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爱之名,练习沟通

张海露Eric 张海露Eric 2024-04-30
这周社群读 Charles Duhigg 上个月出版的书, Supercommunicators


书的核心内容是我们都渴望深度连接,看见彼此,因此我们要提升沟通能力,从科研成果中学习方法,让对话更有意义。

什么是有意义的对话呢?

作者提出一个概念,learning conversation一次有意义的对话可以让彼此看见、互相学习:

Our goal, for the most meaningful discussions, should be to have a “learning conversation.” Specifically, we want to learn how the people around us see the world and help them understand our perspectives in turn.

❓那该如何练习呢?

作者说目前科研的结果是,对话的关键是 neurological synchronization,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让大脑同频。如蔡康永在《说话之道》中说,要认真对待沟通,「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

有些人天生就更善于捕捉各种信号,察言观色,逢什么人说什么话。他们不仅擅长主导对话,也会在沟通过程中听到弦外之音,不断调整沟通方式让对话双方同频。

这些我们也知道啊!具体怎么做呢?

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练习思路。

作者根据对话中大脑的不同反应,把对话类型拆分为 3 类:

1)What's this really about? 
2)How do we feel? 
3)Who are we?


这 3 种类型的对话,也有呼应的 3 种 mindsets。当我们觉察到对话的类型,就要告诉自己要进入相应的 mindset 见招拆招。


比如 What's This Really About? 呼应的是 Decision-Making Mindset。当别人问「你想吃什么?」「你爱我吗?」时,要提醒自己:对方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对方期待什么样的结果?而不是直接把它们当作一问一答。

我还想到 Same as Ever 中说我们的身份决定了我们的视角。没有人是疯狂的,他这样想这样做,和他的经历相关,我们没有这个经历就会觉得他不正常。当我们要吐槽、评判的时候,问问自己 Who are we? 这会更容易让我们对事不对人,也更能欣赏更多的角度。

如果看不到「在何种情况下,对方的认知是合理的」,对话会走向各说各话。想说「但是......」「其实......」时,先听对方说了什么事实、有哪些情绪、为什么这样觉得,先肯定对方再提出另一个可能的视角,这样 learning conversation 更可能发生。


🌰 放在英语学习上,我想到,有时收到学生私信问「该如何提升阅读能力呀?

我常说,我们做老师,要能发现问题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可能并不是「真问题」。为什么问这个问题?是期待我给一个方法论吗?十有八九,我从这些问题中读到的是情绪,我会引导学生分享他遇到的具体的问题,他做了哪些功课,目前的学习目标和具体问题是什么。

这时会有一个问题:学生的视角中,这个对话的内容是「我该怎么做?」是 What's This Really About? 而在我的视角中,内容是「你的问题的根本是情绪」,是 How Do We Feel?如果我们的视角不能同步,学生可能会觉得我没有在帮他,我也会觉得委屈。

按书中的方法,我应该先了解我们彼此的需求,然后寻求共识。复杂的问题一定需要复杂的沟通,书中提供的框架至少让我们有一个拆解问题和练习的方向。

如果觉得自己需要锻炼沟通能力,可以参考作者的这种方式,在对话中不断「做题」。一开始会很笨拙,熟悉了远离有了实战经验,人人都可以成为 supercommunicator。


以上是书中核心内容的介绍,全书的具体内容是对这 3 类对话的拆解。


我读过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How to Know a PersonNever Split the Difference,这本方法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 我的阅读建议是:如果你恰好对这本书感兴趣,读读前言后序,看看书中结论性的文字,看看图、读上几个故事,顺便学点英语就够了。


⚠️不过如果你还没有阅读的习惯和耐力,想读一本内容易懂,语言平实的新书,这本是个练习的好机会,试着用一个星期读完。水平好一些的读者,可以试着一天读完。


最后再聊聊全书最后一部分内容。


我们都知道沟通的重要性,这一部分用故事鼓励我们更加重视沟通这项基本技能。


Afterword 中,作者提到一个哈佛大学做的长期追踪科研项目 The Grant Study,简单说目的是想找出成为「人生赢家」的关键是什么?


这项研究里有两位哈佛学生比较特别。一位是 Godfrey Camille,童年悲苦,性格孤僻,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很糟糕,35 岁时因肺结核住院;一位是 John Marsden,家境优渥,典型的学霸,是位出色的律师。


谁的人生更幸福呢?和我们预测的恰恰相反。


Camille 成了一位出色的医生,是位模范爸爸,82 岁时攀登阿尔卑斯山,途中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去世时,葬礼上教堂里挤满了人。Marsden 最终孤苦一人,妻离子散,去世的时候没有人在身边。


这两位的经历是典型,还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最终这项研究的结论是:一个人幸福、健康的关键是温暖的亲密关系。


爱让「应对机制」发生变化,比如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消解痛苦和挫折,更能积极面对生活。


Love early in life facilitates not only love later on, but also the other trappings of success, such as prestige and even high income. It also encourages the development of coping styles that facilitate intimacy, as opposed to ones that discourage it.


经营好健康温暖的关系,整体的状态更好,也更容易成功。反过来,把更多精力放在工作中,一个人抗下一切,往往会熬不住,活得辛苦。让人保持身心健康的是良好的关系,是在与他人的连接中感受到爱与被爱。


作者讲这个研究是想说,温暖的关系一定离不开日常沟通,我们可以从提升对话能力开始增加深度连接、提升关系: 


Put differently, connecting with others can make us healthier, happier, and more content. Conversations can change our brains, bodies, and how we experience the world.


我还注意到,作者一直说,在沟通上自己有进步,但依然经常出现问题。我想我们不要用「是否是一个好的沟通者」来评价自己,想学、愿意练习、学以致用,就足够了。


一场对话,不是每一句话每一个回合都那么完美 。我们在主动表达、倾听的过程中,看到自己也看到对方,承认自己的不足,然后把懊恼和沮丧变成练习的动力就好 。


结合 Hidden Potential 中讲的海绵心态,我们一边吸收信息一边过滤。尽量不因为沟通问题错过那些美好的可能,也不期待和所有人都能深度沟通成为密友,在练习中更相信自己,也更相信我们。


The effectiveness of various conversational tactics waxes and wanes based on our surroundings, the types of discussion we’re having, the kind of relationships we hope to achieve. Sometimes we get there; sometimes we don’t.


But what’s important is wanting to connect, wanting to understand someone, wanting to have a deep conversation, even when it is hard and scary, or when it would be so much easier to walk away.


我们往往需要的,并不是对方一定同意我们,和我们的想法一致。只是需要被倾听被理解而已。反过来,我们不能一味迎合对方。尊重来自愿意倾听,也敢于表达。


这本书提醒我们沟通不是巧舌如簧蜜语甜言,用套路拿捏人性。逢场作戏那点心思一眼假,无法把心打开深度连接。


沟通的内核是大爱,爱的结果是健康的关系,只有在关系里我们才能得到滋养和成长。

让我们以爱之名,练习做一个 supercommunicator。在沟通中理解他人、接受自己,减少好心好意但没做成好事的遗憾。技巧不够,真诚来凑——真诚是放下谁对谁错,选择面对和学习


📚 2024 社群已读书目 📖

01  Feel-Good Productivity / 02 The Good Enough Job / 03 Outsmart Your Brain / 04 The Power of Language / 05 Counselling for Toads 06 Invitation to a Banquet 07 Same as Ever / 08 1000 Words / 09 Hidden Potential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