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国际

边境“迷航”,伊朗总统出访后坠机遇难

毛淑杰 南方周末 2024-05-21

▲ 当地时间2024年5月20日,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乘坐的直升机在伊朗西北部瓦尔扎汗坠毁,救援队成员正在搜寻该直升机的残骸。(视觉中国 / 图)


全文共3805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 伊朗国家通讯社“IRNA”公布视频显示,坠机地点位于绿色山脉中的一个陡峭山谷中。士兵们用当地阿塞拜疆语说:“就在那里,我们找到了。”


  • 伊朗政府5月20日发表声明说,总统莱希在直升机事故中遇难后,伊朗政府将继续运行,“不会受到干扰”。

    伊朗总统的职权主要在社会、文化、经济等事务上,武装力量的控制权,安全、国防和重大外交政策问题的决断权掌握在最高领袖手中而非总统手中。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南方周末记者 毛淑杰
南方周末实习生 凌焯琳
责任编辑|姚忆江

一场寻常的出访后,伊朗总统莱希意外命丧归途。

当地时间2024年5月19日,一架载有伊朗总统、外长及多名高级官员的直升机发生“硬着陆”事故,事故地点邻近伊朗西北边境。

据救援人员事后通过无人机从现场探测画面显示,直升机的螺旋桨以及驾驶舱已被烧毁。后经确认,“机上人员没有生命迹象”。

现年63岁的莱希于2021年6月赢得伊朗第13届总统选举。作为保守派,莱希一直以打击腐败和对美强硬著称,受到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重用。事故发生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宣布伊朗全国哀悼五日。他在社交媒体X上发布了一则帖文,配图是他和莱希的合照。

事发前,莱希一行人正在伊朗西北边境访问。当日早些时候,他与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刚刚结束会面。莱希遇难一事引发国际社会关注,阿利耶夫事后发表声明对遇难者表示哀悼,称伊朗总统与外长去世“让我们深受打击”。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伊朗研究中心主任李福泉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伊朗是政教合一国家,最高领袖在内政外交领域拥有最终决定权,而民选总统为政府首脑,受到最高领袖的制约。依照当前伊朗宪法,总统遭遇意外时,第一副总统可以按照规定履行总统职权,填补总统权力空白。因此,民选总统遇难并不会带来伊朗国家层面的巨大动荡。

1

搜救,“我们找到了”

5月19日,伊朗内政部长艾哈迈德·瓦希迪向伊朗国家电视台证实,伊朗总统莱希的直升机队中的一架直升机当天发生“硬着陆”事故,救援队伍正在赶赴现场。

“由于天气条件恶劣,搜救队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达坠机地点。”瓦希迪说。

据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在其新闻网站Sepah公布的消息,机上共有9名乘客,除了总统莱希外,还有多名高级官员,其中包括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东阿塞拜疆省长马利克·拉赫马蒂、伊玛目穆罕默德·阿里·阿勒哈谢姆。此外还有三名机组人员和两名安保人员。

恶劣的天气,复杂的地形都增加了搜救的困难。

据伊朗媒体公布消息,坠机地点位于伊朗西北部的迪扎姆保护区(Dizamr protected area),这里遍布密林和山地,多有大雾、风雨天气。因为地形复杂,这里交通不便,距离首都德黑兰约600公里,距离最近的省会城市大不里士也要两个小时车程。

路透社报道称,事件发生后,伊朗国家电视台停止了所有常规节目,播放全国各地为莱希举行的祈祷活动,并在屏幕一角直播救援队在浓雾中徒步搜索山区的情况。

伊朗国家电视台援引伊朗红新月会负责人皮尔侯赛因·科利万德的话说,40支快速反应小组已被派往该地区展开搜寻。而伊朗卫生部长艾诺拉希(Bahram Eynollahi)则表示,“我们已经部署了所有医疗设施,包括急诊室、手术室和救护车”。

据伊朗东阿塞拜疆省革命卫队5月19日消息,他们曾捕捉到“事故直升机信号以及一名机组人员的手机信号”,并派出大批搜救人员前往。同一个夜晚,大量伊朗民众走上德黑兰街头,为生死未卜的机上人员祈祷。

当地时间5月20日,坏消息还是来了。

土耳其当局公布的无人机拍摄画面显示,荒野里一处燃烧遗迹疑似“事故直升机的残骸”。画面列出坐标显示,火灾位于阿塞拜疆和伊朗边境以南约 20 公里(12 英里)处的一座陡峭山坡上。与此同时,伊朗国家通讯社“IRNA”也公布视频称,坠机地点位于绿色山脉中的一个陡峭山谷中。士兵们用当地阿塞拜疆语说:“就在那里,我们找到了。”

同一日,伊朗红新月会负责人表示,事故中遗体搜寻工作已经结束。遗体在进行整理和清洁后,被转移至大不里士的公墓。

当地时间2024年5月20日,一架载有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的直升机坠毁,救援人员抬着遇难者遗体。(视觉中国 / 图)

2

失事直升机性能落后

回顾莱希的出访日程,这场事故毫无征兆。

5月19日早些时候,莱希与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会面,他们共同参加基兹卡拉西水坝落成典礼。而这也是伊朗和阿塞拜疆在两国界河阿拉斯河上联合建造的第三座水坝。伊朗多家媒体刊发了两位总统会面的合照。

结束活动后,莱希一行人随直升机队陆续返程。如果没有意外,一行人计划前往大不里士,参加一个石化综合设施的落成典礼。

据伊朗媒体报道,莱希乘坐的直升机队由3架直升机组成。其中,有两架安全返回大不里士。能源部长阿里·阿克巴尔·梅赫拉比安(Ali Akbar Mehrabian),住房和交通部长迈赫达德·巴兹帕什(Mehrdad Bazrpash)乘坐直升机安全返回。

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岳汉景认为,“事发突然,三架飞机有两架安全到达目的地,唯独莱希所乘的飞机出现问题,这大大增加了人们对本次事故的想象空间。”

近年来,中东地区安全形势严峻,域内外国家争端不断。其中,美国、以色列等与伊朗长期敌对。伊朗多次指认美以暗杀伊方官员和科学家,并对伊朗实施破坏活动。

2022年5月22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上校军官赛义德·霍代在首都德黑兰遭暗杀身亡。更早的时候,伊朗重要军事人物、有伊朗“间谍之王”之称的卡西姆·苏莱曼尼在伊拉克遭美军导弹轰炸遇难。

“赛义德·霍代遭暗杀事件”之后,总统莱希誓言“报复”。他还强调,伊朗安全官员必须认真追查此案,“相信他的血不会白流”。

“1979年以来,伊朗在美西方世界围堵之下经历了重重制裁,外交环境较为恶劣。另一方面,伊朗也是中东地区恐怖主义的受害者之一。”李福泉认为。

与“阴谋论”相对照的是,有人质疑失事直升机的落后性能。

事故发生后,伊朗航空专家阿德里安·费泽利通过发布的照片,确定失事直升机可能是“贝尔212型”,伊朗军方在1970年代购买了这种直升机。

据了解,贝尔212型直升机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制造,其最大飞行高度为5300米,最大航程为44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为5吨。相较于新型直升机,贝尔212型直升机缺乏雷达、地形测绘和夜视摄像头等先进设备,信号传输上存在“短板”。

“如果发生‘紧急降落’并承受强烈的G力,这种型号的直升机就会开始发送信号。但由于设备老化和磨损,其信号传送系统可能无法正常工作。”费泽利称。

当地时间2024年5月20日,救援队确定了载有伊朗总统莱希乘坐事故直升机的具体位置。(视觉中国 / 图)

3

“二号人物”

直升机坠毁后,伊朗“圣城”库姆的法蒂玛·马苏梅神社圆顶上飘扬着黑色横幅。

库姆被认为是仅次于马什哈德的伊朗第二圣城,也是伊斯兰教什叶派宗教研究的中心。少年时期的莱希,曾在库姆神学院学习。

据公开报道,莱希1960年12月14日出生于马什哈德的一个教士家庭。他经历过伊朗巴列维王朝时代,之后成为伊斯兰革命的坚决拥护者。1989年起,哈梅内伊成为伊朗最高领袖,莱希也逐渐得到重用。

2017年,莱希作为保守派代表参加伊朗总统选举,遗憾落败。2019年,莱希被任命为伊朗司法总监,上任后大力打击腐败。此外,莱希还担任过伊朗专家会议副主席。这一机构的职责是选举、监督和罢黜最高领袖,地位重要。

2021年,莱希再次参加伊朗总统大选,并成功当选。之后,莱希一直以打击腐败和坚决反美、反以的强硬风格著称。卡塔尔大学教授兹维里认为,这位保守派政治家是伊朗政坛的“重量级人物”。他还认为,莱希被认为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潜在接班人。

李福泉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莱希总统执政以来,伊朗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取得了不少突破。比如外交方面,与中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与沙特握手言和、坚定支持巴勒斯坦等。伊朗采取的“向东看”、睦邻友好等策略,为国内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交环境。

同时,莱希任期内重视伊朗国内经济,上任后多次去胡齐斯坦省等地区视察,有志于改善国内经济情况。但受限于美西方的严格制裁等因素,经济状况改善有限。

“不过,在关乎伊朗国家安全利益的重大问题上,莱希是在哈梅内伊掌控全局的前提下进行的,哈梅内伊拥有最后的决定权。”李福泉说。

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岳汉景分析称,伊朗是宗教领袖制国家而不是总统制国家。伊朗总统的职权主要在社会、文化、经济等事务上,武装力量的控制权,安全、国防和重大外交政策问题的决断权掌握在最高领袖手中而非总统手中。

近几年,伊朗也多次遭受恐怖袭击。莱希执政的2022年爆发了“头巾事件”,对伊朗稳定带来一定冲击,但是最后得以平息。

在莱希执政时期,伊朗的石油出口量得到了显著增加,在军事科技方面也取得一定成就,但是很难把政绩的好坏只归因于总统。

“评价莱希的政绩是比较困难的。”岳汉景表示,根据伊朗的政治体系,作为总统的莱希,在伊朗重大的国内外决策中并不发挥决定性作用。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伊朗最高领袖。

伊朗政府5月20日发表声明说,总统莱希在直升机事故中遇难后,伊朗政府将继续运行,“不会受到干扰”。

其他人都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