干,一眨眼一个让老百姓花钱的点子,就想不出来一个能够增加收入的办法。讲的都是仁义道德,说的也是头头是道,一被调查全是与自己的利益有牵连。拿别人的钱解决自己该做的事,确实高明!
        我的社会经验是丰富的,20年前就开始对农村社会进行观察并了解,我当时做的是建材企业,天天与盖房子的农民打交道,了解的民间故事比较多。据我所知,凡是在大街上大谈孝道的人,都是对父母不好的。网友可以回想一下,你们村子里是不是这种情况?
        我们家有个亲戚,他媳妇就常给别人讲孝顺,前年我和彩虹路过她们村里时下车和她说话,当时她正在给别人讲孝顺。不知哪会儿我是怎么想的,我说就她别提这些事儿,因我们两家是亲戚,她年轻时和公婆生气跑到我们家门口骂她的公婆,意思让公婆把人丢远一点。
        现实可以证明,满嘴仁义道德的人,其行为未必真好。例如那些腐败官员,任职宣誓时发毒誓,写血书,不做一份人情工程,不贪一分钱,结果真没贪一分钱,却贪了N亿。关注下方号,分享更多民生故事,谢谢!
盘子没接好,叼者的脸又被打的啪啪响!
女子“炫富式”实名举报丈夫行贿30万后,她弟弟遭到了威胁!
涉嫌违法的县长一直停职中,半年未受处理!
令人发指,何书记酒后讹诈失败,又带打手狂砸夜宵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