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新报告:近半数新闻媒体使用类ChatGPT产品,七步助力开启生成式AI之旅 | 德外视窗

德外5号 德外5号 2023-09-24


来源:wan-ifra.org

作者:WAN-IFRA、Lucinda Jordaan

编译:于海娇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约一半的新闻媒体已经开始使用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
这份出自世界报业和新闻出版协会(WAN-IFRA)的报告还揭示,管理层是媒体应用生成式AI的主要推手。
WAN-IFRA洞察负责人Dean Roper指出,鼓舞人心的是,面对新技术变革,新闻机构不再被动观望,而是积极地探索、试验,以期增强而非削弱自身的影响力。
对于正处于媒体深度融合关键期的传媒行业,合规试水新技术已成为题中之义。

六大关键性发现


尽管生成式AI技术自2014年已经出现,但直到去年11月份OpenAI公司决定向公众发布ChatGPT的测试版本,该技术才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生成式AI引领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有望颠覆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大多数行业的游戏规则。此外,微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最近也公开表示,顶级人工智能智能体(AI agent)的发展将会颠覆搜索引擎、生产力和在线购物网站。


那么,新闻媒体究竟如何使用这项技术?在将AI集成到新闻工作流程中时,媒体人有哪些希望和忧虑?在今年4月底、5月初,世界报业和新闻出版协会(WAN-IFRA)与施希克勒(Schickler)咨询公司联手,针对全球101位新闻媒体人进行调研,以为新闻媒体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现状进行评估。
该报告有以下几个关键性发现:


1.约一半的受访新闻媒体已经开始使用生成式AI


近半数(49%)受访媒体人表示,他们的新闻编辑部已经开始使用类ChatGPT工具。考虑到这类生成式AI技术面向公众开放仅数月的时间,该项数据已经足以引发行业的关注。此外,生成式AI仍处于飞速发展中,其未来的不确定性也使得许多媒体持较为慎重的态度。
2.70%的受访媒体人认为生成式AI是新闻行业的有用工具


媒体人对AI的应用前景普遍持积极态度。在采访中,70%的媒体代表表示,他们认为生成式AI对新闻媒体有所助益。然而,目前使用该技术的媒体人尚属少数,并未得到广泛应用。据调查,70%的受访者称,他们所在机构里仅有不到15%的人在使用生成式AI。

3.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管理层是推广生成式AI应用的主要力量


生成式AI在新媒机构的应用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推动的呢?调查显示,大约32%的受访者认为,媒体机构的管理层是生成式AI使用的主要推动者。其次,数据和技术团队在推广应用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占比31%),这凸显了新闻媒体的跨部门协作特性。

4.仅有五分之一的媒体机构制定了生成式AI使用准则


目前,大多数媒体对该技术采取了较为宽松的管理态度:49%的受访者表示可以根据需求自由使用,只有20%的机构制定了AI使用指导方针。
5.内容摘要是最常见的应用场景


在新闻媒体中,生成式AI常用于有限的文本创作。54%的媒体人使用该技术生成适配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摘要。此外,超过40%的人将该技术用于简化研究及搜索、文本纠错和优化工作流程。


6.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是媒体人最关注的问题


内容准确性和质量是多数媒体人目前最重视的问题(占比85%)。除此之外,抄袭和侵权、数据保护以及隐私问题也是媒体人关注的焦点话题。

七步开启新闻媒体的生成式AI之旅


以下是两个媒体应用AI的实操案例:


在今年4月在维也纳举行的“2023数字媒体欧洲峰会”上,国际媒体公司Mediahuis前变革总监Ezra Eeman透露,该公司搭建了推动AI技术落地的专门团队,覆盖数据分析、市场洞察以及用户订阅等多个业务形态。


该媒体以优化工作流程为抓手,包括将采访音视频内容转录成文字等单调、重复性工作用自动化取代人工化,使用标题生成器等来处理特定的日常任务等。


他表示:“你可以把 AI 看作是维生素或止痛药。它可以清除新闻媒体工作流程中存在的许多障碍;而在读者个性化服务上, AI实际上是一种止痛药——它可以解锁新的内容形式,以及提供新的服务价值。”


会上,德国Ippen Digital平台总监Anja Bonelli则介绍了该机构全面应用AI的情况。他们使用TygerGraph工具分析用户行为模式并优化内容推荐,而 Aleph Alpha服务应用于处理更多具体任务的场景,如通过数据、趋势和用户偏好分析,辅助助生成更吸引人的新闻标题


同时,使用ChatGPT生成适配社交媒体的内容摘要,以及心理测试、人格测试和好奇心测试等测验性内容,以此吸引年轻用户的注意力。此外,Midjourney工具用于图像生成。


Ippen的编辑们还配备了编辑助手,提供智能修改和决策支持等功能。目前,编码、代码检查和数据处理均由AI驱动完成,该公司是为数不多已经制定了 AI使用规范的媒体机构之一。


那么,如何让新闻媒体迈出应用生成式AI的第一步?世界报业和新闻出版协会给出了以下7个建议:


1.获得灵感:了解国内外媒体的发展动态,学习借鉴成功案例的经验和思路,以此为基础找到AI应用的方向和方法。


2.单点突破:从内容创作、分发和组织架构各环节中低成本、低风险、易于实现的任务入手,取得一些小的胜利,增强信心,然后不断扩大新技术应用的领域和规模。


3.替代重复工作:将单调、重复性工作用自动化取代人工,例如采用音视频转录成文字的AI模型,在生成具有吸引力的标题时使用AI辅助等。


4.增加趣味性: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丰富内容创作,比如让人工智能阅读一个故事并记住关键点,然后创建一个测验,以增强读者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5.不依赖单一AI产品:鼓励更快速、更灵活地使用最前沿的技术工具,以更好地解决工作流程和内容分发中的问题。


6.从个性化服务切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个性化分发服务,包括为原始数据打上标签,以便媒体人可以更专注于创意性工作。


7.优化个性化反馈: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网站及社交媒体发文的留言进行个性化、及时回应,提高评论区的质量和活跃度。

结语


生成式AI以及通用人工智能(AGI)将对传媒行业的内容生产、传播格局、舆论构成和传媒生态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传媒行业如何用好这一项技术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目前来看,生成式AI进入传媒领域已成为大势所趋,这对传媒行业来说是一柄“双刃剑”
一方面,将AIGC与传媒业深度结合,新闻生产的效率将得到提升,流程将不断优化,也将能更好地满足互联网时代用户新的信息需求,最终赋能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另一方面,生成式AI内容准确性、版权、数据隐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发业内关注。因此,媒体行业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准则,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该技术,趋利避害。
关注“德外5号”并回复关键词“媒体与生成式AI”,即可获取WAN-IFRA英文完整版报告。
关注“德外5号”,以全球视角,与您并肩勇立潮头!
转载引用声明:请原文转载或不加修改地引用文中数据、结论及数据说明,并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任何自行加工与解读均不代表CTR观点,对由此产生的不良影响,CTR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延伸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