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9岁父亲给55岁女儿写日历,惹哭千万网友:走过半生,才懂父母情长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木棉说 Author 木棉姐姐


一本日历,除了提醒时间和日期,还能干什么?


它能被当成信封,写成一本厚厚的“家书”,寄到亲人的身边。



“毛毛,别老动气发脾气。”


“你肠胃不好,少吃辣。”


“你手受过伤,小心提重物。”


“太晚了,注意不要一个人出门。”


“你从小缺钙,要多出去晒太阳,多出去走走。”


“你的脚一到冬天总是冰凉,睡觉记得盖好被子。”


你大概怎么也想不到,这是一个79岁的老父亲,写给55岁女儿的嘱托和叮咛。


看得出,这是一个幸福的女儿,即便年过半百,父亲对她的称呼,依旧是儿时的小名“毛毛”。


毛毛说:这本健康日历,起初是自己的女儿买给外公,以防他听信网上的虚假谣言。不曾想,父亲以这样的方式,回赠予她。


日历中,有一页留言令人格外动容:


“爸爸这天80岁,希望你80岁的时候,爸也能陪你过生日”


原本只是一本普通的日历,因为有了父亲的手笔,瞬间变得弥足珍贵。


尽管女儿已是知命之年,却依然被父亲记挂于心,当孩子般呵护疼爱。


看完这段视频,不少网友泪目,也纷纷想起自己的父母。



世界上,最长情的人莫过于父母,他们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人,偏偏也是最爱你的人。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世界再大,不管多远,总有人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偷偷爱着你。


走过半生,才懂父母情长。



你看到的爱,只是冰山一角


前不久,一位八旬老人,为了给女儿买礼物,在江苏泗阳的街头走失。


老人坐在轮椅上,手里攥着一双鞋,嘴里不停地念叨:“女儿生日,我去买鞋的,买鞋的地方就在附近。”


她佝偻着背,不断地用手揉着眼睛,对着大马路四处张望,希望有人接她回家。


可是人老了,记性越来越差,她想不起自己孩子的名字,也记不清家庭住址。


在民警的安抚下,老人终于想起儿子的名字,这才被接回了家。



这就是母亲,即使忘了回家的路,心里记挂的,也依然是孩子。


行至暮年,他们会忘记很多事,却不会忘记爱我们。


曾在书上看过一句话:


“在孩子和母亲之间,母亲始终是一只超载的轮船,任凭风吹浪打,历经千辛万苦也心甘情愿。”


为了孩子,就算榨干自己的最后一滴血,他们也会拼尽全力,为你遮风挡雨。


近日,江苏有位七旬老人,为了照顾脑瘫的儿子,39年寸步不离。


“只要我活一分钟,就会照顾他一分钟。”


39年来,他从没对儿子发过一次脾气,每天为他做饭,擦身,收拾大小便,日复一日。


儿子生了褥疮,每隔一个多小时,他就会帮儿子翻次身。


听医生说多按摩可以缓解病情,他开始设闹钟,定时给儿子按摩。


那段时间,老人吃不好、睡不好,双手也因长时间按摩疼痛难忍,有人劝他扔掉儿子,他不舍得,哽咽着说:

“儿子虽然身体残疾,但也是我的‘宝贝’。就算他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我也愿意一直守护他。”



古语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父母却爱我们如生命。


在这世界上,没有谁会像他们一样,在你缠绵病榻时,无条件地守护于你,真诚付出。


电影《无问西东》有段经典台词:


你别怕,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我会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你掉得有多深,我会一直在下面给你托着。


生活中,父母,就是那个为我们兜底的人。


无论我们年岁几何,一回头,他们依然站在最初的地方。



你看到的无坚不摧,只是父母武装的外壳


辽宁69岁的王阿姨,在生日那天,为自己买了盒蛋糕,独自一人到饭店庆生。


菜上齐后,她打开手机,给远在昆明的儿子录了一段视频。



刚开始,王阿姨还笑盈盈地给儿子介绍桌上丰盛的菜肴,可是,就喊了一声儿子,阿姨的眼泪就簌簌地往下掉:


“儿子,希望下个生日,70岁,你能陪妈过。希望这是妈最后一次自己过生日,妈妈好想你。”


所谓父母,就是那个不断对着你的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却又不敢声张的人。


为了儿女,他们不得不披上铠甲,思念了,忍着,困苦了,扛着。


他们把自己修炼得刀枪不入,我们却唯独忘了,我们的父母,不是超人,而是想要儿女陪伴的孤独的老人。


生活中,像王阿姨这样的父母,比比皆是。


我的舅舅,常年定居国外,每逢春节,他都会回国探望外婆。


今年恰逢疫情,他被困国外回不来。


外婆太想念儿子了,就给舅舅打了电话,电话接通后,外婆一遍又一遍地询问:


“听得见吗?”“回不回来看我?”“过年回来吗?”


“妈,我明年回来看您。”


得到回应后,外婆沉默了许久,然后低沉地“哦”了两声。


电话挂断后,她一个人呆呆地坐在那里,眼里的光,逐渐黯淡了下去。


小时候,我们总问父母,你们去哪里了?


长大后,父母总想知道,孩子你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生命,好像就是这一场等待的轮回,时间走了,父母也就老了。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王漫妮的父母面对执意出走的女儿,哽咽着问:“我们就是想一家人在一起,可以有个相互照顾,你非要走吗?”


他们是知道答案的,所以即便自己忍住眼泪,也会放你高飞。


他们忍住思念,压下期盼,不过是为了你的锦绣前程,而我们却时常走得太远,忘了回头看看他们有没有哭。


我们总是习以为常,却不知道很多时候,来日并无方长。



你以为的来日方长,是父母用生命在倒计时


在《你好生活》节目中,撒贝宁罕见煽情,追忆起已故的母亲。


他说,孩子一出生,他发的第一条微信是给自己的母亲:


“你的两个小孙子出生了。你当奶奶了。”


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这条喜讯注定无人回复。



因为工作繁忙,撒贝宁陪伴母亲的时间少之又少,聊天次数更是寥寥无几。


平日里,他和母亲说得最多的就是“再等等”。可是母亲再也等不到了。


我们也经常对父母说,下次再陪你过节,改天再回来看你,以后再说。


可是,下次是哪一次,改天是哪天?以后是什么时候?


知乎上有人说: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当你想要孝敬父母的时候,他们已经变成墙上的一幅画。


世界上有种东西叫无常,很可能某天你回头时,父母已经不在了。


歌手李荣浩,在21岁那年,父亲罹患血癌。


为了不影响他工作,家人隐瞒了三个月。当他得知消息赶到医院时,父亲已经被化疗折磨到满头白发,体无完肤。



当他推着父亲去拍片,做检查时,父亲突然嘟囔了一句:“白打了,全部都白打了。”


他不懂父亲的意思,直到看到父亲嘴巴里几百个的小白泡,才知道父亲生病后,什么都吃不下。


不知道这么多个日夜,父母受了多少折磨。


在访谈节目中,李荣浩曾说,父亲是他人生的第一个朋友。


从小痴迷音乐的他,在初二就辍学了。看到儿子如此执着,父亲表面不同意,背地里却求了很多音乐老师,支持他追逐音乐的梦想。


临走前,父亲握着李荣浩的手说:“荣浩,过了今天,从此以后你这辈子,再也没有事会让你害怕了。”


父亲的鼓励,成了他人生前进的最大动力,父亲的离去,也成了他永远的遗憾。


就像他歌词里写的:

歌颂这种平凡 一两句唱不完

恩重如山 听起来不自然

回头去看

这是说了谢谢

反而才亏欠的情感


人这一生,只欠父母。


有人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很多时候,我们兜一圈回来,却发现所爱之人,已变成了墙上的一副照片。


当回家喊一声爸妈,空荡荡的屋子无人回应时,我们人生的来路,断了。


网上曾流传过一个亲情公式:


假如一年中,只有过年7天才能回家陪父母,一天在一起顶多相处11小时。


若父母现在60岁,假设活到80岁,我们实际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只有1540个小时,也就是64天。


64天,短短两个月,竟然就是我们所谓的“来日方长”。


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大,父母的世界越来越小,小的只剩下孩子。


当我们为了生活,铆足劲向前冲时,不要忘记停下来,回头看看那个期待你回家的目光。


年关将至,再远再忙,记得常回家看看。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作者:蓝精灵,多年从事少儿教育的英语老师,左手带娃,右手执笔的逗比宝妈。



麦田诚挚邀请您
和孩子一起成就未来!
支持麦田,我可以

▲加入月捐,成为麦田的播种者
▲加入麦田成为一名麦客
▲联系、捐赠麦田

关于麦田慈善基金会

 麦田慈善基金会起源于2005年10月,2015年注册成立“扬中麦田义工服务社”,被认定为4A级社会组织;2018年注册成立“扬中市麦田慈善基金会”,被认定为3A级社会组织。麦田始终致力于改善贫困孩子的教育环境以及在扬中本地开展公益项目。

 更多内容 

张文宏内部讲话:简直不敢相信!

看完成绩后别吼,别懵,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个这样的妈妈……

麦苗文摘第9期 | 我们的青春纪念册

开年最感人视频:真的善良,不动声色

麦田公约公告


跳转加入青苗助学走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