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软拿下暴雪前后: 再回首,往事不随风

东西游戏 东西游戏 2024-02-05


着微软宣布正式完成对动视暴雪的收购,游戏史上最大收购案基本尘埃落定。

  

新格局下的新机会

1.微软VS索尼VS任天堂,游戏行业或将建立新秩序

这场历时一年九个月的收购,主要阻力来自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的反垄断监管——担心这项收购案将引起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加剧,微软将形成全球游戏市场上的垄断。

作为这场收购完成后,最被“针对”的索尼,去年也在以“反垄断”为由不断反对和阻止。而微软对此表示,就算收购动视暴雪,也只是世界第三公司,排第二的是索尼,排第一的是腾讯。

巨头的并购并非新事,且总会引起连锁反应,尤其是当强强联合的时候。毕竟动视暴雪中的动视,是到目前为止,真正亲身经历过1985年北美游戏市场大萧条的两家巨头企业之一,它见证了雅达利的兴衰,以及任天堂又是如何盖起来另一座高楼的。

1987年任天堂重新整合北美的游戏市场,除了更适合时代的硬件设计开拓市场之外,做大自己的平台,约束第三方游戏,重新梳理出新的产业链条和市场生态位;而如今,全球游戏公司普遍需要面对的是,如何在“存量市场”里,整合更多资源,稳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FTC的反对理由有三项:XBOX订阅用户(与动视暴雪用户的总和过大)、云游戏技术,最后才是主机。

如果说在收购案之前,行业内对于微软XBOX与XGP的未来还有所怀疑的话,收购案之后,微软确实拥有了全世界最庞大的一批用户——《使命召唤》先后退,《糖果传奇》上前,后者作为社交休闲游戏领域的传奇产品,全球下载量达到了50亿次。再加上主机-PC端的联通,在“XBOX-PC”体系下,微软将建立更坚固的护城河。


相对之下,索尼也发起了自己的行动,尝试着收购其他第三方巨头,比如万代南梦宫。目前在传统主机市场上,索尼还占有绝对优势,但这个优势能不能持续到PS5世代的结束,还不好说。

就像1983年开始,家用计算机逐渐取代了游戏主机,成为主流的游戏载体;2023年,PC游戏和Steam不断从主机夺回游戏的地盘。索尼的第一方独占作品也登上Steam,新“掌机”只具有串流功能。更重要的是,值得次时代主机表现力的大作,近些年基本选择了全平台登陆,或PC平台的版本效果更佳。

能否像1985年的任天堂一样,对第三方游戏有更多的话语权,对索尼来说很重要。而现阶段要达到这个目标,收购或间接控股这些第三方公司,以及对平台游戏的作品数量和排期进行更严格的规划,或是更快捷的选择。

这样一来,加上任天堂,游戏行业“御三家”不约而同地执行着同样的市场策略,整合资源之后,形成“平台-发行-研发”的链条。那些需要次时代主机和高端电脑表现力的3A游戏开发资源,或将随着平台对行业资源的整合而被重新分配,新秩序就此诞生。

2.留给中小型和独立游戏的机会

不过,游戏行业并不只有3A游戏。

2020年,前索尼互娱全球工作室负责人肖恩•莱登发出感慨:“当前3A游戏开发模式的问题在于,不具备可持续性。”3A游戏代表的高开发成本和高市场预算,其实迟早会引来主机平台的调整和资源重新分配。

在变化过程中,中小型游戏开发工作室和小型游戏发行团队也许会找到新的机会。

就算不谈Steam平台,即使是任天堂的eShop中,中小型工作室和独立游戏开发者的作品也都屡屡冲上各种榜单。开发者们往往会在简陋的画面之下,在其他地方下功夫,比如玩法的融合、机制的调整,包括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如AI对话等等。

对于普通玩家来说,中小型游戏开发商,尤其是原知名团队重组的工作室作品,本就帮助他们度过许多“名作空窗期”。当你沉浸在《暗黑破坏神2》中无法自拔,但又玩不到《暗黑破坏神3》?没问题,《火炬之光1&2》迅速填补了其中的空缺——更简单的视觉效果,但更流畅的玩法、更合理的机制、更痛快的手感……甚至在《暗黑破坏神3》刚推出的一段时间里,很多玩家都在感慨《火炬之光》才是真正的“暗黑续作”。


而当视觉效果被简化的时候,如何融合创意,如何改良机制,是中小型游戏开发商和独立游戏开发者都非常重视的问题。

如《吸血鬼幸存者》,或是《邪恶冥刻》,越来越多难以被传统游戏类型定义的新游戏涌现出来,不仅核心玩家能各取所需,普通玩家也能享受到乐趣。与此同时,各大平台也需要这些第三方中小型游戏来填补大作排期之间的空缺,或是帮助弥补非第一方平台游戏的空白。比如,虽然无法在NS上玩到《博德之门3》,但也可以选择《为了吾王》。

更重要的是,第一方平台和大型游戏发行商,也需要中小型游戏开发公司进行一定程度的试错,尤其是玩法上的优化迭代。比如在社交游戏当道的阶段,前有《绝地求生》带来的“吃鸡玩法”,后有《狼人杀》以及后续迭代出现的《太空狼人杀》和《鹅鸭杀》等,或是《动物派对》带来的“软趴趴大乱斗”等社交游戏的新风向。

于是,巨头公司也将重新重视游戏创新,只不过不一定是他们自己的创新,而是中小型游戏开发工作室不断试错后,脱颖而出的作品有望开启的潜在增量市场。这值得巨头们在稳定住自己在存量市场领域的同时,快速给予这一类型或方向支持,试图打开新天地。

事件背景与其他市场观点

1.事件背景

10月13日,历经一年九个月的反垄断机构审查,微软宣布完成以约687亿美元的金额收购动视暴雪。微软股价经历小范围波动,最终在13日收盘于327.73美元,基本与近期持平。

此次收购案关注核心之一的《使命召唤》系列和云游戏业务,成为博弈的焦点。经过多方协商,微软先后与任天堂、英伟达、云游戏平台Boosteroid、云游戏服务商Ubitus、欧洲云游戏平台Nware等公司签署为期10年协议,将Xbox以及动视旗下《使命召唤》等游戏引入这些公司旗下平台。并与育碧达成交易,育碧将获得动视暴雪现有及未来15年内所有新游戏的云串流权利。


微软一直将收购游戏开发商作为扩展游戏内容版图的主要策略,陆续将Bungie研发的《光环》、B社《上古卷轴》《辐射》等等系列作品收入囊中。而动视暴雪经历2021年的口碑和股价动荡,也需要外部资金和资源解决其长久以来内部管理和产品决策的问题。

收购完成后,微软成为仅次于腾讯和索尼的第三大游戏公司。与此同时,动视暴雪首席执行官Bobby Kotick宣布留任至 2023 年底,结束其充满争议的从业生涯。

微软游戏首席执行官 Phil Spencer在官网声明中再次强调了动视暴雪的游戏将不会成为独占作品:“无论你是在 Xbox、PlayStation、Nintendo、PC 还是移动设备上玩游戏,这里都欢迎你,并且将继续受到欢迎,即使 Xbox 不是你玩你最喜欢的系列游戏的地方……今天我们开始将深受喜爱的动视、暴雪和 King 系列游戏引入 Game Pass 和其他平台。”

Phil Spencer 表示游戏正式上线Xbox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动视暴雪同样表示,今年的《暗黑破坏神 4》和《使命召唤:现代战争 3》将于 2024 年才会登陆微软的订阅服务。

育碧方面则表示:育碧长期以来一直相信云游戏的力量,这些流媒体版权将使我们能够比以往在更多的地方为玩家提供更多的体验。“现在交易已经完成,我们可以开始研究运营方面的工作,将这些游戏引入我们的订阅服务 Ubisoft+。”


2.事件经过:重点在与反垄断监管机构的博弈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3.部分市场观点

1、行业普遍认为此次收购将对游戏产业格局产生影响。微软在游戏产业中地位上升,将进一步释放Game Pass 的潜力,并可能超越EA,成为PS和Xbox上最受用户欢迎的发行商。

2、对于电竞产业,微软收购动视暴雪后可能有一系列积极动作,例如重新规划旗下《使命召唤》《炉石传说》和《守望先锋》的电竞体系,《使命召唤》在北美也有望取代《CS:GO》。不过基于并购后的业务优先级和电竞体系本身建设的周期等因素,有电竞行业人士认为可能至少需要5年。

3、在移动游戏方面,微软现在拥有《Candy Crush》《使命召唤手游》《暗黑破坏神》系列IP,可能在移动领域扮演更有意义的角色。通过在移动设备上提供 Game Pass Ultimate服务 和 《Candy Crush》系列作品,接触到更多非主机或PC玩家的受众。

4、围绕游戏订阅制,有分析认为Game Pass价格可能上涨,上涨可能会在未来 18 个月内发生。并且,目前同时出现在 Xbox 和 PlayStation 平台上的系列游戏,未来可能将不会更新PS版本。尽管动视暴雪的一些游戏可能会继续在每个平台上发布,但其他大型游戏可能会成为 Xbox 和 PC 的独占游戏。

5、不少分析预测索尼可能会感受到特别的压力,甚至需要在短期内进行大规模收购,以确保 PlayStation 作为平台的竞争力。微软宣布收购完成消息后,索尼第一方游戏工作室 Bend Studios 的前开发者 AlexSmitk,在社交媒体上爆料称索尼计划收购万代南梦宫,以应对微软收购动视暴雪。


Hello!
我们在为更加闭环、更加高效的服务模式做准备
欢迎加入限定白名单
与我们一起探索

点击图片,了解上期内容



东西游戏近期相关内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微软拿下暴雪前后: 再回首,往事不随风

东西游戏 东西游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