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国连续12年全球中间品出口第一!降准仍有空间丨今日财讯



今日财讯要览






  • 我国连续12年居全球中间品出口第一大国
  • 我国启动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修订工作


  • 财政部: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预算667亿元

  • 中国人民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降空间

  • 今年已有71家企业终止IPO 69家为主动撤回

  • 1-2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0%

  • 虚拟财产可以立遗嘱 中青年立遗嘱数量增长较快

  •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达速试跑

  • 我国首个中国籍船舶碳排放管理机构成立

  • 2022年全球产生6200万吨电子垃圾




1我国连续12年居全球中间品出口第一大国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外贸已经连续12年位居全球中间品出口的第一大国,中间品对外贸增量的贡献接近六成。2023年我国出口中间品11.24万亿元,占我国出口总值的47.3%。中间品贸易已成为中国外贸新的增长点。

2我国启动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修订工作
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修订工作已经启动。现行2022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总条目1474条,包括全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519条,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955条。
3财政部: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预算667亿元

21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的救助资金预算667亿元,支持落实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此外,对符合条件的重点群体和吸纳其就业的小微企业申请的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给予贷款贴息,财政部测算,预计2024年可撬动1.3万亿元新增贷款,稳定就业岗位超过1200万,拉动新增就业超过60万人。

4中国人民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降空间
在21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介绍,我国货币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丰富的工具储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降空间。下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继续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5今年已有71家企业终止IPO 69家为主动撤回
今年以来,IPO终止数量迎来阶段高峰。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今年已有71家企业IPO项目终止审核,除了2家企业因为审核不通过或终止注册外,其余69家企业均为主动撤回,超过去年同期(44家)。从撤回的节点看,大多数是拟上市企业被监管进行了多轮问询后做出的选择,超六成撤回企业在去年首次进行IPO申报报送。从行业来看,主动撤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工业、材料、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领域。
61-2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0%
商务部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商务领域重点工作情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会上介绍,2024年1-2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9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其中,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3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6%。

7虚拟财产可以立遗嘱 中青年立遗嘱数量增长较快
21日,中华遗嘱库发布2023年度《中华遗嘱库白皮书》。白皮书显示,截止至2023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遗嘱咨询数量达478850人次,遗嘱登记保管数量达311868份。从2017年至2023年间,“8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人数上涨了21.5倍;“90后”订立遗嘱的人数上涨了11.2倍。与此同时,将虚拟财产纳入遗嘱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8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达速试跑
21日上午,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位于长春的中车长客试验线进行了运行试验,列车成功以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实现全系统、全场景、多层级性能验证,标志着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取得新突破。【详情】
9我国首个中国籍船舶碳排放管理机构成立
20日,我国首个中国籍船舶碳排放管理机构——上海海事局船舶能效管理中心成立。中心将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航运企业积极采取技术、营运和使用替代燃料等措施降低船舶能耗。为实现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减排战略目标,国际海事组织修订了“国际航运碳强度规则”,要求国际航行船舶编制《船舶能效管理计划》,收集并报告能耗数据。我国约有1000余艘5000总吨及以上国际航行船舶,已于2022年12月22日开始全面执行该项国际公约的要求。

102022年全球产生6200万吨电子垃圾
联合国机构日前发布的《全球电子垃圾监测》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范围内共产生6200万吨电子垃圾,相比2010年增长了82%,仅有不到四分之一被回收利用。按目前发展趋势,到2030年,全球电子垃圾产生量将达到8200万吨;与此同时,电子垃圾回收率将降至20%。报告强调,如果各国能在2030年将电子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60%,将在降低人类健康风险等方面产生超过38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你可能关注的新闻


阿里之后下一站!张勇,去向定了
李想,认错!

来源:中国经济网微博

监制:代明      审核:彭金美
编辑:王俊杰      文字整理:肖霄、高珊珊
校对:闫欢

 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