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只握手,不拥抱!

仕道君 仕道 2023-06-12


由于某种原因,很多文章不能在这里发出,喜欢本号的朋友请点击下面的小卡片,关注仕道君的新号“政道儿”,以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当地时间30日夜间,俄罗斯总统事务局中央临床医院发布消息称,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当天晚上因长期重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91岁。戈尔巴乔夫将被安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紧邻其夫人赖莎所下葬的墓地。苏联历史上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出生于1931年3月,在1990年3月至1991年12月期间担任苏联总统,他是苏联历史上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也是苏共中央委员会的最后一位总书记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最后一位主席。1990年,戈尔巴乔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8月30日夜晚,91岁的他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评价,谁都无法否认,戈尔巴乔夫是一个改写了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对于戈尔巴乔夫,欧美媒体普遍认为:“他和平地结束了冷战,却未能阻止苏联的解体。”无法带动自己的国家更加团结1985年,54岁的戈尔巴乔夫成为了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进而也开启了一系列不同以往的治国方针以及外交政策。戈尔巴乔夫选择和西方列强建立伙伴关系,并与时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完成了“交易”。1986年,他们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举行了被认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峰会,最终通过了《中程核力量条约》,而这也是当时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实现和平的重要时刻。戈尔巴乔夫在欧美方面的形象很不错,但他却无法带动自己的国家更加团结。就在戈尔巴乔夫领到诺贝尔和平奖的第二年,苏联发生了“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尽管他的权威在这一次强硬派发动的混乱政变中幸存了下来,但三天后就分崩离析了,他无法抑制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想要自治的愿望。1991年12月25日,改革失败的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正式解体。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宣告终结。他的对手鲍里斯·叶利钦成为了第一任俄罗斯联邦总统。晚年谈及苏联解体:承认改革道路上犯错苏联解体后,戈尔巴乔夫主要从事社会和文学活动。美联社报道称,“戈尔巴乔夫在晚年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赞誉和奖项。然而,他在国内却遭到了广泛的鄙视。”究其原因,是因为俄罗斯人将1991年苏联解体归咎于他。多年后,戈尔巴乔夫接受采访谈及了苏联解体一事。戈尔巴乔夫称自己并不后悔进行改革,但也承认在改革的道路上犯了一些错误。
戈尔巴乔夫去世后,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戈尔巴乔夫的去世深感哀痛,并将在31日早上给他的亲友发去唁电。
当地时间8月30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声明,对戈尔巴乔夫逝世表示哀悼。声明表示,古特雷斯代表联合国向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家人以及俄罗斯联邦人民和政府表示衷心的慰问。8月31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病逝提问。赵立坚表示,戈尔巴乔夫先生曾经为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对他病逝表示哀悼,向他的家属表示慰问。


1989年5月16号,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在中苏关系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在那次访问中,双方所确立的两国关系的框架,对中苏以及对后来的中俄、中国与独联体各国关系的发展,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然而,就是这样一次非同寻常的访问,却有着诸多的遗憾。例如,这么重要的国宾,却没有享受到铺红地毯的礼遇;戈氏车队不能走大道,而必须到处绕圈子,以避开人群……种种窘况,在中国几十年接待国宾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


1969年中苏两国关系降到冰点,在莫斯科和北京的两国大使馆,相当长时间内,双方大使都缺位,仅有临时代办维持着馆务;双方外交人员见面基本上是为了抗议和反抗议。


历史已经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武力解决不了分歧,最终只能走到谈判桌前。


1969年10月,中苏开始边界会谈,1979年9月,双方又把会谈扩展到两国关系正常化方面上来。随着前苏联逐步消除威胁中国安全的“三大障碍”,中苏国家关系正常化的时刻到来了。戈尔巴乔夫1989年访华,正是1979年至1989年共10年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谈判的结果。


为了这次访问,钱其琛外长半年前就访问了莫斯科,并当面向戈尔巴乔夫转达了中国领导人欢迎他于1989年访华的邀请。仅仅两个月后,前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回访北京,确定了戈尔巴乔夫访华的具体日期,即1989年5月15日至18日。戈尔巴乔夫是应当时的国家主席杨尚昆的邀请,来我国进行正式访问的。因此杨尚昆主席主持了机场的欢迎仪式和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欢迎宴会。


戈尔巴乔夫访华的重头戏是与邓小平的会见。


1989年5月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邓小平同戈尔巴乔夫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会谈,中午邓小平又在福建厅宴请了戈氏一行。这就是著名的中苏“高级会晤”。邓小平提出的“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主张,得到了双方的一致认可。这次会晤确立了中苏关系正常化新框架,为双方建立超越意识形态的睦邻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中俄以及中国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进一步发展友好关系,提供了新的契机。


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


在外交礼仪中,互相握手或者拥抱是很常见的礼节,但这两种礼节所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当时,中苏经过长达30年的隔阂,终于在1989年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当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最高领导人见面时,并没有按照过去的礼节习惯互相拥抱,而是互相握手问好。


早在1988年,在中苏关系正常化即将开始时,邓小平对此就有了明确的指示,那年10月28日,邓小平办公室秘书给总理办公室打电话,并作了如下电话记录:“小平同志说:告诉钱其琛同志和李鹏同志,请外事小组开一次会,讨论一下钱外长访苏、苏外长来访,包括以后首脑会晤时礼遇方面的问题,定个调子、热的尺度。现在西方都在注意中苏热的情况,比如说拥抱不拥抱的问题。从外长开始,苏联一定热,我们热到什么程度?有些甚至定了的,要给苏打个招呼,比如不拥抱。拥抱会震动世界。”


礼节形式是为政治关系服务的。中苏关系即将正常化,中国方面究竟如何做才能符合中国的最大利益?两国关系正常化不是恢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友好同盟关系,因此,不能再像原来社会主义兄弟国家那样,见面就拥抱。如果这次会晤时再行此礼,肯定会给世界传递一个错误的信号。因此,邓小平“只握手,不拥抱”的指示意义深远,影响巨大。它不仅仅是一个礼节问题,更是为今后中苏两国关系定位,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内容和长远的战略考虑。


只握手不拥抱


虽然中国领导人与戈尔巴乔夫没有拥抱,但彼此之间仍保留了同志的称呼。这是过去各国共产党人之间习惯的称呼。


戈尔巴乔夫见到邓小平时很热情,虽然没有拥抱,可是握手的时间很长,身旁有工作人员看表,记下时间长达35秒。


经过邓小平与苏联四任最高领导人的共同努力,“山重水复”达一二十年之久的中苏关系,终于迎来了“柳暗花明”。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举行的会见,宣告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最终实现,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2004年6月,美国政府为前总统里根举行国葬。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德国的科尔,当然还有戈尔巴乔夫,都去了。代表中国参加的,是时任外长李肇星同志。


葬礼结束后返程的航班上,李外长意外地发现,戈尔巴乔夫就坐在他的前排。他们上一次见面还是在1989年5月。当时,戈氏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访问中国,李肇星作为新闻司的司长,两人的级别差了一大截。


如今时殊事异。李外长按耐不住内心的好奇,走到戈氏身边,问这位“失去了国家的总统”:为什么那么大的苏联,短短的几年内就解体了?


为了避免尴尬,他还补充了一句:这个问题不太外交,您可以回答,也可以不回答。


李外长回忆说,听到这个问题,戈氏的面色变得有些凝重。


但是,他还是回答道:“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告诉你的是,在各国领导人当中,我最敬佩的是邓小平先生。而我们那里没有个邓小平。


也是在2004年,邓小平诞辰一百年前夕,戈尔巴乔夫接受记者的采访,把话说得更明白了些。他说:


“邓小平的贡献是:他创造了改革的气氛和条件,他没有在改革前就制定一整套改革计划,而是‘摸着石头过河’,这是正确的......


我想通过我们惨痛的失误来提醒中国朋友:如果党失去对社会和改革的领导,就会出现混乱,那将是非常危险的。”



2006年,在接受《环球人物》采访时,戈尔巴乔夫说:“我给中国朋友的忠告是:不要搞什么‘民主化’, 那样不会有好结果!千万不要让局势混乱,稳定是第一位的。”


谈到苏共垮台,他说:“我深深体会到,改革时期,加强党对国家和改革进程的领导,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在这里,我想通过我们的惨痛失误来提醒中国朋友:如果党失去对社会和改革的领导,就会出现混乱,那将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 ,使苏联社会大开放。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下, 国内工业受到了致命打击。极少数人一夜暴富,敛财数额之巨仅次于美国的大亨,而赤贫的人数却远远超过了苏联时期。在这个方面,中国处理得很好。中国沿海省份和地区发展速度快,中西部相对发展较慢,中国领导人现在号召开发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决策完全正确。”


谈起1989年他与邓小平在北京举行的历史性会晤,戈尔巴乔夫记忆犹新:“苏中两国领导人的会见是一次罕见的事件!在我们和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这是我政治生涯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我们一起使两国回到友谊和伙伴关系的轨道上。我和邓小平同志互相伸出友谊之手。会见时,我被他吸引住了,喜欢上了他,他是一位极富魅力的人。记得我们一起合影留念时,邓小平同志拉着我和赖莎的手,我们感到非常温暖。我想,他已经85岁了,还那么富有激情、思路清晰、反应敏捷,能自由流畅地就许多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至今难忘的是邓小平所说的:‘结束过去, 开辟未来!’”


戈尔巴乔夫对记者说,对中国、对世界来说,邓小平都是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是20世纪的一位伟人,一位世界级的政治家——“‘文革’后,邓小平把中国带入了正确的发展轨道,让人们创造性地工作,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作为杰出的改革者将名垂青史,他所创造的经济改革经验在全球具有广泛的学习和借鉴意义。”戈尔巴乔夫还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理论。他说:“这主要包括:反对任何国家称霸,反对向其他国家发号施令。邓小平的这一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我知道,中国新一代领导人也强调这些观点,这说明邓小平的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连续性。


来源 |环球人物、人民网、新华社 等 

END

 

仕道最新热文荐读














1、升了官的“葫芦娃”,为何如此凶神恶煞?!(点击即读)


2、媒体称她“性贿赂”高官一路升迁!服刑的她愤而起诉…(点击即读)


3、刚刚!“85后”清华选调生,出任市政府秘书长(点击即读)


4、突发!“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张正,被免职!(点击即读)


5、最新披露!陈继志恶势力作恶唐山长达10年,8只“警伞”浮出水面…(点击即读)


6、曾是最年轻现役上将的他,出任空军政治委员!(点击即读)


7、官至副部的他揭秘:我为何不当市长?(点击即读)


8、新动向!刘副主席为何不搞“权色交易”?(点击即读)


9、卖5斤芹菜被罚6.6万!恶意罚款的背后有何秘密?(点击即读)


10、谢计来在省委组织部的27年:从办公室干事到常务副部长(点击即读)

观仕宦风云,悟兴衰之道,发醒世之言,仕道(pzzch2018)——您朋友圈中很多人都在关注的时政新媒体,江苏地区有影响力的职场类微信公众号!独家、原创、深度好文一读为快。仕道君曾从事新闻工作十余年,后浸淫地方官场二十余载,业余发表时评、文学作品500余万字,获省级以上奖励40余次,出版个人专著多部,被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聘为特约研究员。“仕道”公众号创办四年多来,发表原创文章500余篇,其中单篇最高阅读量150万+,数十篇文章被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转载,目前公众号订户近20万。欢迎免费关注!

▲长按二维码“识别"订阅▲

仕 道

官场奥妙 尽在仕道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哦

主编微信号:pzzch681018

商务合作:18921765158(微信同号)

因微信公众号平台推送规则更改,敬请各位朋友点击文末“在看”或“赞”,这样“仕道”新的推送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若将本公号设为星标,那再好不过了。

觉得有收获就点个赞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