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携程业绩翻番,旅游业是不是复苏了?员工人均营收140万,什么水平?

熊童子 HR实名俱乐部 2024-03-29

2月22日,携程公布2023年业绩,营业收入445亿元,跟去年比增长122%,非常不容易。

来看一下携程最近六年的业绩。

受疫情影响,2020-2022连续三年,携程业绩都在谷底。‍‍‍‍

正是这几年,携程同步开展"降本增效",员工从高峰4.4万人,骤降到3.2万人,三年内减员12098人。‍‍‍‍‍‍‍

携程各部门的减员比例相差不大。其中,产品研发减员绝对数量最多,这部分员工,除了自身的技术人员,还有一大部分是供应商的管理员工和技术支持。

携程总部员工主要在上海,客户服务中心员工主要在南通。

最近几年,旅行平台裁员比例最夸张的是途牛,2018年途牛高峰期有7300多人,2022年只剩下800多人。

途牛裁员,除了外部因素,也有自身产品和业绩原因。2015-2017年高峰期,途牛年收入20多个亿,最近三年,每年只有3-4个亿。‍‍‍‍‍‍‍‍‍‍‍‍‍‍‍‍‍

接下来,看看携程人效。

携程按2023年业绩,员工变化不大的话,人均营收大概140万

跟同程旅行比,2023年同程预计营收105-110亿,人均营收大概170万

同程要比携程的人效高。换个角度来看,携程的员工或许还有“优化空间”。‍‍‍‍‍

如果携程跟美团比,比较吃亏,美团流量大,收入规模高,人效自然也高。‍

2021年美团披露的到店酒店旅游收入,当时达325亿,而2020年-2022年携程整体收入才200亿。

不过,无论是美团、携程、同程,跟全球知名的旅行平台对比,人效差距比较大。‍‍‍‍‍‍

比如Airbnb爱彼迎,因水土不服不久前撤出中国,但其他区域做得风生水起,2023年收入99.17亿美元(约714亿人民币),员工规模跟同程差不多,人效高达1033万人民币。‍

收入规模最高的是Booking,2023年收入213.65亿美元(约1538亿人民币),人均营收高达651万人民币。‍‍‍‍‍‍‍‍‍

海外这几家公司,以及携程、同程之间关系异常微妙,如果再搬出来艺龙、去哪儿网,简直就是互联网巨头的一场又一场的大戏。

携程是妥妥的男一号,比如,携程跟Booking有很多资本层面的合作,能避免自身被海外资本恶性收购。‍‍

最委屈的可能是艺龙和去哪儿。‍‍‍‍‍

艺龙的控股股东最早是Expedia,后来,Expedia将艺龙的股份卖给携程,携程成为艺龙大股东。‍

去哪儿创始人庄辰超,跟百度李彦宏是校友,后来,去哪儿被百度控股,再后来,去哪儿被百度卖给携程。‍‍‍‍

同程走位最骚,创始人吴志祥出身阿里巴巴,先拿腾讯系投资出圈,后来合并艺龙,再引入携程作为股东。‍‍‍‍

现在,百度是携程的大股东,腾讯和携程是同程的大股东,美团大股东是腾讯,途牛的大股东是京东,京东的大股东是腾讯。

如果携程是线上旅行平台的男一号,腾讯简直就是导演。它们微妙之处是,大股东不等于控股股东。

最后,携程业绩翻番,是不是代表旅游行业整体复苏了呢?

先看宏观数据。

据文旅部数据,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同比增长93.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

跟2019年比,国内出游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分别恢复81.38%、85.69%

出入境旅游方面,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2023年我国入出境旅游人数超过1.9亿人次,较去年增长2.8倍以上。

再来看看企业数据。

以2023年上半年业绩为例,旅游相关公司基本都是大幅增长、高速复原。‍‍‍‍‍‍‍

从线上平台到线下实体(景点+购物中兴+免税店),再到旅行供应商(旅行社+酒店+航空公司,业绩全线飘红。

利润方面,除了机场、航空公司,因资本开支大、固定资产折旧高有亏损外,大部分公司都开始扭亏。‍‍‍‍‍‍

简言之,2024年,旅游行业全面恢复指日可待。‍‍‍‍‍

相关文章:海底捞人均营收53万 英伟达人均营收1480万 娃哈哈人均营收170万 理想汽车人均营收390万 网易人均营收300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