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腾讯首款App、微信小游戏齐发的产品,竟然是它

吴迪 竞核 2024-01-18

好戏要开场了


进入2024年,游戏行业在产品侧的大看点是什么?我想腾讯、网易关于派对游戏的春节大战必定榜上有名。与此同时,行业内最据热度和潜力的新兴赛道又是什么?我想小游戏的想象空间也无需多言。


如今,这两个行业重点方向发生了一次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碰撞。就在昨天(1月2日),笔者发现《元梦之星》的小游戏版本,已经冲到了微信小游戏人气榜第一的位置。在App端主战场外,派对游戏大战,已经在第二战场打响。


赚钱不是目的,沉淀社交关系链


说实话,在冲上榜首之前,《元梦之星》小游戏的声量并不强,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元梦还存在小游戏的版本。事实上,竞核了解到元梦微信小游戏版本从2023年年中就已开始筹备,并在12月15日和App版本一起上线。此外,它在腾讯先锋的云游戏版本也在同一天上线。



不过不同于App端高举高打,我们并未看到游戏在小游戏和云游戏端进行大规模买量。在实际体验中,笔者发现《元梦之星》小游戏目前已与安卓端打通,但暂时没有上线iOS端,但这并不妨碍它在小游戏玩家中的热度。此外,元梦之星官方社区“星宝种草笔记”,已推出了微信小程序,目前有1万+玩家在使用。

 

再来看看网易,《蛋仔派对》目前还未上线微信小游戏版本,但官服以及各个渠道服的云游戏版本早已在网易云游戏平台上线,并且玩家可以通过抖音直播快速进入,实现边看直播边玩的体验。



此外在微信小程序中,网易也推出了“蛋仔派对蛋壳”和“蛋仔派对福利站”两个小程序,以及“蛋仔派对消息蛋”和“蛋仔岛皮蛋”服务号。

 

其中,蛋壳和福利站集成在“网易蛋仔派对”这个官方公众号中。前者定位为玩家社群,它同网易大神一起搭建起了用户交流、分享、约玩的社交窗口。后者则主要提供实体盲盒的集换服务。目前,两个小程序的合计评论量已突破了57万。

 

官方公众号还提供了“在线畅玩”和“Eggy游戏厅”两大功能,玩家可以通过它们对一些地图实现云试玩,以及体验合成、消除、叠高高等小游戏。

 

至于“蛋仔派对消息蛋”和“蛋仔岛皮蛋”,目前暂无推送消息,似乎是还没有投入使用。不过从介绍来看,皮蛋主要涉及UGC共创方面,而消息蛋可以让玩家在微信中,查看到游戏内好友发来的消息。

 

作为一款拥有5亿玩家的大DAU产品,《蛋仔派对》是网易在玩家社交关系上的一款敲门砖,肩负着打通线上线下社交场景的期望。目前来看成效颇为显著,笔者已在生活中多次遇到聚在一起的蛋仔玩家,这些玩家将成为网易所有游戏产品的用户池。

 

其实到这里已经可以发现,《元梦之星》在小游戏端发力,肯定不是为了赚钱。轻度的玩法,面向的是更轻度的玩家,而“通行证+平价时装”的商业模式,也决定了派对游戏的ARPU值偏低。现阶段,元梦之星发力小游戏,肯定另有所图。

 

因此在笔者看来, 沉淀自身玩家社交关系链,或许才是《元梦之星》主要目的。毕竟在春节这个亲友齐聚,线下社交需求拉满的特殊时期,能够即点即玩的小游戏版本,或许会成为社交破圈利器。


雷霆打头阵,直发微信小游戏


腾讯、网易等大厂纷纷发力小游戏,也反映出小游戏在用户获取上的惊人潜力。其实,腾讯在去年Q2财报电话会上就特别强调,小游戏跟腾讯手游用户的重合度不到50%,且性别多为女性,将有助于腾讯游戏持续获得新增用户。

 

这种情况并非腾讯个例,具备一定的普遍性。像三七互娱发行《小小蚁国》App和小游戏版本时也发现,二者的曝光重复率不超过50%,小游戏能够触达更多的潜在游戏用户,并且转化链路更短。这一特点也已经吸引了诸多头部厂商涉足其中。

 

目前来看,具备一定规模的头部厂商们,首选还是将现有游戏从App移植到小游戏。背后的思路同手游初期的端转手大致相同,通过这些离用户更近,转化路径更短的形式,以获取更广泛、更低价的新用户。

 

在一众厂商中,三七互娱可以说是“手转小”的先锋代表。在洞察到流量平台互通的趋势后,三七互娱迅速跟进,接连发行了《叫我大掌柜》、《小小蚁国》、《斗罗大陆之魂师对决》、《灵魂序章》等多款中重度类型小游戏。长期雄踞微信小游戏畅销榜榜首的《寻道大千》也是由三七互娱代理发行。

 

 

此外,三七互娱还公开表示,公司已在小游戏方面储备了包括古代经商模拟经营、泛女性向、轻度MMO&放置休闲、经典闯关RPG养成、三国、Q版东方玄幻在内的多款题材、画风与玩法各异的原生小游戏,或App游戏的小游戏端。

 

能够立项原生小游戏,看得出三七互娱对于这一赛道的看好。不过在这方面,雷霆互娱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目前,市面上表现出众的“手转小”产品,在玩法上多以操作简单、数值导向的放置、卡牌、消除为主。擅长这一类型的雷霆游戏凭借《一念逍遥》小游戏版本,成为最先吃到红利的那一批厂商。在《一念逍遥》试水成功后,雷霆又在全年8月推出了一款名为《勇者与装备》的放置游戏。

 

 

不同于以往先App后小游戏的发行顺序,《勇者与装备》选择将微信小游戏作为首发平台,且目前仍未发布App版本。吉比特也在财报中表示,如果《勇者与装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雷霆后续很有可能将小游戏平台作为储备放置游戏的发行首选。

 

不过《勇者与装备》上线后的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在去年国庆加大买量投入后,游戏在10月20日首次冲进微信小游戏畅销榜TOP50。但截至发稿,游戏已不再畅销榜前100名之中。

 

虽然雷霆的首次尝试没有一鸣惊人,但仍有《侠客梦》、《改装大作战》等来自小团队的原生小游戏,已经取得了亮眼的市场表现。与此同时,考虑到小游戏市场200亿的市场规模,以及300%的增长速率,笔者相信后续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厂会将小游戏作为首发平台。


多端发行,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因为知道小游戏在用户侧的增长能力,多端发行正在成为行业内一次自上而下的变革潮流,这也使得小游戏在无形中对游戏行业施加着自己的影响。从短期来看,受多端发行影响最大的或许是买量侧。


据DataEye发布《2023国内游戏效果广告白皮书》显示,2023年微信小游戏在投游戏突破1.5万款,增速达到63%,预计2024年在投游戏数量将保持增长,不过增速或有些许回落。

 

此外,2023年小游戏去重素材量同比增长7倍。背后的原因首先是参与者变多,入局的产品和厂商数量激增,北京和华南的头肩部厂商是投放主力。其次,小游戏多瞄准休闲用户,CPA价格偏低、素材消耗快,需要投入更多的素材量来保证投放效果。

 

对于玩法轻量化,留存转化不高的小游戏来说,买量是游戏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子。笔者曾在《揭秘爆火小游戏的幕后推手广州帮》一文中提到,除了上述的三七互娱和雷霆互娱,以广州云游控股为核心,涉及维动网络、菲音游戏、捷游软件三家公司的云游系,以及以君海游戏为核心,涉及大蓝网络、掌昆科技、荣耀网络等厂商的君海系都已入局。市场中像《青云诀之伏魔》、《凤凰心计》等优秀产品都它们有不小的渊源。

 

 

要是进入更长期的阶段,小游戏的崛起或许还会在未来影响不同定位产品的分布情况。其实我们已经可以明显感觉到,头部产品对于品类赛道的虹吸效应在不断加强,典型如王者之于MOBA、逆水寒之于MMO、原神崩铁之于二次元等。

 

在它们的用户虹吸和时间占据下,中小型产品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如何求生,向何处突围,是摆在这些厂商面前的现实问题。因此,当小游戏成为一条可行之路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团队将重心转移其中。传导至产品侧,则有可能出现“两头富集,中段平和”的情况。

 

简单来说就是,赛道中存在少数大体量的头部产品占据App端的多数份额,彼此间争斗不断。同时也有大量产品在小游戏端瓜分更大的用户蛋糕,竞争烈度同样不低。反倒是中体量的区间,被一些拥有稳定用户的产品把守着,很难向上但新产品也很难进来分一杯羹,竞争最为平和。

 

当然,这很可能只是一个猜想。不过,随着大厂们相继布局App、小游戏端,未来厂商们大举布局小游戏的趋势已经明确。或许在2024年,在游戏发行侧我们有机会看到更多双端发行的重量级产品,也能够看到更多不一样的发行打法。



*爆料丨合作丨招聘:点击阅读原文或戳微信号  luoxuanwan111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腾讯首款App、微信小游戏齐发的产品,竟然是它

吴迪 竞核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