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赫塔·米勒《我怕故我写》

Herta Muller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由于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马尼亚裔德国诗人、小说家和散文家赫塔•米勒(Herta Muller)的作品在中国鲜有出现,所以在宣布她获奖的第三天,我在网上无意中看到这首《我怕故我写》后,马上被吸引住了。这恐怕也是当时我能找到的唯一一首诺贝尔文学奖新晋状元的诗。然而无论是谁的诗,哪怕不是赫塔•米勒所写,我们都要被这首内在力量强大的诗所吸引,它具备了一首明星般诗歌的多种要素。

毫无疑问,第一个要素来自它夺人眼球的标题:我怕故我写。本来这个句式已经很不错了:我思故我在,谁都知道。可是一个怕字赋予了这个句式全新的含义,是这首诗的秘密所在。而怕与写连在一起,又产生了强大的张力,足以使我们目瞪口呆。虽然这可能要归功于翻译者,但终究是种享受。第二个要素来自它沁人心肺的诗眼:"我就靠天边外的一片彩云活着"。实际上是说"我"已经无所依靠,但还是有一点希望。这就是天边外的那片彩云。所有的诗人都对云情有独钟。如徐志摩说: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如北岛说:白云是世界的公民。而这里这片云,竟然维系着一个人的生命。那是多么沉重的一片彩云。第三个要素来自它惊世骇俗的诗句:"这里不是我的家/哪里有齐奥塞斯库/哪里就是异乡"。看似随意,却写到了极点。它不是存在主义,但却比存在主义更为深刻。因为里面有带血的呼喊。这种悲愤的句子,不是谁都能写出来的,它一定是来自一种特别的苦难。第四个要素是传神或尖锐。这种传神,来自它对特定场景的描写,更来自她的直露的诗句。直露,本来是诗歌的大忌,但是在这里,却变成了贴身肉搏的匕首。就那么寥寥几句,然而你看了,马上就知道那个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这就是大手笔。这也可以理解为介入,但不是一般的介入,而是对某个地方一段历史的深深介入。传神的本身还代表了深度。有深度的作品,我们会一眼看出的,因为它一定是传神的。除非它过于深奥,不过过于深奥的作品估计也不会怎么传神。

虽然是先睹为快,但也一直在琢磨,这到底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呢?这位未署名的中文翻译者将柳宗元的"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直接放进诗里,实在有些唐突。但,这依然掩不住这首诗的熠熠光辉。它浑身充满了艺术细胞。首先,它达到了博尔赫斯以前所讲的"诗歌是抓住现实的一种方法"的高度。"把贫寒的村子开辟为格斗场/把千疮百孔的街道改作行刑地",起意虽然突兀,但却将严酷的现实活生生地展现出来。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居然变成了格斗场和行刑地,充满了杀戮。
这是怎样的一种苦难?又怎么能生活下去?实际上这首诗从头至尾都是现实。那么,这种现实将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作者的手法十分高超,可曰矛盾法或错位法,明明是"它们唤雨",带来的却不是丰收,而是饥荒。
对比强烈,令人震撼,出人意料,发人深省,彷佛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可见,抓住现实,这不仅仅是观念,而是一种最高等级的诗歌艺术。其次,它的意境高妙。在严酷的现实中,"我愿意和冷漠的楼房对话/和无知的草地谈心/和飞鸟谈一次无影无踪的恋爱";在严酷的生活中,"家/就是我行走的路途/在没有上帝和天使护卫的行程中/我就靠天边外的一片彩云活着",这依然是抓住现实的一种方法。这首诗的一大特点是,在诗人的笔下,大地必定是严酷的,只有天空包括在空中飞翔的鸟儿,才略显温暖,才是微薄的希望所在。而"家,就是我行走的路途"这一句,既把自己摆进了现实中,又高度概括了作者自己的苦难人生。其三,思想的深刻,体现在刨去具体过程、思想碎片式的写法中。实际上这是一种集束式的写法,看上去较为散乱,但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至于"在震天的叫嚣中屈膝的人是谁/在被窝里惊吓而死的人是谁/在黑屋里囚禁而死的人是谁/在仇恨里疯狂的人是谁/在杀人中高潮的人是谁"这么几个句子,看上去像排比,实际上就是细节的集合。通过这种集合,铺写了一个难以忘怀的过去。这使我想起里尔克《祈祷书》的手法。也就是说,每一句话几乎都是警句。其四,这七首诗分别成章,但更是一个整体。貌似散漫,实质精炼。在每一章都展示了独特的诗歌技术。
这样的作品,难道不值得我们强烈关注吗?( 羽 鸽 昂 )



赫塔·米勒《我怕故我写》



手执长剑口喷火焰的怪兽成群结队

叫嚣乎东西

隳突乎南北

把贫寒的村子开辟为格斗场

把千疮百孔的街道改作行刑地

它们呼风

来了冰雹

它们唤雨

来了饥荒

它们的披风像黑压压的旗帜

披风所指

母牛不孕



在震天的叫嚣中屈膝的人是谁

在被窝里惊吓而死的人是谁

在黑屋里囚禁而死的人是谁

在仇恨里疯狂的人是谁

在杀人中高潮的人是谁

踩着尸体拾级而上的人是谁

我看到人把人视作猪狗

我记下人把人当作异物

我只是看到和记下



我喜欢在白日梦里飘

我愿意和冷漠的楼房对话

和无知的草地谈心

和飞鸟谈一次无影无踪的恋爱

我讨厌沙漠

沙子老是跑到鞋子里

脖子里裤子里耳朵里嘴里心里

我讨厌没有肉味的肉

讨厌假币讨厌赝品

讨厌自吹的神灵

讨厌精神的阉割

讨厌刀枪对肉体的权威

讨厌无奈的挥刀自宫

这里不是我的家

哪里有齐奥塞斯库

哪里就是异乡



拒绝喝脏水

拒绝冰冷的微笑

拒绝带刀的热情

拒绝幽暗的眼神

拒绝飘忽的语言

拒绝阴险的花招

拒绝尸体上的鲜花

我不是高贵的凤凰

不是遗世的超人

不是刀枪不入的神仙

只是

拒绝堕落到井底

我想抓住井沿看看蓝天



每个人都是整个人类

如果我把屈辱当美酒

把告密当作第二职业

把杀父的贼子奉为神灵

把撒旦当作天使

那就是人类在整体堕落

我如果不能上升

也要下落得慢一些



是他

把枪口对准人群

是人群

把他枪毙

这就是滴血的神迹



就是我行走的路途

在没有上帝和天使护卫的行程中

我就靠天边外的一片彩云活着

我不能不把它画下来

挂在床头

挂在梦的银钩上



格鲁吉亚:卢斯达维里 马雅柯夫斯基 德国:《尼伯龙根之歌》 布莱希特 波勃罗夫斯基 朋霍费尔 贝歇尔 汉斯·卡罗萨 西蒙·达赫 冈特·艾希 艾兴多尔夫 法勒斯雷本 歌德 葛瑞夫 君特·格拉斯 海涅 荷尔德林 克洛普斯托克 克罗洛夫 李利恩克龙 默里克 缪勒 尼采 诺瓦利斯 汉斯·萨克斯 内莉·萨克斯 拉斯克·许勒 席勒 斯笃姆 乌兰德 罗莎•奥斯兰德 瓦尔特 布劳恩 贝恩 赫曼·赫塞 海姆 图霍尔斯基 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荷马史诗《奥德赛》 赫西俄德 埃斯库罗斯 阿尔克曼 阿那克里翁 阿尔基洛科斯 亚里士多德 《修辞学》 彼翁 卡利诺斯 卡瓦菲斯 艾利蒂斯 伊比科斯 库里亚 米姆奈尔摩斯 品达罗斯 柏拉图 里索斯 萨福 塞弗里斯 西摩尼得斯 梭伦 提尔泰奥斯 匈牙利:奥第·安德烈 雅诺什 尤若夫 裴多菲 日拉希 冰岛:布拉吉 达达松 古德蒙兹多蒂尔 斯诺里·夏扎逊 马格努松 斯泰纳尔 沃尔 爱尔兰:希尼 斯蒂芬斯 叶芝 意大利:《神曲》 但丁 薄伽丘 迪诺·坎帕纳 卡尔杜齐 维多丽亚·科隆娜 加百列·邓南遮 连蒂尼 莱奥帕尔迪 比亚乔·马林 米开朗琪罗 蒙塔莱 帕斯科里 帕韦塞 彼特拉克 普利埃泽 夸西莫多 萨巴 斯卡马卡 塞雷尼 塔索 亚·达·托迪 翁加雷蒂 安东妮娅·波齐 阿尔达·梅里尼 蒙塔莱 萨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