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在这里我们继续前行.....

瞭望遵义 2021-08-13

Hi!读懂遵义,请点上方“遵义日报社



     

      红色遵义经典磅礴,伟大转折铸就不朽丰碑,更因这座革命老区焕发着新的活力,被时代赋予了全新的形象。


      

     9月20日至21日,由中央网信办传播局,北京、河北、江西、贵州、陕西五省市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网络主题活动走进遵义。


     

      这两天,采访团成员先后走进遵义会议会址、浙大西迁陈列馆、湄潭县田家沟村、正安吉他产业园、正安易地扶贫搬迁点、湄潭阳春白雪茶叶公司、汇川区大数据中心、亿易通科技网络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


      他们来到遵义会议召开的现场,感受“伟大的转折”;他们参观浙大西迁陈列馆,吸取“浙大求是精神”;他们走进田家沟村,体验“乡村的变化”;他们在贵州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震惊着“大山里有着高科技”;他们在这里看到了红色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记录下“革命老区的新面貌”……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网、环球网、天眼新闻、多彩贵州网等多家媒体纷纷发声,系统、深度地报道遵义70年来,遵义在大数据、大扶贫、大生态、大交通、人民物质生活、精神面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展示新时代遵义新形象。   



      “这次采访我们去了农村和企业。遵义这个革命老区对物联网、大数据收集和应用方面走在物联网的前沿;在农村的茶产业、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结合,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网董宁也激励着自己:“我是一个十多年的老党员,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契机,来到革命老区,来到我党历史重要转折点的地方,对我这个老党员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和回忆。在工作上我有责任把老区这几年的变化、发展比较好的理念和乡村振兴的做法推广给广大网友。”



      作为一名90后的年轻记者,贵州日报的申云帆表示:“在遵义会址前,我感受到红军精神、长征精神,那种不怕艰苦、不怕困难的精神激励着我,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都要迎难而上,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以前别人都说贵州很穷,但一路走下来,我看到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组组通公路、茶产业、工业之类的。”多彩贵州网的刘晗给我们举了一个例:我在途中采访了一个居民,给我印象特别深,“我问组组通给他带来了什么变化,他发至内心笑着说,我的茶能卖出去了,人也可以进来了,我能赚钱了。”

    



签发:周俊南

记者:张辉

编辑:熊俊  张黎方夏


党媒业务电话:19908522221

党报邮箱:2373232113@qq.com

更多精彩:

·全市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暨农村产业革命观摩推进会议召开,魏树旺提了这些要求

·500亩坝区 | 来看看,昨天推进会观摩的农旅休闲坝区

·500亩坝区 | 打造样板田,我市这样发力

·500亩坝区 | 观摩推进会上,这两个地方得到参会人员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