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育碧的阶段性重点,是换一种方式挖掘“刺客信条”IP

东西游戏 东西游戏 2023-10-16

全球游戏产业来说,对IP价值的挖掘已成为一条主线任务。在评分网站Metacritic今年上半年的游戏新作分数榜上,前三十名里只有一款属于新的原创IP。


手握多个知名游戏IP的育碧,最近更是以罕见力度加大了对IP的运用:缺乏有力新作,以及服务型产品表现衰退,育碧正在将旗下最热门的“刺客信条”IP用作不同类型产品的大型试验田——育碧近日召开了今年的“前瞻发布会”,一口气公布了十多款在研项目的消息。


对财报表现面临较大挑战的育碧来说,当前阶段策略主要表现为增强产品开发的可预测性,减少项目腰斩、跳票的情况;同时全力推进大型IP和服务型游戏项目。而这一策略的核心,就是对“刺客信条”IP进行大规模、多类型的深挖。


其实在2010年代,育碧就曾经大规模开发过“刺客信条”,将其塑造成了“年货”IP。这一策略在连续数部产品遭遇口碑滑坡后结束。不过当时育碧采取的,是开发游戏续作的传统模式:每一部“刺客信条”的类型都完全相同,这就容易引起玩家的审美疲劳。


而育碧如今的目标,更像是在保留该单机IP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多类型的尝试,满足不同世代、偏好的玩家。其中最重要的,是找到一条符合当下服务型产品运营思路的道路。


除了集中发掘“刺客信条”等自有的成功IP,育碧还在和迪士尼、Netflix等影视大厂做跨界合作。在这类合作中,育碧不仅是要打出“开放世界”这块招牌,也是尝试在更广泛的领域塑造自身的文化形象。



  

基于现有IP和项目投入

增强业绩稳定性


作为一家员工多达两万人的全球性集团,育碧过去一年多都在持续亏损。根据2022财年全年及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育碧全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5%至19.7亿美元, 而由于在研项目多、开支大,最终导致全年净亏损超过5.38亿美元,远超育碧去年的预期。


早期王牌产品逐渐进入生命中后期;新作方面,去年缺乏育碧引以为傲的、知名IP的3A级大作。而从已发售的作品来看,立项之初不被很多人看好的多人射击游戏《彩虹六号:异种》最终反响平平,免费多人体育游戏《冠军冲刺》热度甚至更低。单机游戏《马力欧疯兔:星耀之愿》虽然收获了高评价,但因为是Switch独占的战棋类型,商业表现也受到限制。



一年多都没有头部项目进入市场,在市场与不少分析人士看来,很大原因在于育碧在大型项目上长期存在管理问题,多个项目出现多次跳票问题。例如在年初育碧宣布了大型MMORPG《碧海黑帆》第六次跳票;开发受阻的大型项目还有《阿凡达:潘多拉边境》,在多次跳票后已经错过《阿凡达2》上映的热度;知名谍战游戏IP“细胞分裂”的VR项目也已经被取消。


这不利于公司控制各类产品发售节奏与周期,从而形成支撑稳定营收的产品结构。此前就有几位育碧员工公开指出,育碧对待游戏的数量和质量时犹豫不决,并因此错过市场红利,付出学费。


面对这一现状,育碧自然不乏危机感。在过去半年,集团总员工数已从20700人裁至20000人以下。育碧还重新回归了Steam,让部分PC游戏开始在Steam销售。


在这些举措之外,育碧注意到了既有成功IP和服务型游戏的潜力。育碧CEO伊夫·吉列莫特表示,未来两年内,新游戏立项数将“大幅下降”,目的是为在研项目的游戏“提供空间”。他补充说,大部分新游戏发布后,育碧都会为它们持续开发后续内容。


吉列莫特强调,育碧希望让公司的业绩在未来变得更稳定、更可预测。“为了增强自身优势,我们将会优先考虑公司旗下的大IP,以及长盛不衰的在线游戏。”



   


保留单机优势、猛攻服务型游戏、集中发掘自有IP价值


在育碧自有的成功IP中,表现最出色的就是“刺客信条”。去年“刺客信条”系列活跃玩家数再创新纪录,其中《刺客信条:英灵殿》总收入比《刺客信条:奥德赛》多82%,比《刺客信条:起源》多61%。


育碧在产品层面,正在围绕这一核心IP,展开超大规模的多类型项目研发。


今年年报发布后的投资人问答会上,育碧就表示“刺客信条”系列的开发资源将继续得到加强,参与其中的开发人员数将提升40%,从2000人增加至2800人以上,以“加速其充满野心的扩展”。


一方面,育碧继续开发该IP最典型的线性单机游戏,试图挽回那些不喜爱服务型游戏或开放世界游戏的传统玩家。例如即将发售的《刺客信条:幻景》,就被育碧公开宣称为是“回归传统”的一部续作。代号“Red”“Hexe”“Nebula”的项目也预计会是典型的单机产品。



与此同时,育碧也在寻找为这些传统形态的游戏提供长期服务的统一模式,这就是《刺客信条:无限》——外界对这一项目了解的不多,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产品将成为多款“刺客信条”游戏的启动器,也会作为游戏现代故事部分的大本营,为“刺客信条”以后的叙事性内容提供一个整合框架。


另一方面,育碧正在集中尝试将“刺客信条”做成不同类型的服务型游戏。其中代号“Project Invictus”“Raid”“Echoes”的项目是不同形式的多人游戏,由育碧运用自身全球工作室的力量开发;设定在中国秦朝的手游项目“Jade”则是和腾讯合作,争取进入中国市场。



此外还有这次正式定名的大型VR游戏《刺客信条:联结核心》,包括其传闻中的续作在内,可视作育碧对“刺客信条”IP在不同平台影响力的测试。


在“刺客信条”之外,育碧对自家IP的开发主要有两大方向。


比较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对服务型游戏的全方位推进。主机/PC网游方面有预计年内公测的MMORPG《碧海黑帆》、FPS《不羁联盟》、免费TPS《全境封锁:中心地带》,手游方面有腾讯合作的《彩虹六号M》《全境封锁:曙光》。在《彩虹六号:围攻》人气下滑的背景下,找到下一个长线爆款对育碧来说尤其紧迫。



另一个方向,则是相对保守但受众稳定的单机游戏:育碧近日发布会上公布了“波斯王子”与“飙酷车神”的新作。“波斯王子”一直未重启,而这次公开的《波斯王子:失落的王冠》是回归原点的横版动作类型;赛车游戏《飙酷车神:轰鸣盛典》则是对前作开放世界规模的再度升级。


总的来看,这两款新作代表了育碧对经典IP和年轻IP所采取的两种方向的延伸。不过这方面的新尝试显得较谨慎,仍然是把满足原有粉丝为首要目标。



   


发挥内容生产能力,扩大与影视行业知名IP、平台的合作


除了进一步发掘自有IP的潜力,育碧也将目光瞄向了其他有影响力的非游戏IP。为了吸引大体量的影视IP合作,育碧正在运用其在开放世界游戏上的招牌生产力。


对育碧来说,延缓大作开发进度的原因之一,是市场对它的“罐头式”开放世界游戏IP感到了疲惫。但育碧具备的对开放世界游戏的量产能力,仍然是全世界不少大型开发商难以企及的,也是许多影视IP在向沉浸式游戏拓展时的难点。


育碧在发布会首次公布了和迪士尼超级科幻影视IP“星球大战”的合作项目——“星战”史上首部开放世界游戏《星球大战:亡命之徒》。这款游戏的背景设定在正传电影《帝国反击战》和《绝地武士归来》之间。



“星球大战”最近正巧迎来了空前优秀的衍生游戏:由EA推出的《绝地:幸存者》,但这仍是一款线性动作游戏,难以完全呈现庞大的世界观。而育碧此前的开放世界“罐头”游戏虽然被认为缺少新意,但有了“星战”元素的加持后,预告片展示出的异星探险收获了相当积极的反响。


还有数次跳票的《阿凡达:潘多拉边境》,也确定将于12月7日正式发售。这款游戏的合作方包括迪士尼,以及詹姆斯·卡梅隆的制片公司Lightstorm娱乐。育碧表示,这款游戏之所以开发周期长,是因为他们希望将其打造成一款将本世代主机与PC性能推向极致的开放世界冒险游戏。



卡梅隆表示,他一直计划创造一个持久的“阿凡达”内容宇宙,而这款游戏完全符合他的规划。游戏设定在电影未涉及的潘多拉星西部边境,将进一步拓展“阿凡达”世界的生态。


除了和迪士尼这类传统制片厂的项目,育碧过去一年也在和流媒平台Netflix持续开展合作。这项合作的相互作用程度更加显著——除了在Netflix上独家发行部分手游产品,育碧宣称正在和Netflix合作开发“刺客信条”游戏以及剧集。


育碧和Netflix合作的新项目——原创动画《Captain Laserhawk: A Blood Dragon Remix》,也将于秋季在Netflix上播出。



这部作品比较新鲜的一点,就是它并非改编自某个具体的育碧游戏IP。从现有信息可知,该剧似乎是从2013年《孤岛惊魂 3》的“血龙”扩展包衍生而来,同时又融合了数个育碧IP、角色以及诸多上世纪90年代怀旧元素。


比起推广某个IP,育碧策划这部剧集的目标更像是借助Netflix的影响力,来提升自身作为一家内容公司的整体知名度和亲民文化形象。


Hello!
我们在为更加闭环、更加高效的服务模式做准备
欢迎加入限定白名单
与我们一起探索

点击图片,了解上期内容



东西游戏近期相关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